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义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小****克
  • 文档编号:336598018
  • 上传时间:2022-09-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9.38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义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规划编制为建设义乌市国际商贸城市,推进义乌市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2002 年参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结合义乌实际,编制完成义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 年 9 月经公示由市政府批复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为适应城市规模的拓展、跨越式组团的融合,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高速公路的贯通,构筑大义乌、大交通的框架格局,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共融、共生、共长、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2004 年重新修编 义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 年 12 月经公示由市政府批复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二、规划目标与原则2002 年编制的义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合历史文脉、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构建山、水、城、人和谐共生的城市绿地系统,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安排、分期实施,做好城市绿地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构筑以城市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的城乡统筹的绿地生态系统;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园林绿化和地域文化相结合,弘扬地方文化,体现商贸文化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合理制定城市各类绿地指标,均衡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完善绿地生态、文化和游憩功能,以人为本,构筑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目标是均衡、合理地布置城市各类绿地,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和生态功能优化、稳定的市域绿化体系,城乡统筹,构筑“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的城市绿地格局,塑造“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国际商贸山水生态园林宜居城市三、规划实施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建设江滨绿廊,整治人文景观环境,逐步完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格局,创建完美的绿色空间,构筑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生态与环境效益明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大大改善,空间结构形态“一圈一环二廊三轴四楔八核”已基本形成,各类附属绿地建设得到较好的控制与管理,对提高义乌整体环境发挥出重要的作用1、空间结构形态建设(1)“一圈”:指城市的外围生态圈,由城市外围的齐鲁山风景区、巧溪风景区、江东风景旅游区、德胜岩风景区的山体林地、城市西南片生态农林水利保护区构成,形成城市外围绿色大空间,20 世纪未,许多景点景区陆续得到了修整和提升,体现特有的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内涵2)“一环”:基本建成长 30 余千米的外环路两侧各 30m 以上宽度的绿化带,形成环绕市区的绿色生态屏障3)“二廊”:贯穿城市东西的两条生态景观廊,即沿义乌江两侧带状的江滨绿廊和沿铁路两侧的城市生态景观绿廊。

      义乌江江滨绿廊:分布于义乌江两岸,规划东起阳光大道,南至环城路,全长约 14 千米,总面积 400公顷,自 1996 年正式动工建设,相继完成了江西岸的江滨主题公园、体育游憩园、商业文化园、花鸟世界园、义乌乐园、稠江街道江滨一、二期和江东岸的体育会展中心沿江绿地、樱花园、芳草地、稽水春晓、乌越桂子园、香雪报春园、银岸草暖园、钓鱼矶公园绿化建设绿廊景点分布自然和谐,各具特色,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成为市民憩息游乐的主要场所,形成独具魅力的绿色人文景观长廊城西生态绿廊:位于西城路和铁路之间,现已建成秦塘公园、胜利公园、农贸城街头绿地,由于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现对老铁路进行重新规划设计4)“三轴”:机场路景观绿化带、37 省道绿化带、经发大道绿化带机场路景观绿化带: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西城路段,长 7.06 千米,其中有与周边山体、山丘、农田相结合,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形成田园自然风光的绿化防护林,有突出秋季色彩季相为主,树种丰富,乔、灌、地被有机结合的绿化带37 省道绿化带:大陈青口圆盘,全长 20 千米,道路两侧各 20 米宽的绿化防护林,大面积种植树木,形成绿色通道经发大道绿化带:全长 6478 米,注重时代气息,乔灌木层次分明,形成流畅、简洁、富有韵律的视觉景观。

      5)“四楔”:城市外围组织东北片楔形绿地、北片楔形绿地、西北片楔形绿地,根据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需要,充分体现“生态、生产、生活”,三方面的统一,对城市的三片楔形绿地进行重点保护,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基本形成绿色生态结构,开始发挥其稳定的生态系统的作用,向城市导入清新气流和自然景观,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6)“八核”:分布均匀各具特色的八个主要公园,即绣湖公园和绣湖广场、宾王广场、福田中心公园、新塘公园、莲塘公园、雪峰公园、杨村公园、鸡鸣山公园绣湖公园、绣湖广场:地处市区中心,2001 年开工建设,总面积约 15.86 公顷,总投资约 5500 万元,绣湖古有绣湖八景,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诗词赞美绣湖,在义乌人心目中存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颂扬其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自 2000 年结合大规模旧城改造,对绣湖进行规划设计,于 2003 年建成集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我市最大的广场绣湖广场和采用江南园林传统造园手法,以仿绣湖八景为蓝本的绣湖公园在繁华噪杂、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增添了闹中取静的场所,大大改善了市中心缺少大片集中绿地的状况,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档次孝子祠公园、宾王广场:位于城中北路与宾王路交叉口,总面积 8.7 公顷。

