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撑体系构造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doc
114页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4三、施工准备 5四、立杆基础 5五、支撑体系构造设计 5六、支撑体系搭设和拆除要求 7七、支撑体系检查验收 7八、模板的构造与安装 8九、模板支撑体系的监测 10十、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10十一、模板的拆除 11十二、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2十三、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 13(一)、安全管理 13(二)、文明施工 15十四、应急预案 17十五、支模架设计计算书 30十六、附图 124一、 工程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2工程地址3建设单位4监理单位5设计单位6施工单位 7投资性质自筹资金,按形象进度拨款8工期目标337日历天9质量目标合格工程1、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面积110803.6㎡建筑用途厂房、办公楼建筑防火等级一级建筑特点独栋厂房、地下停车库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建筑最高高度29.3m地上层数4~7层地下层数1层地上标准层高度4m地下层高3.2m、4.1m地上最高层高度5m其它层高3.86m、3.9m、4.2m、4.6m、4.05m设计使用年限50年2、 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型式基础结构型式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基础、天然基础主体结构型式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体系屋面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砼强度等级地下室底板(含桩承台、基础梁)C30、C40柱C30、C40梁、板C30抗震等级工程设防烈度7度钢筋类别HPB235-HRB335-HRB4006、8、10、12、14、16、18、20、22、25等RRB400-施工目标充分发挥集团优势,配备强有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对本工程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项目管理,真诚与建设单位合作,以优质高速完成本工程。
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合格标准,同时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图纸要求安全目标轻伤事故控制在1‰以内,重伤死亡事故频率为0工期目标确保本工程以337日历天完成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全部施工任务,并按招标文件要求完成各节点工期文明施工目标争创“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严格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进行实施,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组织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重点落实防尘、防噪、防洒专项措施,做好环境保护本方案设计范围:栋号楼层层高(m)最大梁截面(mm)最大楼板净跨(m)最大板厚(mm)墙、柱砼梁、板砼5、6、715.000350*70010.412040305、6、72-34.000350*70010.412040305、6、74-74.000350*70010.412030305、6、7屋面4.200350*70010.412030304地下室4.100400*7009.81204030415.000350*7009.8120403042-34.000350*7009.8120403044-74.000350*7009.812030304屋面4.200350*7009.812030308、18、28地下室3.200350*700912030308、18、2815.000350*700912030308、18、282-53.850350*700912030308、18、28屋顶层4.050350*700912030309、1214.600250*800912030309、122-54.000250*800912030309、12屋顶层3.900250*8009120303010、1114.600250*8009120303010、112-44.000250*8009120303010、11屋顶层3.900250*8009120303013、23地下室3.200350*7009120303013、2315.000350*7009120303013、232-44.000350*7009120303013、23屋顶层3.900350*7009120303014、15、31、16、17、30、32、20、26、21、2515.000250*8009120303014、15、31、16、17、30、32、20、26、21、252-44.000250*8009120303014、15、31、16、17、30、32、20、26、21、25屋顶层3.900250*8009120303019、2715.000250*8009120303019、272-54.000250*8009120303019、27屋顶层3.900250*8009120303022、24、34、3615.000250*8009120303022、24、34、362-54.000250*8009120303022、24、34、36屋顶层3.900250*8009120303029、33、3515.000250*8009120303029、33、352-44.000250*8009120303029、33、35屋顶层3.900250*80091203030施工按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执行。
立杆必须按设计排距进行布置浇捣混凝土先浇筑墙、柱部位的混凝土,再浇筑梁板部位混凝土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2、本工程的施工图纸;3、施工中执行的规范、标准;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建筑工程荷载规范》GB50009-200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建筑计算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出版;三、施工准备支模主要材料准备名称规格数量钢管&48壁厚3.0mm50吨扣件十字扣、活动扣、对接扣10000只方木50*10030000根胶合板模板18mm厚22500平方米轮扣架&48壁厚3.0mm10000平方米安全帽加固式厚300吨通讯设备对讲机40部测量器具细目表器具名称规格数量测距仪1水准仪AT-G13电子经纬仪DT-110L1激光垂准仪PL-1J1托线板2000×150×124钢卷尺50m5坍落度桶1四、立杆基础由于4#、8#、13#、18#、23#、28#立杆基础所在地下室顶板砼上。
楼板强度为C30,厚度为110mm,楼板浇砼时间间隔约15天,混凝土强度上升一般可用同条件试块控制施工进度,完全能承受立杆的压力5#~7#、14#~17#、19#~22#、24#~27#、29#~36#立杆基础所在底板地坪上五、支撑体系构造设计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经过慎重研究并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结构布置,决定搭设满堂轮扣式支模架进行施工一)、支撑体系搭设参数搭设的总体原则是:水平杆步距不大于1.2米,支架搭设实际尺寸不是1.2米的模数时可进行调节,木方宽度方向贴紧支承面,间距不大于设计的间距,板底木方必须顶紧梁侧木方,顶托的伸出长度不大于200mm的总体原则进行搭设梁板结合部加设水平短杆将梁板支架连成整体;连接杆与每侧梁底的两根轮扣架立杆均应有效扣接1、400*700的梁梁底木方距离500mm梁底木方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梁顶托双钢管两侧板厚按120mm梁底承重立杆1道,间距梁截面方向1.2米,梁跨度方向1.2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梁模板示意图附后2、120厚的板板底木方距离400mm板底木方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板顶托双钢管立杆的间距不超过1.2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板模板示意图附后二)、支模架构造措施要求1、支架立杆下必须设置垫板,确保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本工程支架地基为C30混凝土楼板及地坪面;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3、立杆之间按步距h=1.8m满设双向水平杆,并与立杆相交处扣接牢固,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其余纵横向水平杆均分别设于立杆同侧,以便剪刀撑和斜杆与立杆相交处的扣接4、支顶周边及支模范围内纵横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均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用&48钢管拉结,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0~600,并与地面顶紧,剪刀撑与钢管立杆有效连接,剪刀斜撑搭接长度不少于500㎜,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斜撑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应少于100㎜5、支模范围中间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设置的剪刀撑、水平拉杆相连形成整体,支撑体系与已浇的结构的混凝土柱或剪力墙要进行有效连接,其节点间距不大于2倍水平杆步距,将施工中产生的水平推力传递到结构构件(柱或剪力墙)和地面,确保支架整体稳定6、各扣件螺栓均采用测力矩扳手拧紧,使其扭力矩均控制在40~65N·m。
六、支撑体系搭设和拆除要求1、施工准备(1)、模板支架搭设前对员工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2)、对钢管、扣件等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3)、对支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工作2、支架的搭设与拆除2.1搭设面积根据结构的实际尺寸搭设,特别是立柱位置定为准确,便于梁支撑受力均匀2.2轮扣式钢管采用Φ4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