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cel基础知识与应用.ppt
120页Excel基础知识与应用基础知识与应用Excel2003主要内容1.Excel 概述2.Excel的基本操作3.编辑工作表 4.工作表的格式化 5.公式和函数 6.工作簿的管理 7.图表的应用8.预览与打印9.数据清单管理 10.Excel的函数介绍1.Excel 概述 1.1 Excel 的特点1.2 Excel 系统的启动1.3 Excel 窗口的组成1.4 中文Excel 系统概念1.5 工具栏1.6 快捷菜单1.1 Excel的特点1、表格制作2、完成复杂运算3、建立图表4、数据库管理5、决策支持1.2 Excel系统的启动(1)单击“开始”按钮,在“程序”选项的子菜单中单击Microsoft Excel 2003选项2)单击已存在的电子表格文件启动Excel,同时也打开了该文件3)如果桌面有Excel 2003快捷方式图标,双击快捷图标1、Excel系统的启动退出Excel 2003的方法有很多,常用方法有:单击应用程序标题栏最右端的(关闭)按钮打开“文件”菜单,单击“退出”命令如果退出前文件已被修改,系统将提示是否保存修改的内容,这时可根据是否要保存文件来回答“是”或“否”。
2、退出Excel1.3 Excel 窗口的组成用户界面的组成及功能(1)标题栏(2)菜单栏(3)常用工具栏(4)格式工具栏(5)编辑栏(6)工作表格区(7)工作表标签(8)滚动条(9)拆分框Excel 2003中文版编辑栏 工作表标签拆分框的使用1.4 中文Excel 系统概念(1)工作簿:是指在Excel环境中用来贮存并处理工作数据的文件2)工作表:是工作簿中的一页3)单元格:是工作表中的方格4)单元格地址:在工作表中,每个单元格都有其固定的地址5)活动单元格:是指当前正在使用的单元格1.5 工具栏设置字体字体大小粗体斜体下画线对齐格式1.6 快捷菜单Ctrl+C2.Excel 的基本操作2.1 选定操作2.2 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2.3 数据的编辑2.4 文件操作2.1 选定操作1、选定单元格或区域 (1)选定一个单元格 (2)选定一个矩形区域 (3)选定不相邻的矩形区域 (4)选定整行或选定整列2、在工作簿中选定工作表 (1)选定单个工作表 (2)选定多个工作表 (3)选定全部工作表 (4)取消工作表组2.2 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1、输入数据的方法2、输入数字3、输入文字4、输入日期和时间 (1)系统忽略开头的大写字母 (2)时间与字母之间必须包括一个空格 如:16/07/08 18:00 (3)输入日期时,可以使用斜杠(/)或连字符(-)来分隔年、月、日,如2016年7月8日,可输入2016/07/08 2.3 数据的编辑1、数据的分类 常量、公式2、重复操作 F43、撤消和恢复操作 撤销操作:工具栏中的撤销按钮 恢复操作:工具栏中的恢复按钮2.4 文件操作1、新建文件2、打开文件3、查找文件4、保存文件5、关闭文件3.编辑工作表3.1 追加数据3.2 移动和复制数据3.3 删除与恢复数据3.4 查找与替换操作3.5 数据的自动计算与排序3.1 追加数据1、插入单元格2、插入行和列3.2 移动和复制数据1、使用鼠标移动2、用剪贴板进行移动3、使用鼠标复制4、使用剪贴板进行复制5、使用快捷键进行复制6、使用“常用”工具栏的“粘贴”按钮3.3 删除与恢复数据1、清除单元格2、恢复删除3、删除单元格3.4 查找与替换操作查找替换Ctrl+F3.5 数据的自动计算与排序1、自动求和 “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2、求平均值3、数据的排序 “常用”工具栏中的“升序”计算结果显示功能菜单选择的区域4.