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学指导书.pdf
39页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书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书上海海洋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上海海洋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课程说明课程说明会计学基础(也称基础会计学或会计学原理)是上海海洋大学经管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对于会计、金融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课程后,还要进一步学习会计学科的后续课程对于其他专业(学习本课程后,不再学习会计学科的后续课程)来说,本课程则称为会计学这门课程选用上海海洋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编写(杨德利老师主编)的会计学基础教程为教材,它是会计学的启蒙教材会计学基础教程共设十二章,其结构和内容见下表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部分第二章第十一章第三部分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本方法及技能第一章会计的涵义会计发展简史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方法概述会计核算假设和信息质会计计量与会计基础会计法规体系会计学第二章第六章会计等式账户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账 户的 分类第七章第十一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第十二章会计组织形式和会计机会会计计人档员案量要求科体系构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力求使学生们通过学习,理解会计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的会计业务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不再学习本课程后续课程的学生们来说,学习本课程后,也能对会计学有所认识和了解,将有益于他们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二、学习要求二、学习要求学习本课程,应该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要求理解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特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会计属性等基本理论问题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对于学习本课程内容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问题,大多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开始时先一般了解,随着课程内容的学习,从相互联系中逐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2 要求掌握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一整套会计核算方法,特别要在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账户和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既要懂得应该怎样做,又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注意方法当中也有理论问题3要求结合各种方法的学习,掌握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的基本技能,包括记账、结账、对账、错账更正、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等有关技能。
三、学习方法三、学习方法学习本课程应该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学习环节:学习本课程应该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学习环节:1 1预习环节听课以前,对教材进行预习预习环节听课以前,对教材进行预习这门课程有些内容自己阅读可能有些困难,预习要记下难点,听课时可带着问题学,把注意力集中在疑难问题上2 2听课环节认真听课,着重理解讲授的内容听课环节认真听课,着重理解讲授的内容讲课采取重点讲授方式,主要讲重点、难点,着重帮助同学们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把注意力集中在讲授的体系结构、主要论点、必要的解释和补充、以及对教材中有关图表、实例的解说等方面,并适当做一些笔记,以便课后复习3 3复习环节认真阅读教材,系统进行复习复习环节认真阅读教材,系统进行复习授课时数有限,讲授的内容只能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复习时要通读教材,精读重点、难点由于同学们是初学会计,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要反复阅读教材才能领会,有的还要结合习题(作业),才能悟出其中道理,有的还要把有关章节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才能作到融会贯通4 4习题(作业)环节独立完成习题(作业)习题(作业)环节独立完成习题(作业)会计学基础 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业务技术方法。
要掌握这些方法,除了阅读教材以外,还要动手做作业,尤其是业务题只有会做了,才算真正理解能独立完成作业,学习就比较巩固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包括:学习指导包括:1 1、学习要求和重点分析、学习要求和重点分析(有较大难度之处用提示有较大难度之处用提示);2 2、应熟悉的基本、应熟悉的基本概念;概念;3 3、习题(五种题型:思考题、业务题、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部分、习题(五种题型:思考题、业务题、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章导导论论一、学习要求和重点分析一、学习要求和重点分析本章共设八节,概括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诸如会计的涵义、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等学习本章,要求从总体上理解什么是会计,明确会计的对象,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了解会计发展简史、会计方法体系、会计法规体系、会计学科体系通过本章学习,能懂得会计的本质,提高对会计的认识本章重点分析:1理解会计的涵义什么是会计?根据教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关于会计的定义,这个定义包含了会计的本质、特点、职能和总目标等4 个基本点;(2)关于会计的本质,它是一种管理活动;(3)关于会计的特点(会计核算的特点),主要有 3 个;(4)关于会计职能,有两个基本职能。
