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推荐13篇).doc
91页《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推荐13篇〕篇1:《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瓯北五小 陈安娜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80-8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才能,领会割补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敏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开展初步的推理才能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浸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事物间互相联络的辩证唯物观点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自制长方形框架、方格纸、CAI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铺垫导入师:〔在实物投影仪中出示教具,如下列图〕这是一个长方形框架,它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答复,老师适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假如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这样拉,〔老师演示,如下列图同学们看看,如今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师:这样一拉,形状变了,面积变了吗?师:〔对认为面积不变的同学质疑〕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师:终究这个猜测是否正确,下面我们一齐来验证一下就知道了。
师:四人小组合作,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学生动手操作〕2、讨论联络师: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就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了长方形,请大家认真观察,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络?〔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从中得出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相等〕师:〔结合黑板上的图形说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这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3、推导公式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老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假如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公式?〔引导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公式〕〔老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S=ah〕4、验证公式师:终究这个公式是否正确?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把导入时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在方格纸上,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请同学们利用刚刚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的面积。
〔先让学生明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再列式计算〕师: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我们数方格得出的结果一样吗?〔一样〕师:这证明我们所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正确的5、提问质疑师:刚刚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80-81页,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学生阅读课本和质疑〕三、层层递进,拓展深化1、算一算师:〔课件出示如下列图〕算一算停车场里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停车位的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动手算一算,再让学生汇报〕2、选一选师:〔课件出示,如下列图〕要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几个选择,你选哪个?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3、画一画师: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24 cm2的平行四边形,看谁画得又对又快〔先向学生说明这个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cm,要求学生想清楚该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4、想一想师:〔课件出示如下列图〕学校里有一块草地,想在草地的一边修一条小路通向另一边,下面的有三种设计方案,你认为哪种设计方案的面积最小?为什么?〔先小组讨论,再让学生自由地发言,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考虑问题〕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总结全课,进步认识反思一下刚刚我们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邻两边的乘积”《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瓯北五小 陈安娜 学号:7024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8、109页教学目的:1. 联络生活实际,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的特点2. 学生能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统计图,能利用方格纸画出折线统计图3.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进展分析^p 、比拟,进而做出一定的推测和判断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醒课题师:如今到我们温州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很多外地的游客在出发前总是想理解我们温州的交通、天气、特产等信息为了方便游客理解温州一年的气温情况,旅游网站上公布了温州一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数据老师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了一个统计表展示统计表:温州市平均气温变化统计表 -5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平均气温〔℃〕 3 6 10 15 18 25 28.5 28 27 21 11 5师:这个统计表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生:统计图。
展示统计图:师:我们以前学习过条形统计图,那这个是什么统计图呢?〔学生自由说一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二 新课学习1. 认识折线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说说它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生:标题、时间、横轴、纵轴、点和连接的线段师:你能读懂这个统计图吗?同桌互相读一读师:这张统计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生: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数据生:1~7月气温逐渐上升,7~12月气温逐渐下降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折线从下往上的就是上升,从上往下就是下降生:我知道了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生:我发现五、六月份温差大,还有十、十一月份温差最大师:温差大是什么意思?生:在这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很大,如十月是21摄氏度,而十一月只有11摄氏度了师:你又是怎么看的呢?生:可以从详细的数据看,还可以从线段的斜度上看斜度大,就是变化大〔请学生上来指一指〕师:你们真擅长发现,从这张气温统计图上不仅知道了每个月的平均气温,还看出了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觉得折线统计图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 联络实际,绘制折线统计图师:其实一年的气温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方说用电量、用水量,羽绒衣的销售量、空调的销售量等等。
去年我们温州苏宁电器空调销售最多的月是700台,最少的月份是40台结合我们的气温变化统计图,请你制作出一个大概的折线统计图交流展示:师:你是怎么画的,阐述你这样画的理由〔你把700台的月份定在哪个月,40台定哪个月,为什么?〕生:我是根据气温的上下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气温最低,空调销售最少,7月气最高,所以空调销售最多生:我也是按照气温的变化来画折线统计图的,1月和12月气温很低,很冷的,空销售应该比拟好,7、8月份很热,销售也是很好的最低的是4、5月和10、11月生:我最高的月是12月,接下来的1月很冷,人们早做准备,而且12月要年底了,新家的人也比拟多最低的是1月,因为上个月12月已经买过了师:刚刚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联络生活实际,我们可以做出大概的判断老师搜集了20苏宁电器1~12月的销售统计表,请你再根据这个统计表画出真正的线统计表温州苏宁电器年1~12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2023-5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数量(台) 440 280 60 40 200 320 700 600 350 250 110 475交流画统计图的步骤,结合所画的统计图,你给销售经理提点意见。
三 运用中感知特点师:我们以前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认识了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呢?我们来看两个统计表:2班5位同学的身高统计表姓名 张伟 王东 方林 俞凯 李明身高/厘米 135 138 140 136 145某同学一~五年级身高统计表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身高/厘米 128 134 139 143 150生:第一个统计表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几个人比身高,用条形一下子可以看出谁高矮了生:第二个统计表用折线统计图,因为这是一个人的身高变化,折线可以很明显地显他的身高变化师:所以要反映一个事物的开展变化的话,最好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折线统计图的最大优势就是明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想象一下,第二张统计表画成折线统计图的话,个折线是怎样的?假如他以后每年的身高一直统计下去的话,又是怎样的呢?生:几年之后,这个折线就平了,因为他成年之后,身高不变了生:老师,有可能他老了身高会变矮这样折线还会下降的同学们都笑了四 小结并延伸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理解了什么?师:其实统计图有很多种,除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还有扇形、复式条形等〔老师一一展示常见的几种统计图〕。
Excel表格中有很多种统计图,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一看篇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清溪一小 杨嫦芳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P80~P81的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数、剪、拼、算等实际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在割补、观察与比拟中,初步感知与转化,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用割补法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长方形纸、多媒体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剪刀、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1、创设情景同学们,这几年我们东莞市许多学校都在创立绿色学校,校园绿化得越来越漂亮如今跟着镜头一起去看看吧!〔播放校园绿化情况〕2、引出课题提问:他们在讨论什么?〔长方形的花坛大还是平行四边形花坛大?〕要判断哪个花坛大必须知道什么?〔长方形的花坛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并板出课题。
二、新课1、自学,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多媒体出示P80图和表格平行四边形 底 高 面积m m m 2长 方 形 长 宽 面积m m m 2〔2〕读一读数方格时要注意的地方〔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都按半格计算〕〔3〕让学生在电脑上填写表格〔4〕提问: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5〕学生汇报〔6〕小结:通过数方格我们发现这两个花坛的面积是同样大的2、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猜测假如都用数方格的方法去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话,大家感觉怎么样?〔比拟费事〕那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能〕你有什么好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好主意刚刚在数方格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发现平行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