工作表的格式化4.1 工作表4.2 设置字符的格式4.3 数字的格式4.4 快速格式设置4.1 工作表1、调整列宽2、调整行高3、取消网格线4、设置工作表的颜色5、框线清除所有框线预览效果画对角线清除或添加左边线选择边框线的颜色选择边框线的线型和粗细所选区域加外框线内部加表格线框线4.2 设置字符格式1、设置字体和大小2、设置字符的颜色3、设置字符的修饰4、改变对齐方式5、跨列居中字体对话框l设置字体格式示例自动换行水平居中与合并单元格旋转45度缩小字体填充对齐格式示例对齐方式对话框设置图案对话框设置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图案和颜色4.3 数字的格式格式对话框 4.4 快速格式设置1、格式刷2、自动套用格式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5.公式和函数5.1 使用公式5.2 使用函数5.3 单元格引用5.4 快速填充数据5.1 使用公式1、使用公式2、使用自动求和按钮1、使用公式公式中的运算符有以下四类:(1)算术运算符(2)比较运算符(3)文本运算符(&)(4)引用运算符(:)输入公式复制公式2、使用自动求和按钮自动求和(3)自动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功能菜单选择的区域自动计算功能5.2 使用函数1、函数语法2、手工输入函数3、使用函数向导输入 函数的输入函数的输入有两种方法:一为直接输入,一为粘贴函数法(即使用函数向导)。
输入公式粘贴函数对话框n功能:返回指定参数所对应的数值之和 n格式:SUM(number1,number2,)nnumber1,number2等这些是指定所要进行求和的参数n注意:函数中可以包含的参数个数为1到30个之间,参数类型可以是数字、逻辑值和数字的文字表示等形式 5.2 使用函数 SUM函数求和函数对话框从函数列表中选择函数粘贴5.2 使用函数 SUMIF函数nSUMIF函数:用于计算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区域内的数值进行求和n格式为: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nrange 表示的是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ncriteria 表示的是指定条件表达式;sum_range 表示的是需要计算的数值所在的单元格区域 5.2 使用函数 AVERAGE函数n怎样求平均值n功能:返回指定参数所对应数值的算术平均数 n格式:AVERAGE(number1,number2,)nnumber1,number2等是指定所要进行求平均值的参数 n注意:该函数只对参数的数值求平均数,如区域引用中包含了非数值的数据,则AVERAGE不把它包含在内5.2 使用函数 AVERAGE函数5.2 使用函数 IF函数n怎样使用IF函数数据数据A AB150232 公式公式说明明结果果3IF(A1B3,超出超出预预算算,OK)检查第第 2 行行的的费用是否用是否超出超出预算算超出超出预算算7IF(A3B3,超出超出预预算算,OK)检查第第 3 行行的的费用是否用是否超出超出预算算OK ABC1分数分数2453904785公式公式说明明结果果6IF(A289,A,IF(A279,B,IF(A269,C,IF(A259,D,F)给单元格元格 A2 中的分中的分数指定一个字母等数指定一个字母等级F7IF(A389,A,IF(A379,B,IF(A369,C,IF(A359,D,F)给单元格元格 A3 中的分中的分数指定一个字母等数指定一个字母等级A8IF(A489,A,IF(A479,B,IF(A469,C,IF(A459,D,F)=IF(A489,A,IF(A479,B,IF(A469,C,IF(A459,D,F)给单元格元格 A4 中的分中的分数指定一个字母等数指定一个字母等级C 5.2 使用函数 IF多分段函数 上面的示例演示了如何嵌套上面的示例演示了如何嵌套 IF 语语句。