      孝子祠公园建设于 2004年完成,该公园结合颜乌孝子的传说和义乌地名的来历,反映义乌悠久历史和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孝亲尊长的传统美德宾王广场建于 2002 年,是一座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城市广场新塘公园:位于下骆宅中学附近,规划用地面积 27.02 公顷,结合穿越公园的六都溪,已对该处进行严格控制,并已列入近期建设计划莲塘公园:位于莲塘村附近,规划用地面积 20.50 公顷,结合莲塘水库和现状丘陵林地,建设集水体、丘陵地貌、林地保护为特色的城市公园,现已列入近期建设计划雪峰公园:位于雪峰路两侧,面积 13.2 公顷,于 2004 年完成建设该公园集景观、休憩、游玩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以“共生、共荣、共存、共享”为设计理念,是一个有生态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综合性生态公园杨村公园:位于杨村水库附近,规划用地面积21 公顷,结合水库水体的规划利用,建设城南居民生活休憩的场所,并列入去年建设计划,委托有关设计部门进行规划设计鸡鸣山公园:位于城市江东文教区,面积 31.1 公顷,是城区内的制高点,结合民间流传的神奇传说和周边文教用地,充分体现学苑休闲特色,已于 2002 年完成建设中央公园:位于国际商贸城区块中心,是现代商贸城和商贸金融区的后花园,占地 67.7 公顷,分中央公园一期和二期,2006 年已完成建设中央公园一期,二期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计划在 2007 年完工。

      中央公园是一个生态的、多元的、有特色的,富有地域文化内涵、休闲和景观并重的市级综合性公园2、配套绿化建设实施1、单位绿地单位庭院绿化作为城市绿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工作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逐渐起着重要的作用90 年代,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工厂、企事业单位开始日益注重绿化与经济、社会、环境三者效益的关系,主动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质量,不断美化养护厂区和开展绿化美化义乌等活动,单位庭院绿化有明显的增加在发展绿地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单位因地制宜,努力挖掘潜力,逐步形成绿地面积虽小,但是覆盖面广、设计独特和养护质量高的特点2000 年以后,城区每年开展绿化先进单位和园林式单位评比活动,涌现了市政府大院、市江滨小学、市中医院、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市水处理中心等数几十家绿化先进单位和园林式单位这些单位绿化布局合理,乔、灌木、花卉、地皮搭配得当,贯彻植物造景原则到 2006 年底,涌现出园林式单位 217 家,园林单位达 63.6%市区单位附属绿地面积达 386.1 公顷2、居住区绿地居住区绿化严格按照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并统一施工,坚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配置的原则,适当点缀花架、亭廊、休闲坐凳等园林建设小品。

      加强居住区绿地的监督管理,督促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管理单位及居民拆除绿地或规划绿地中的违章建筑及临时性建筑,加快实施尚未配套的绿地建设近几年新建的小区(如东方国际村、新科花园、锦都豪苑等)绿地率均在 35%以上,且绿化形式多种多样,绿化树种配置和绿化水平越来越高旧的居住区通过拆旧建绿,加强阳台、屋顶、墙面的垂直绿化来增加空间的绿量,小区面貌有很大改观居住区景观绿化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愈来愈受到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的重视至 2006 年底,义乌城区居住区绿地面积 174.8 公顷,园林小区 35 个,达62.5%3、道路绿地1993 年后,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对新区道路进行了全面配套建设,对老城区主要街道实行了拓宽改造,市区相继新建、扩建了大量主干道和环城公路道路绿化开始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骨架道路绿化也逐渐在以前只在马路边上种植行道树的基础上发展到行道树绿化、机非绿化带、中央隔离带、交通圆盘、花坛绿化和路边景观绿化等,绿化形式多样化,植物配置也多样化景观道路绿化在设计上注重行车进度和视觉特点,道路绿地率指标严格按照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要求,景观路绿地率大于 40%;主干道绿地率大于 25%;次干道绿地率大于 20%。

      将交通的流动性和景观的连续性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道路各自风貌和地方特色现在市区已形成以城市道路为框架的遍布市区的绿化网络,基本形成“春花、夏荫、秋叶、冬枝”的道路景观至 2006 年底,市区道路绿地面积达 219.6 公顷,市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 98.5%,达标率为 80.9%,主干道绿地率均在 25%以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