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docx
10页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一、选择题1.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 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Na+内流C.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Cl-内流D.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未兴奋2.如下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①②表示实验处理位点,a、b、c表示检测位点,“+”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感受器位于伸肌内,效应器位于屈肌内B.若在①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后面的所有神经元按次序产生兴奋C.若在①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c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D.若在②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b处会维持外正内负的电位3.甲、乙两图分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在膜的外表面均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如下图,其中图甲中bc=cd,甲、乙两图中a与d之问的距离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图甲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图乙b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同时刺激甲、乙两图a点,电流计指针均发生两次偏转,两次偏转之间间隔时间乙大于甲D.刺激图甲c点,d点先兴奋,a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4.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B.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D.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6.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B.外向电流由Na+通道所介导C.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7.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B.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C.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D.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8.如图1表示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对膜外电位的测量,图2表示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没有接受刺激时,图1中的电位计可测量到静息电位的大小B.图2中从A到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C.改变神经纤维膜外的K+浓度,则图2中A的电位不会受到影响D.如果神经纤维膜外的Na+含量降低,则图2中C的电位将下降9.手指被针刺时,人会快速抬手避开,并有刺疼感,如图为该反射弧示意图,数字①~⑤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部位①被针刺时,刺疼感先于抬手动作发生B.若有刺疼感却无抬手避险动作发生,则一定是④处受损C.③处箭头所指的神经元,可接受和释放神经递质D.若刺激④处,也会发生抬手动作并产生疼痛感10.在突触小体内,Ca2+与突触囊泡上的SNARE蛋白结合形成Ca2+-SNARE蛋白复合体,该蛋白复合体作用于突触前膜后,能促进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的快速释放。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含有与Ca2+-SNARE蛋白复合体结合的特异性受体B.释放的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突触后神经元内Na+浓度升高C.SNARE蛋白的合成增多,可能会减弱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D.抑制Ca2+-SNARE蛋白复合体的形成能减缓乙酰胆碱的释放11.某生物实验小组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a、b之间传递的情况(说明:L1和L2距离相等,电流计①两微电极的中点为a3,电流计②两微电极分别位于a、b神经元上,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适宜刺激神经元a上的四点,电流计①的指针均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分别适宜刺激神经元a上的四点,电流计②的指针均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适宜刺激a4点时,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为电流计①的晚于电流计②的D.a1点受适宜刺激后,兴奋在神经元a与b之间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二、非选择题12.人和高等动物的小肠肠壁内分布着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黏膜下神经丛,该神经丛可以接受来自脑干的神经支配,同时也参与腺体分泌等局部反射活动,如图所示1)当来自脑干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丛时,通过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引起神经元③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到m点时,m点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神经元③兴奋不能引起神经元④出现电位变化,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可通过局部反射活动引起腺体的分泌若图中腺体对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无法做出反应,但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现已确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某突触异常,则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________(填图中序号)之间已知用电极刺激神经元可使其产生兴奋,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突触异常,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某些种类的毒品可以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
下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为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受体蛋白存在于____________上2)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含量________,最终在____________产生愉悦感3)吸毒成瘾后,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同等愉悦感,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15.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二者在坐骨神经内的分布位置存在差异,被麻醉的先后顺序也不同为探究某局部麻醉药X的麻醉顺序,科学家以一只脑已被损毁的脊蛙为实验材料,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电刺激蛙的右后肢中趾,右后肢收缩②暴露右后肢的坐骨神经,并滴加麻醉药X,以1 min为间隔电刺激蛙的右后肢中趾,开始时右后肢收缩,3 min后不再收缩③继续电刺激蛙的右侧脊髓(间隔1 min刺激),右后肢收缩,2 min后不再收缩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说明该脊蛙仍具有完成屈腿反射的完整________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坐骨神经中的_______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先被麻醉3)该麻醉药X的说明书中写道:“该药品能使细胞膜保持稳定,从而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静息电位的恢复”由此推测,使用该麻醉剂后,____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受到影响。
4)为避免痛觉的产生,局部麻醉药应暂时阻断_______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上兴奋的传导,使兴奋无法到达________产生痛觉16.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________该结构可与其他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在一定情况下突触后膜也可以为________或________2)请据下图答下列问题:①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耗能②刺激图中e点时,电流表指针偏转______次③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的屈肌反射活动,但是不知道该药物是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还是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通过设计实验观察肌肉收缩情况来判断该药物的作用(注:图中各点可作为投药或者刺激的位点)第一步:刺激e点肌肉收缩,这种现象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药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答案1. D 2. D 3. D 4. A 5. C 6. A 7.B 8. D 9. C 10. C 11. B 12. (1)神经递质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神经元④的突触小体释放,作用于神经元③的胞体)(2)⑥和② 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⑥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或: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⑥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②的胞体,腺体分泌)13. (1)突触 突触后膜 (2)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