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64页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附答案解析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小明: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小明父亲:50岁,公务员小明母亲:49岁,中学教师小明父母因儿子的问题前来求助小明严重厌学,网络游戏成瘾,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和老师之间有严重冲突小明的父亲是建设局的副局长,常年在外奔忙小明从小由母亲带大,母亲将全部心力都用在儿子身上小明到了初中还和母亲睡一张床,洗澡从不关浴室门从小到大,母亲什么事也不让小明做,早上甚至给他挤好牙膏才喊他起床但小明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特别严,从小送他上各种补习【答案】:1.小明一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小明严重厌学,网络游戏成瘾,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和老师之间有严重冲突2)小明从小由母亲带大,父亲常年在外,与母亲关系很亲密,母子之问形成了纠缠的病态家庭关系,父子之间形成疏离的病态家庭关系;父亲教育小明时,母亲又会护着小明,这又形成了联合对抗的家庭关系3)小明与父母沟通存在很大问题,认为父母让他学习好其实是为了他们的面子,对父母的用心存在很大误解4)家庭常态的沟通模式存在问题,小明一家每个人说话都不看着对方,各说各的。
母亲不停地诉苦,每当母亲这样,小明就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进入半睡眠状态;小明父亲则缩起身子,好像根本没有听见2.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是由米纽秦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提出的,是指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它的基本概念涉及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以及家庭生命周期3.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是以家庭为焦点的工作,它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具体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当家庭成员遇到问题 2、案例:李丽住在北京的老城区,从小身患残疾,据她讲父母将她扔给保姆后基本不闻不问,后来几乎与父母没有什么来往李丽在讲到自己原生家庭时眼神充满怨恨,听邻居说父母曾来找过她,但她拒绝见面在与保姆相依为命中进入了婚嫁年龄,由于身体残疾、没有学历和技术,一直没有找到工作,29岁时嫁给了比自己大20岁的一个农民,但婚后丈夫对她很照顾丈夫进城后干零工,生活很窘迫,拿低保,但能经常得到社区帮助李丽与邻居的关系很好,大杂院里邻居亲如一家,彼此照应。
李丽夫妇有一个儿子,她全部的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很孝顺,“母亲节儿子给我的礼物是帮我洗一大盆衣服!”李丽自豪地和社会工作者说李丽求助社会工作者是因为她发觉儿子有秘密了,放学不按时回家,好像在谈恋爱,她每天都摇着轮椅堵到学校门口接儿子,儿子很生气,已经有几天不和妈妈说话了,李丽希望社会工作者劝劝儿子不要和那个女孩来往,另外希望帮助儿子补习英语,因为她没有钱送儿子去英语班问题:请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视角对服务对象李丽的个人及环境系统、问题与需要进行评估答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其理论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1)服务对象的个人系统: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整合视角看,生理方面,李丽从小患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长期坐轮椅的人生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心理方面,李丽心理有对父母的怨恨,对原生家庭的失望,育儿理念也有偏差,把人生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这对儿子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社会发展方面,李丽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缺乏职业技能,但与邻居相处融洽。
2)服务对象的环境系统:与原生家庭关系疏离,原生家庭没有给予李丽关爱和支持李丽对丈夫比较淡漠,但丈夫对李丽服从支持,儿子孝顺社区邻里之间友爱互助是很好的支持资源,政府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支持,时常能得到社区的各种支持3)问题与需要:生理方面,李丽需要健康维护,儿子需要营养保障;心理方面,李丽需要认知调整,需要改变对父母的看法和态度,消除对父母的怨恨,需要调整对儿子的认知,理解儿子的需要和感受;行为上,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不能再去堵在儿子学校的门口;环境方面,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持儿子上英语班,需要帮助儿子补习英语;需要帮助李丽与父母建立连接,恢复正常的亲子关系 3、林先生,36岁,初中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一般林先生与妻子结婚已有十年,育有一子一女,妻子没有工作,而林先生是某工厂工人,工资收入较低前年,林先生贷款35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为了还房贷,林先生晚上还做了一份兼职,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由于经济不景气,林先生在三个月前被工厂解雇这使得林先生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家庭的经济来源仅靠林先生的兼职维持,房贷靠借款来还妻子经常催促林先生马上找工作,导致夫妻俩经常吵架林先生想申请社会救济,但由于他和妻子有家产和工作能力,而未被批准,林先生感到非常无助,内心压力很大,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
他对孩子的学习一向要求比较严格,希望孩子们以后能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最近,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数学考试不及格,被林先生狠狠地打了一顿,儿子连续三天不去上课林先生找到家庭社会工作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力感[问题]1.上述案例中,林先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2.针对林先生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3.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为林先生提供服务的时候,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案】:1.上述案例中,林先生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个人方面①林先生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存在非理性思想,并有低自尊表现;②三个月前被解雇,正在寻找新的职业,同时晚上还要从事兼职工作;③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压力很大,脾气开始变得暴躁2)家庭方面①和妻子经常吵架,夫妻感情有摩擦;②缺乏正确教养孩子的方法和技巧,有在孩子身上发泄压力的倾向,亲子关系紧张3)社会方面①社会经济不景气,被原来的公司辞退,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②社会因政策没有给予林先生足够的帮助,林先生缺乏社会支持,感到无助2.针对林先生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如下:①对林先生进行心理,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同时与林先生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寻求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策略。
