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十八里河联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河南省郑州市十八里河联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内的体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分裂期过程比较复杂,经历时间较长参考答案:C2.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具有流动性 D.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于脂质分子层中参考答案:B3. 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参考答案:B4. 下列关于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A. 人类猫叫综合征与红绿色盲的机理均为基因突变B. 两条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 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存在的形式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生物变异与进化的知识,要求考试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原因,明确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
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缺失而引起的遗传病,红绿色盲的致病机理为基因突变,A错误;两条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 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进化,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存在的形式,D正确点睛】易错知识点拨:1.人类遗传病的致病原因有多种,如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缺失而引起的遗传病,红绿色盲是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21三体综合症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需注意区分,不能混淆2.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内部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也需要注意区分3.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要加深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总结,注意对易混淆知识的区分5.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 B.1、4 C.2、3 D.2、4参考答案:B6.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 D.蓝藻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参考答案:C7. 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各有分工。
以下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 B.①与③之间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甲基绿染液是专一性染②的活细胞资料,可以使其呈现蓝绿色 D.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参考答案:B8. 在研究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历程中,有如下重要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试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不具放射性的细菌,少量子代噬菌体会含有35SB.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引起小鼠败血症C.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活的R型菌转化成S型菌D.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烟草中不会有子代病毒参考答案:C【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遗传物质发现的实验及其内容: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解答】解:A、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不具放射性的细菌,由于35S标记的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故子代噬菌体不含有35S,A错误;B、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菌体内的转化因子(DNA)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会引起小鼠败血症死亡,B错误;C、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活的R型菌转化成S型菌,C正确;D、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由于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故烟草中会有子代病毒,D错误.故选:C.9. 右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不一定是细胞质基质 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不是酶C.该过程中不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转运每种氨基酸工具不一定有多种参考答案:C 10. 结合下列图表进行分析,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③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B.①②③④⑤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C.①②③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参考答案:D11. 氧气通过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是依靠A.简单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伴随运输参考答案:A12. 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
基因型为Ee的父本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参考答案:C13. 如图为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③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的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B. ①②中均有同源染色体,③中无同源染色体,①②③中染色体数均为2mC. ①中含4个染色体组,②③中均含2个染色体组D. 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②所示细胞参考答案:B分析可知:已知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则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细胞,因此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B、aB、Ab,A正确;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都是体细胞的2倍,即染色体数目为4m,B错误;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m,即其中含4个染色体组,②③的染色体数均为2m,即其中均含2个染色体组,C正确;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②所示细胞中,D正确。
考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及数目变化14.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参考答案:B15.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参考答案:D16.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②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体液免疫 ③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 ④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而与细胞免疫无关;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而与体液免疫无关 ⑤尽管特异性免疫针对性强,对抗原的杀伤效果好,但机体最终将抗原清除大多数还是要依赖非特异性免疫A.①③ B.①② C.①⑤ D.④⑤参考答案:C17. 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尿糖产生的因素有( )①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 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 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 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 ⑥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D18. 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包埋法 B.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C.细胞个大,难被吸附或结合 D.细胞易采用包埋法固定参考答案:A19. 下图细胞Ⅰ、Ⅱ以及物质E、F可能依次是A.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B.浆细胞、病毒、抗体、抗原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参考答案:C20.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若内分泌腺为胰腺中的胰岛,饭后,下丘脑将通过③、④调节,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 若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④、⑥的含量都会增加参考答案:C 21.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导致大肠杆菌裂解死亡;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造成T淋巴细胞死亡.T2噬菌体和HIV在繁殖过程中,所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中,主要的差别是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