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docx
25页九下·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 (共5小题,计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笑涡(wō) 迷惘(wǎng) 干瘪(biē) 伤痕累累(léi) B. 掠起(lüè) 绯红(fēi) 舵手(duò) 房舍如舟(shě) C. 逃窜(cuān) 旌旗(jīn) 胚芽(pēi) 虚晃一刀(huǎng) D. 蠢笨(chǔn) 号叫(háo) 胆怯(qiè) 并无差异(chā)2. 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疲惫 隧洞 富娆 取义成仁B. 喷薄 阎罗 捷报 血雨腥风C. 振怒 苍茫 蜿蜒 长夜漫漫D. 敏感 悬涯 簇新 雷声轰响3. 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2)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3)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5)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6)二十余年如一梦,_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7)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8)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_______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9)____________________,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10)____________________,在高傲地飞翔高尔基《海燕》)4. 【2021·陕西】名著阅读2分)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诗选自《革命烈士诗抄》诗中有两个“自由”,第一个是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指所有革命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人类的解放。
诗中“地下的烈火”指②____________________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①中国乡愁诗是有着丰富历史文化意义的乡愁载体②当因为疫情或工作无法返乡时,我们依然可以在乡愁诗里找到共鸣即便脚步受到羁绊,我们仍然可以与“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的刘长卿“同病相怜”,可以与“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杜甫“休戚与共”③初闻不识________,再读已是________④在全民阅读中,跟随古代诗人的脚步,沿着古典诗词的长河,追溯中国乡愁的传统,_______可以慰藉思乡之情,又能够为书香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何乐而不为呢?(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A. 诗中意 B. 诗中人(3)请在第④句的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二、综合性学习(8分)6. 学校举行“陕西年俗文化探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活动一:溯根源】“年”字最早的字形是一个人背负着成熟的禾,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出“年”字的笔顺1分)【活动二:拟通知】学校拟组织一次“了解陕西年俗文化”的活动,邀请了年俗文化专家李教授于2023年5月10日下午3点在校学术报告厅作“陕西年俗文化”的报告,届时要求全校师生参加请你帮校务办公室完善下面这则通知3分)通 知全校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务办公室2023年5月8日【活动三:寻年俗】秦人对“年”有深刻的理解请你将陕西当地的年俗仿照例句写出来2分)例句:秦人的年,是关中媳妇蒸出的花馍馍,丰收的满足中发酵出无限的吉祥秦人的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吟诗歌】下面是李亮同学摘抄的一首与“过年”有关的诗歌的一部分,摘抄时漏掉了一行。
请你根据诗意将其补充出来2分) 春节的炊烟 尽情嘲讽着腊月的寒冷 顽童的鞭炮 把薄冰炸得稀烂 院坝停满的轿车 正在午休 屋檐挂上的灯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共15小题,计47分)现代文阅读 (共9小题,计30分)(一)【2021·宝鸡渭滨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10题12 分)【材料一】2020年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语文科目结束语文试卷最后的写作部分分为“微写作”和“作文”两项其中,微写作是在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第三题为“请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这个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实,从2014年开始,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就增加了“微写作”,其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写一段抒情文字,可以写诗歌到2016年,要求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明确提出可写成一首诗诗歌写作已成为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的鲜明特色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家,为什么长期以来诗歌写作不受高考作文试题重视?