②对林先生及其妻子进行婚姻,协调夫妻关系,促进家庭和谐③建议林先生参加教育孩子方面的讲座或,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科学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适时表达关爱,避免再使用暴力手段④鼓励林先生及其妻子挖掘个人潜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保障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⑤帮助林先生寻求社会资源,以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3.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为林先生提供服务时,应注意的事项有:①处理好林先生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态度,尊重林先生自己的选择;②要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掌握家庭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③要以开放的态度倾听林先生儿子的想法 4、案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珠三角地区外向型工业高速发展,这一地区聚集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数量的女工,她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被当地人称作“外来打工妹”这一群体为经济发展默默地贡献着,同时也默默忍受着辛苦的劳动带来的苦果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九成的外来打工妹都得不到任何的社会保障、医疗津贴、病假、产假,且每月平均加班时长达到150小时,远远高于法定工作时间由于广东的工厂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工伤事故发生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这些外来打工妹对于工伤事故发生后申请赔偿的程序和要求赔偿的途径都很陌生,她们不懂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因担心失去工作而选择忍气吞声。
外来女工群体除了要面对低工资、高劳动强度外,她们的身体健康也饱受摧残,这些女工多分布在鞋厂、玩具厂、皮具厂、电子厂和电池厂等,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加之其生理特点,女性得职业病的患病率远远高于男性另外,这些女工还面临着在融人当地环境的过程中受到排斥等困难问题:1.上述案例中,外来女工群体面临哪些问题?2.针对上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企业社会工作者应如何介入?【答案】:1.在上述案例中,外来女工群体面临的问题有:(1)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女工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再加上健康意识不强,工作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使得患职业病的比率较高2)权益保障问题由于权益意识不强,大部分的外来打工妹都得不到任何的社会保障、医疗津贴、病假、产假,而每月平均加班时长达到150小时,工作强度难以负荷;她们在遭遇工伤事故后,不知该如何去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不懂申请赔偿的程序和途径,维权意识薄弱,甚至因担心失去工作而选择忍气吞声3)城市融人困难的问题案例中,外来女工在融人当地环境的过程中受到排斥2.针对上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1)介入职业安全与健康:①通过为企业女工提供个案咨询、和社会资源,对因工受伤或患病的女工进行慰问,落实相关补偿,为她们的康复提供全方位支持。
②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女工进行培训,提供劳工权益、职业健康和安全信息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各类活动,例如开展小组活动及教育性研讨会,把劳动法、劳动保护条例及职业安全意识广传于外来女工群体,鼓励她们关注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③开展外来女工互助小组通过小组动力,将自主、自强、互助的精神传递给女工群体,增强她们的维权和自我意识同时,加强有关职业病防治和女性生殖健康的知识讲座2)介入困难群体关怀企业社会工作关注女工群体中的困难群体(包括老、弱、病、残、孕等群体),协调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向困难女工群体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困难女工改善生活境况,增强发展能力3)介入劳动关系协调建立企业职工关系调解机制,使企业和女工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通过定期沟通,将女工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管理层,管理层可以针对问题的性质和重要性制定出解决办法,提升女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改善企业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4)介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社会工作者向企业传播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推动企业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要履行其在维护女工权益等方面的责任5)促进外来女工与当地社区共融通过组织文艺汇演、社区活动、维护社区卫生等活动,推动当地居民与外来女工的良好互动,提高外来女工的自信心,促进外来女工群体融人进程。
5、社区矫正对象赵某近日获得了一个就业面试机会,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曾经是服刑人员,肯定会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所以在面试中表现得自卑、胆怯,不能自如应答,导致面试失败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在快递公司上班,一次送货过程中因小事与客户发生了口角,他更加觉得客户对他们这些有过犯罪经历的人是看不起和排斥的,争吵使他丢失了来之不易的工作社会工作者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都有相似的就业困境,决定为他们举办一个就业小组服务计划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如下所示:理念(原因分析、理论基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就业服务时,发现不少社会矫正对象存在着因非理性信念而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及对社会认同低等现象,社会工作者决定以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理论基础开展小组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总目标: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具体目标:1.改善自我认知;2.提升就业能力每节活动主题:第一节: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契约、讨论小组计划第二节:分享就业经历第三节:邀请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介绍就业信息第四节:参观社区矫正就业基地第五节:学习面试技巧答案】:答题要点:1.小组服务的目标与活动主题应该严格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且二者之间要高度相关。
案例中表现出来的是:(1)各项活动主题包括介绍就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