
3-1《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附3单元知识点).pdf
10页3天气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共设计了 8 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I 课“我们关心天气”这是单元起始课,目的是明确学习的主题,在研讨中测查学生的前概念第 26 课为第二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工具对某一项天气特征进行观测研究,并能用较为准确的科学词汇、图示、符号等描述天气本阶段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气温、降水量、风力和风向、云量等天气特征第 78 课为第三阶段,是对记录了一个月左右的天气日历进行整理,使学生通过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并了解天气预报的实际制作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是有生活经验的,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上本单元引导学生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能对天气现象的研究产生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使用科学工具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本单元以天气日历为线索贯穿整个单元,3 年级学生对户外的教学和观察非常感兴趣,但对于长时间的记录任务存在畏难情绪,难以坚持,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变通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隐藏在每天的天气里,需要不断观察、仔细分析和认真总结本册教科书“科学家这样做”栏目介绍了竺可桢先生的故事,期望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当然,也要在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教学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每天关注气温、降水量、风力和风向、云量等天气特征的变化教师可以在每日广播出操等户外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在使用观察工具上可以对材料进行改进,以方便携带,如“观测风”一课可以用纸巾代替小风旗2.引导学生学会测量本单元需要学生熟练地运用工具对天气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其中气温计、雨量器对读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在“观测风”一课中,学生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结果很可能不一样,而且风向很容易改变,不必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过于纠结,只要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即可3.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记录和描述天气信息,能用统计图表等整理天气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但是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倾向于低年级,所以教师要适当降低一些任务难度,课外的持续观测记录很难坚持,教师可以将个人天气日历调整为班级天气日历,全班共同完成记录,提高完成率,也能保证整理课的顺利开展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教材 P4 l4 2)授课时间:累计 I 课时课题我们关心天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2 .知道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3 .知道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科学探究目标1 .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2 .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2.了解台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难点: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若干天气日历、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 .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提示:引导学生从“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和“今天的天气适合做哪些事情?”两个方向进行回答预设:今天天气晴朗,适合进行户外活动;今天天气不好,一直在下雨,适合在教室看书2 .追问:在生活中需要关心天气吗?为什么?(预设:需要因为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冷了要多穿衣服、下雨要带伞3 .揭题:关心天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们关心天气”板书:我们关心天气)【设计意图】学生对天气已有初步认识,教师记录学生对天气的描述,学生的回答将帮助教师了解他们对天气的初始认识,从而引出我们关心天气的重要性,揭示本课课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二:认识天气L 引导:通过对天气现象进行归类,引导学生形成对天气的认识一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2 .过渡: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教学提示:播放关于大气圈的视频天气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又发生在哪里呢?(预设:大气活动产生天气现象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圈中3 .追问:你知道关于大气的哪些信息?(预设:我们的地球周围有很多气体;我们身边感受到的天气都发生在大气圈里;大气圈可以保护地球.)4 .小结: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下雨、闪电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设计意图】探索一、二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学会给不同的天气现象分类,通过分类间接学习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特征;通过播放关于大气圈的视频,让学生知道天气现象其实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探索三:了解恶劣天气1 .过渡:在各种天气现象中,你认为哪些天气现象是特别糟糕的呢?为什么?(预设:台风、暴雨、大雾、冰雹等;因为它们都可能会带来灾害2 .引导:出 示“台风”“暴雨”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台风和暴雨天气可能带来的灾害教学提示:可以依据当地的天气特征,引导学生讨论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预设:台风会吹倒树木和房屋,也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暴雨可能会淹没农田,也可能让城市积水,造成交通不便等3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会带来灾害的天气?(预设:冰雹,可能会破坏房屋,毁坏农作物;大雾,给交通出行造成安全隐患4 .小结:根据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所以了解天气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意图】对于天气,学生会有一些印象,特别是恶劣天气或者重大天气事件,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本环节通过探索与研讨“恶劣天气带来的灾害”来让学生认识到了解天气变化的重要性,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探索四:观察和记录天气1 .过渡: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我们把专门观测天气、研究天气变化的科学家叫作气象学家教学提示:播放介绍竺可桢先生的视频2 .提问:视频中的气象学家叫什么名字?他在坚持做什么事情呢?(预设:视频中的气象学家是竺可桢爷爷,他在坚持观察和记录各种天气3 .出示:其实我们也能像竺爷爷一样观察和记录天气为了方便记录,我们可以用简洁的天气符号来描述天气教学提示:出示常用的天气符号用天气符号描述天气课件出示大雨晴天阴天多云a,疗4.布置任务:分 发“天气日历”,明确记录要求,指导学生观察、记录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形成一张自己的天气日历探索与研讨天气日历课件出示月 日月 日月0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月 日周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a月 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拓展与小结1.小结: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雾以及风等情况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2.拓展:除了本课展示的天气符号,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用来描述天气的符号?课后收集资料,灵活运用在天气日历中板书设计3.1 我们关心天气天气的特点 冷暖:冷 热 温 暖阴晴:阴 多 云 晴天气雨雪:小 雨 中 雨 大 雨 暴 雨 雨 夹 雪 小 雪 中 雪 大 雪;风:微风大风教学反思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已经有了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所以,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可能不是很感兴趣于是,在聚焦环节里探讨在生活中为什么需要关心天气,引导学生认识到关心天气的重要性在探索与研讨环节里,通过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常见的天气现象及其分类、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介绍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在气象事业中的贡献,引导学生了解观察、记录天气的方法,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各项教学目标课后作业见对应课时训练第三单元天气第 1 课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丕一样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4.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5.天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台风、暴通等恶劣天气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6.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7.制作天气旦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8.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亘桢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为防灾减灾和国家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
第 2 课 认识气温计1.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2.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S 表示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让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4.我们用气温计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内的气温5.气温计由单位符号、刻度、液柱、液泡等部分组成6.气温计上的刻度(1)1大格表示10,1大格分为10小格,1小格表示12)0以上,越往上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0以下,单位刻度-液柱液泡符号q4310r3cXjo二 io飞气温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7 .气温计的读数方法(1)判断温度在0 的上方还是下方2)数出液柱顶端与0 C 相距的格数3)将前两步的结果组合起来读作:十八摄氏度 读作:零下六摄氏度8 .各种温度计的结构和功能是有区别的,不同温度计之间不能混用9 .天气是冷还是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准确的,我们可以用气温计更隹硫地测量气温第 3 课测量气温L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2)悬挂在空气中3)保持干燥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2.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测量气温,将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柱状图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天气的变化规律气温柱状图3.白天的气温一般是先升高后降低4.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 4 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 到 3 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第 4 课测量降水量1.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2.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3.制作简易雨量器(1)选择直筒透明的杯子2)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从20底部贴起,以毫米为单位)刻简易雨量器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3)刻度条外面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4.降雨量可以用雨量会来测量,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5.用简易雨量器测降雨量时要将雨量器水壬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雨水溢出6.降雨量的多少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无关,雨量器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7.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 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单位:毫米 _ _ _ 250.0小 雨 中 雨 大 雨暴 雨 大暴雨 特大 暴雨8.要测量一场雪或者冰雹的降水量,可以把雨量器中的雪或者冰雹融化后进行测量。
第5课观测风1.风是看不见摸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