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西市农用薄膜科学使用与回收行业概况.docx
8页莱西市农用薄膜科学使用与回收行业概况一、 农用薄膜行业深度分析农用薄膜作为农业生产上最主要的覆盖材料,其覆盖率广、需求量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农用薄膜累计产量为79.9万吨,同比增长0.89%;2021年1-6月中国农用薄膜累计产量为38.9万吨,同比增长1.78%目前,全国高档农膜仅占农膜总产量的2%,中档农膜占20%,低档产品占78%,低档农膜产品供过于求,与发达国家中高档产品占20%、中档农膜占50%、低档产品仅占30%的水平距离甚远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目前中国农膜市场正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高档功能膜的推广使用已成气候棚膜产品结构将向多层复合发展,性能向高透光、高保温、高强度、长寿命和持续的流滴期、防腐期、转光期、防尘期、防菌期等功能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地膜则向保墒、增温、除草、防虫等功能发展;针对不同品种的专用农膜也将有所发展我国一系列农膜政策多次提到的高端农膜产品,既有利于建立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也是提高农膜企业效益的手段高端功能农膜功能多样,兼具流滴消雾、高保温、转光、散光、长寿命、防尘性和高透光等高端功能农膜寿命一般2—5年,厚度大且具有抗老化功能,拆除时力学性能保留率较高,回收后有一定使用价值。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农用薄膜专委会在2020年8月预测,十四五期间农膜行业平均增长率设定为3%的水平上较为适宜按3%的增长率预测,到2026年我国农用塑料薄膜产量有望达到105万吨2022年7月中旬,工信部公开表示,农用薄膜行业要从三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等标准严格实施,保障农用薄膜产品质量;二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供给;三是重视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二、 农用薄膜产业链分析农用薄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环节,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尼龙等原材料;中游为农用薄膜生产供应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农田覆盖、灌渠和贮水池内衬、食用菌栽培、贮藏青饲料等场景农用薄膜是专门用于农业生产的塑料薄膜,能够起到提高地温、保质土壤湿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快速增长的作用,还有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对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开始回升,推动了我国农业薄膜行业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68695.1千公顷,同比增长0.7%三、 地膜污染的防治对策(一)通过合理的农艺措施,相对减少农膜使用量农膜覆盖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不可能通过减少农膜覆盖面积来减少农膜使用量减轻农膜污染。
可以加强白色工程中各种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通过合理的农艺措施,增加农膜的重复使用率,相对减少农膜的用量,减轻农膜污染如一膜两用一膜多用、早揭膜、旧膜的重复利用、农业生产组合等成熟的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二)加强农膜的回收管理对于破废农膜污染,目前还没有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只能通过经济手段和加强管理,促进对破废农膜的回收日本作为使用农膜最早的国家,其白色污染并不严重,重要一点是日本法律明确规定,不管使用何种农膜,农作物收割之后,不允许土壤中含有残存农膜,否则,将被罚款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综合治理农膜对土壤环境污染的方案,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对农膜质量加强管理,规定每年翻耕土地时,要将残膜尽量拣拾起来,集中处理,制定收购、加工废旧农膜的方案,彻底消灭农膜污染1、宣传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废旧农膜污染的危害,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增强土地的资源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通过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环境保护部门,特別是基层农业干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清除农田废膜活动,指导农民把破废膜回收起来,防止破废膜在土壤中积累,禁止把农田清除的农膜放在地边燃烧,造成二次污染。