一方面是阅卷老师不好打分,每个人对诗歌都有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现阶段高考语文更侧重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而诗歌追求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所以作文试题中议论文和记叙文写作的分量更重,学生平时训练的也比较多。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没有要求不让写诗歌,但写诗歌的学生仍然微乎其微,因为很多题目就不适合写成诗歌摘编自《高考作文不再总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光明日报》)【材料二】学校教育对诗歌的价值取向极大影响到诗歌教育的发展2017年9月1日开始,教育部统编版本的语文教材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和以往的教材相比,这次的教材中其实增加了不少古诗文的内容,其中以古诗词为主同时,高考作文部分对诗歌写作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渐提升,过去的高考作文写作多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2020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仅有天津卷、浙江卷和江苏卷明确提出不得写作诗歌,其余试卷均未做禁止学校的诗歌课多是僵化的、功利的,从诗人生平背到词句注释,整个过程中多是知识的堆砌,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的诗句之美,长此以往,对诗歌的喜爱与对美的感受就在日复一日的“背诵全文”中消磨殆尽了学生学习诗歌也多为应付考试而非提升文学和审美素养,这是应试教育与审美教育难以调和的矛盾学校教材所选取的诗歌偏好边塞诗、离别诗,多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与壮志豪情,但是,中华几千年的诗歌浩如烟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样的诗句描述的虽只是生活里细碎的场景,却拥有美的力量;疫情期间中日两国援助彼此时引用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等诗句更是兼具思想性与实用性。
摘编自《“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诗歌教育被边缘化了吗?》,黑板洞察)【材料三】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一部分,“诗教”传统与当今时代的价值取向、审美风范更是息息相关,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将人格的塑造与审美联系起来,讲究“身入”“心入”“情入”,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诗教”的言论发于孔子尽管有文献记载显示,在孔子之前,就有人提倡用富于审美内涵的文化作品感化人格,但孔子在“诗教”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论语》中,记录着许多孔子关于《诗》的各种文化功能的言论,然而《诗》与人格培育之间的关系,如下一段最有价值: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就“诗教”与人格培养的关系而言,“可以兴”最有价值,因为它承认文学可以兴发人的生命兴”的本义是“起”,是“兴发”,也就是振作;文学不生产粮食,也不生产钢铁,但是,好的文学可以感发生命,使人的生命状态获得积极健康的情调孔子说“《诗》可以兴”,实际已经触碰到文学一个最本质的功能,即审美地培育人格的作用摘编自《“诗教”的启迪》,《人民日报》)【材料四】当代诗教是在互联网以及媒体融合背景下展开的,可以说赶上了融媒体时代。
在一项针对中小学生古诗词传播情况的调研中显示,有64. 6%的学生以网络媒体作为日常接触诗词的主要途径互联网发展催生了数字生活空间的形成,在这个由信息构成的数字世界里,每个参与者都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接受、加工等全部环节传播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促使诗教变革在众多知名的新媒体平台上,诗教节目大都有较高的播放量新媒体为诗教提供了广阔平台,但现有内容仍难以满足数以亿计诗歌爱好者多层次、多方面的学习需求同时,传统课堂诗教缺乏系统性、权威性诗教体系;较注重技法传授,缺乏境界教育;注重古典诗词背诵、解读,缺乏创新引导等摘编自《融媒体时代的诗教需要注重“用户”思维》,《光明日报》)7. 为什么“诗歌写作不受高考作文试题重视”?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回答3分)8. 学校教育对诗歌教育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9. 下列有关“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诗教”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一部分,强调将人格的塑造与审美联系起来,讲究“身入”“心入”“情入”,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B. 虽然在孔子之前就有人提倡用富于审美内涵的文化作品感化人格,但孔子在“诗教”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
C. 《论语》中记录了很多孔子关于《诗》的各种文化功能的言论,但是有价值的就只有《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话D. “可以兴”承认了文学可以兴发人的生命,好的文学可以感发生命,使人的生命状态获得积极健康的情调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诗歌写作已成为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的鲜明特色,从2014年开始,“微写作”部分就已经明确要求写成一首诗B. 2020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仅有天津卷、浙江卷和江苏卷明确提出不得写作诗歌,这表明高考作文部分已接受了诗歌写作C. 针对中小学生古诗词传播情况的调研显示,有64. 6%的学生日常接触诗词是以网络媒体为唯一途径的D. 当代诗教赶上了融媒体时代,众多知名的新媒体平台上的诗教节目大都有较高的播放量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