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废处理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分析.docx
8页危废处理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分析一、 危废处理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家对环保监管的趋严以及对循环经济政策支持的力度加大,近年来大型央企、企业和民间资本纷纷进军危废处置领域虽然目前该行业尚处于危废处置能力有限、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状态,未来若有更多企业进入该行业,将大大提升行业的危废处置能力,对企业业务构成直接竞争,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行业内企业技术升级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市场参与者增加,将改变危废处置行业的竞争格局,使得危废处置单价下降,从而对企业收入和利润造成不利影响二、 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一)发展前景预测:2027年中国危废处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600亿元综合我国危废产量、利用处置量及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我国危废将实现全面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处理率达100%,实现国家无废城市战略目标对应2022-2027年我国危废产生量,我国危废处理市场2025年规模将达4161亿元,至2027年,危废处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600亿元二)发展趋势预测:一条龙服务将是危废处理行业大趋势危险废弃物处理行业是固废处理行业目前热门投资行业之一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危废的产生量不断增长,之前贮存的大量危废未能得到有效处理且存在垃圾渗漏液处理不当及有害气体释放等问题,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事件频发。
在环保考核指标逐步和政府绩效挂钩后,监管和执行力度加强必将成为发展趋势危废处理的三个原则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这势必要求投资者具有综合的危废处理能力,努力实现全产业链运作来提高效益和控制成本,目前大部分企业毛利率保持在25%以上,因此,今后规模化的一条龙服务将是危废处理行业大趋势三、 中国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发布及监管趋严的影响,我国危废处理处置的产能在高速释放,地方危废项目也不断增多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危险废物处置相对滞后,整体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技术研发能力较弱,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随着2016年新版危废名录的出台以及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我国危废处理有望步入发展新阶段四、 危废处理行业概况(一)定义及分类: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废处理行业是一个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引导,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方法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而实现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后基于产品或产品所含金属成分的市价出售)和无害化处理(按政府指导价格收费)来盈利的行业。
危险废弃物来源广泛而复杂,主要来源于化学工业、炼油工业、金属工业、采矿工业、机械工业、医药行业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各行业中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不尽相同,且成分也很复杂,故适用于每种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不尽相同根据2021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等修订发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将我国危险废物分为50大类467种危险废物,包括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其他社会源危险废物等二)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全景情况从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来看,上游主要为危废转运及处理设备制造行业;中游包括危废处理行业重要参与者,提供危废处理服务的管理运营商,从目前来看,我国危废处理技术主要分类资源回收处理以及无害化处理两大类;危废处理下游应用涉及面比较广泛,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的界定,目前,我国危废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生产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其他社会源危险废物相关行业危废处理行业上游包括各类危废转运设备以及处理设备制造行业,为危废处理提供基础条件,转运设备代表企业有东风、解放、福田、重汽、庆铃、江铃等;危废处理设备制造代表企业有仕净科技、雪浪环境、新华医疗和恒誉环保等在中游危废处理运营领域,随着我国危废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涉足危废处理业务,在工业危废处理领域,代表企业有东江环保、光大环境、东方园林、启迪环境等;在医疗废物处理领域,代表企业有金圆股份、东华科技、圣元环保、永清环保等;在其他危废处理领域,代表企业有格林美、远达环保、深圳能源环保等。
在下游应用市场,危废处理需求方就是危废生产商,根据2021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修订发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将我国危险废物分为50大类467种危险废物,包括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其他社会源危险废物等,危废产量的变化直接决定下游需求变化,目前来看,我国危废生产商主要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等企业五、 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国危废产生量:2021年我国危废产生量约为8188.9万吨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3.9%,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后期的前半阶段,2020年我国危废产生量进一步增长,达到7281.8万吨经初步测算,2021年我国危废产生量约为8188.9万吨中国的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布不均,使缺乏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的地区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的增长机会我国危废产生量主要集中在工业城市化较为发达的华东地区2020年,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华北地区的工业化地区占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大部分,占比分别达到34.14%、16.49%位列第三的是西南地区,占比达到12.20%因华东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较高,工业发展较成熟,危废产生量较大,前瞻预计未来华东的危废产生量比例将继续增大。
二)中国危废综合利用处置量:2021年危废利用处置率达100%近年来,中国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处置能力快速提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披露数据显示,我国危废综合利用处理量从2011年的2690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8074万吨其中2018-2019年国家统计局并未披露危废综合利用处理量相关数据,前瞻综合考虑2017年和2020年市场情况,初步测算2018-2019年我国危废综合利用和处置量分别为7088万吨和7581万吨至2021年,我国危废综合利用处置量约为8189万吨,全国将基本实现危废无害化处理,危废利用处置率达100%从《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危废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的区域分布来看,2020年,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最高的为华东地区,占全国34.1%;其次是西南地区,占全国综合利用量的19.4%;华北地区占据14.6%三)中国危废贮存量:我国危险废弃物贮存量处于较高水平由于2019年我国相关统计标准有所变更,我国危废贮存量数据前后变动巨大,国家统计局对该指标仅追溯调整至2017年,故本章节仅对2017年以后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危险废弃物贮存量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危废贮存量达11900万吨,而同期危废生产量和利用处置量分别为7282万吨和8074万吨。
考虑我国综合处理能力已经高于实际危废产生量,预计未来我国危废市场将逐步消化现有存量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中国工业危废贮存量约86.9%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其中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为我国危废贮存主要集中地东北地区危废贮存量占全国危废贮存总量的7.1%六、 中国危废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一)区域竞争格局:山东省危废产生量位居全国首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危废产生量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以山东、江苏、浙江为主的华东地区,以内蒙古为主的华北地区,以新疆、青海、四川为主的西北、西南地区以及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地区其中山东作为工业大省,2020年危废产生量达933.35万吨位居全国首位二)企业竞争格局:市场份额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较为激烈2020年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在3229亿元左右以危废处理行业主要企业2020年危废处理业务营收作为依据,初步测算危废处理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情况总体来看,我国危废处理行业企业市场份额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较为激烈其中,港股上市企业光大环境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为11.17%;格林美(3.86%)、东方园林(2.70%)、金圆股份(2.69%)、启迪环境(2.64%)、高能环境(2.11%)等多家上市企业份额位居二线,份额均在2%以上。
其余中小企业数量较多,市场份额占比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