2、加强农膜产品的质量监控为便于回收加工利用和一膜多用,轻工业部颁布实施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质量标准》(CB13735-92),要求地膜高强度、低成本、耐老化、易回收,并提出定点生产的要求然而,我国年产地膜82万吨,总生产厂家500多个,其中,国家定点生产厂家只有293个非定点厂家在数量上和定点厂家差不多,且多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其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很难保证,增加了回收加工的难度因此,应取缔非定点企业的农膜生产同时,要坚决贯彻执行《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农膜原料)质量标准》(GB1-89),做到生产农膜应使用农膜专用料,并就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等环节加强对定点企业的监控,提高农膜质量3、清除农膜机械化农膜的人工清除劳动强度大、费时,影响了农民回收农膜的积极性因此,应有计划地组织塑料机械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大专院校集中力量研制并大力推广清除农膜的工具、机具这类设备要简便易行,能清除大于16平方厘米的农膜,并能与我国各地的农业机械相匹配,在翻耕地、耙地时,将废农膜清除,提高回收效率4、建立收购和加工制度运用经济手段和政策倾斜,鼓励和促进废旧农膜资源化建立回收系统,以适当的价格收购农民从农田中拣出的废膜,对回收农膜的农民给予奖励,促进对农膜的回收。
同时,应建立一种制度,在农民购买新农膜时必须交一定的破废农膜,或以旧换新,或收取一定数量的押金,促使农民将农膜回收四、 农用薄膜污染防治主要目标2022年,摸清全市农用薄膜回收贮运体系基本情况,有序推进农用薄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农用薄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到2025年,全市农用薄膜回收贮运体系基本建立,农用薄膜基本实现全量回收,农田地膜残留量保持在国家标准以内,农用薄膜回收率达到92%以上五、 农用薄膜的特点农用塑料薄膜具有较好的透光性,用它搭盖大棚可以透过比较完全的可见光谱,而且还可以透过大量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农作物不仅要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而且还靠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因为透光性好的薄膜,就能供给农作物以充足的阳光,保证农作物结出丰硕的果实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它不容易传热,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因此塑料薄膜大机内的气温和地温都较露天为高,特别适宜于育苗塑料薄膜有较好的气密性,尤其是聚乙烯薄,它不易透过水蒸汽,却容易透过氧气和二氧化碳气由于它的透水蒸汽性能差,所以能让朔料薄膜大棚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温度创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又由干它透过氧气和二氧化碳气的性能好,所以能保证大棚内的农作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以上两种性能的结合,使塑料薄膜很话官用作农作物育秋栽培和储存包装的材料塑料薄膜一股都比较薄、柔软,有较大的延伸性(可伸长到原米长度的二至三倍),不易撕破裂,有较强的抵抗拉伸的性能,因此,也适合作覆盖农作物的各种型式的塑料薄膜大棚,这是玻璃等覆盖材料所难以做到的塑料薄膜有很好的耐水性浸入水中,或置于潮湿环境中,不会增加本身的重量,也不会发生霉变,机械强度的改变也不大因比作为防渗漏材料也是适宜的塑料薄膜的良好复制加工性能,给它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也带来很大方便人们可以来用热焊或胶粘的方法,将短的农用薄膜接成长的:将窄幅农用薄膜拼接成宽幅的:将有破洞或损坏了的农用范膜修补好:还可以据当时需要将塑料薄膜制成各种规格的包装袋、氨水贮存袋或其它型式的薄膜复制品塑料薄膜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薄膜在夏天使用时很柔软,一到冬天就变硬有些薄膜容易吸附灰尘而变得不透明:还有些薄膜使用寿命不长,容易老化,经不起风霜袭击和太阳曝晒,表面容易龟裂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也限制了农用塑料薄膜的应用范围,或相应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因此,许多农用塑料薄膜制造厂正在不断研制新产品,如在塑料薄膜配方小加入抗老化剂、增强剂、改性材料等,使塑料薄膜更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
六、 农用膜的未来发展方向(一)开发可降解农膜农膜因为难降解而成为白色污染,解决农膜降解问题是防治白色污染的关键我国已经把它列人国家重点科研攻关计划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开发的可降解塑料农膜主要有:光降解、生物降解、光/生物降解、水溶性降解几大类其中,光/生物降解塑料技术是国内外主要开发方向,集中了2项技术的综合优势我国一些厂家已经开发生产出可降解地膜,并投放市场然而,至今可降解地膜还没有国家质量标准,只有各个生产厂家自己制定的质量标准因此,质量不统一,管理困难二)应用合适的替代品纸质地膜在日本研究较早,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纸质地膜根据产品性能可以分为五类:经济合理型、纤维网型、有机肥料型、生化型、化学高分子型纸质地膜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耐腐蚀性和透气性,既能保持水分、集中水分,又能预防病虫害,是很好的传统农膜替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