5)关于会计的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掌握上述要点,就能对会计的涵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2明确会计的对象教材对会计的对象分作两个层次阐述的:(1)会计的一般对象;(2)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项要明确会计的一般对象,更要明确会计要素学习“会计六要素”时,应首先掌握每一会计要素的概念,再深入理解其特征及分类学习这一问题时,可对各项会计要素的含义和内容作一般了解,待学到后面章节内容,特别是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和会计报表内容时,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3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材阐述了4 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先要明确这些前提条件;教材还阐述了 8 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些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规范由于理论性强,学习时先初步理解,以后随着学习的进度,应逐步加深理解学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点是理解各项原则的要求,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例如,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等,都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4了解会计计量、会计基础、会计方法体系教材主要阐述了会计计量属性、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会计方法体系中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这是初学会计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先了解会计计量和会计基础的含义,以及各种会计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后随着后面有关各章的学习,再加深理解二、应熟悉的基本概念二、应熟悉的基本概念1会计2会计的核算职能3会计的监督职能4会计的一般对象5会计要素(会计六要素)6会计循环7.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4 个基本假设)8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 项一般原则)9会计核算的方法(7 种专门方法)10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值、重值价值、可变现价值、公允价值11会计法12.企业会计准则三、习三、习题题(一)思考题(一)思考题见教材 P39,112二)判断题(二)判断题1.会计主体与法人主体是同一概念)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3.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工作中做到谦虚谨慎,不夸大企业的资产.)4.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5.会计的方法就是指会计核算的方法)6.会计循环是指在一个会计期间依次连续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过程)7.最常见的会计期间是一个月)8.持续经营前提为企业的财产计价和收益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记录和计算B.核算和分析C.考核和分析D.核算和监督2.会计主要利用的计量单位是()A.实物计量单位B.劳动计量单位C.货币计量单位D.工时计量单位3.会计的一般对象是()A.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B.再生产过程中的部分经济活动C.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D.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4.会计主体对会计工作范围从()上进行了界定A.时间B.内容C.空间D.空间和时间(四)多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以下几项()A.历史成本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E.会计主体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会计核算B.会计计量C.会计决策D.会计监督E.会计预算3.会计核算的特点是()A.反映已发生的经济业务B.主要利用货币计量C.具有全面性、连续性、系统性 D.预测未来4.根据权责发生制,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有()A.本期实现的收入,并已收款B.本期实现的收入,尚未收款C.属于本期的费用,尚未支付D.属于以后各期的费用,但已支付5.根据收付实现制原则,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有()A.本期实现的收入,并已收款B.本期实现的收入,尚未收款C.属于本期的费用,尚未支付D.属于以后各期的费用,但已支付6.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
A.资产B.收入C.负债D.费用E.所有者权益7.四柱清册的”四柱”是指()A.旧管B.新收C.实在D.开除E.存该8.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法规体系由()组成A.会计法B.会计准则C.会计制度D.会计方法9.下列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A.设置账户B.财产清查C.会计检查D.复式记账E.编制报表第二章第二章账户账户一、学习要求和重点分析一、学习要求和重点分析从第二章开始,学习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本章共设 3 节,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会计科目和账户,及其基本原理会计等式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等式,以及会计事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以及科目的分类;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和设置账户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通过本章学习,为学习第三章复式记账打好基础本章重点分析:1理解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教材阐述了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静态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基本等式,它反映了企业特定日期静态的财务状况学习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等式中各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建立的理论基础2掌握各类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尽管经济业务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 4 种类型:(1)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项目之间发生此增彼减相同金额;(2)经济业务发生,引起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相同金额;(3)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与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相等的金额;(4)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与权益项目同时减少相等的金额不论那一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双方的平衡关系学习这个问题,对初学者来说,有一些难度首先必须明确经济业务发生涉及到哪些会计要素;其次,还要从具体金额上验证资产与权益双方确实保持数量平衡教材还进一步将上述 4 种类型经济业务具体化,又表现为9 种情况,可结合实例,加以理解,并应总结出会计要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联系如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两个方面变动的,会使双方总额发生增加或减少的变动,但变动后的双方总额仍然相同;又如,经济业务的发生,只涉及“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一方变动的,不但不会影响双方总额的平衡,而且原来的总额也不会变动另外,还要注意理解在会计期内涉及收入和费用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影响的问题。
因为这时企业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费用而形成的利润尚未结算,在结算之前应分别反映收入和费用,所以这时可运用扩展的会计等式(五要素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来理解这个问题到会计期末结账,利润归入所有者权益后,则会计等式又恢复为“资产=。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