在每个公式句在每个公式中,第四个中,第四个 IF 语语句同句同时时也是第三个也是第三个 IF 语语句的句的 value_if_false 参数同样样,第三个,第三个 IF 语语句是第二个句是第二个 IF 语语句的句的 value_if_false 参数,第二个参数,第二个 IF 语语句是第一句是第一个个 IF 语语句的句的 value_if_false 参数例如,如果第一个参数例如,如果第一个 logical_test 参数参数(Average89)的的计计算算结结果果为为 TRUE,则则返回返回“A”;如果第一个;如果第一个 logical_test 参数的参数的计计算算结结果果为为 FALSE,则计则计算第二个算第二个 IF 语语句,依此句,依此类类推您也可以将其他函数用作参数可以将其他函数用作参数5.2 使用函数 IF多分段函数n IF函数是一个条件函数 n功能:能为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条件满足则输出value_if_true,不满足则输出value_if_falsen格式: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nlogical_test:当值函数的逻辑条件nvalue_if_true:当值为“真”时的返回值n value_if_false:当值为“假”时的返回值 5.2 使用函数 IF函数n注意:在IF函数中三个参数中可以省略value_if_true或value_if_false,但不能同时省略。
n在IF函数中使用嵌套函数,最多可用嵌套7层5.2 使用函数 IF函数5.3 单元格引用1相对引用2绝对引用3混合引用 相对引用示例绝对引用示例混合引用示例5.4 快速填充数据复制填充示例自动填充效果初值选两个单元格时的自动填充序列对话框6.工作簿的管理6.1 插入工作表6.2 删除工作表6.3 移动或复制工作表6.4 重新命名工作表6.1 插入工作表鼠标右击插入工作表的操作插入工作表对话框6.2 删除工作表将工作表删除6.3 移动或复制工作表1、在同一个工作簿中文件中移动或复制工作表2、在两个工作簿中移动或复制工作表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对话框 6.4 重命名工作表重命名工作表7.图表的应用 7.1 建立图表7.2 图表移动和调整大小7.3 增加和删除图标的数据7.4 编辑图表 7.1 建立图表图表对象图表类型图例按行按列图表区格式图表工具栏创建的工作表图表按行产生的图表图表向导对话框一:图表类型图表向导对话框二:数据源 系列产生在“行”设置系列名称和分类轴标志 图表向导对话框三:图表选项图表向导对话框:图表位置用图表向导创建的独立图表7.2 图表移动和调整大小1、移动图标2、改变图表的大小7.3 增加和删除图表的数据1、增加数据2、删除数据3、修改数据7.4 编辑图表1插入数据标志2添加图表标题 3改变图表文字、颜色和图案 4.修改图表类型增加图表标题和坐标轴标题“图表选项”对话框“图表选项”对话框插入了数据标志的图表改变图表颜色图案改变图表文字8.预览与打印8.1 页面设置8.2 打印预览8.3 打印8.1 页面设置1设置页面页面设置对话框2设置页边距 页边距设置对话框3设置页眉/页脚页眉/页脚设置对话框自定义页眉对话框4.设置图表或工作表“工作表”标签8.2 打印预览打印预览界面8.3 打印打印对话框9.数据清单管理 9.1 输入数据的准则9.2 使用“记录单”管理数据清单9.3 排序数据9.4 自动筛选数据9.5 分类汇总数据 9.1 输入数据的准则1、数据清单的有关规定 (1)在一个工作表上只能建立一个数据清单 (2)在工作表的数据清单与其他的数据间至少留出一个空白列和一个空白行。
3)避免在数据清单中放置空白列和行2、列标志 (1)列标志必须在数据清单的第一行 (2)列标志的格式包括:字体、对齐方式、格式、图案、边框等3)不要使用空白行将列标志和第一行的数据分开9.2 使用“记录单”管理数据清单1打开“记录单”(“数据”“记录单”)2使用“记录单”管理数据记录新建对话框 使用记录单修改记录确定记录的删除使用记录单搜索条件匹配的记录输入查询条件 查找到满足条件的第一条记录 9.3 排序数据1对排序的有关规定2用一列的数据对数据排序3用多列的数据对数据行排序4.排序数据顺序的恢复按一列排序设置排序方式 主关键字排列顺序9.4 自动筛选数据1自动筛选前10个2自定义自动筛选3取消自动筛选下拉箭头按扭的选择自动筛选之后的清单多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