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服务中心关于公开招考5名劳务派遣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8】.docx
121页四川省泸州市交通建设工程服务中心关于公开招考5名劳务派遣人员模拟考试练习卷和答案解析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关于当事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列哪些选项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_____A: 赵某到某公司应聘,提议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B: 王某在某公司连续工作满十年,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 李某在某国有企业连续工作满十年,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十二年,在该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主张企业有义务与自己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D: 杨某在与某公司连续订立的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出续订时,杨某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选本题所属考点-《经济法》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9~130题有人提出,政策的尺度要和人性的尺度(①)人性的弹性有多大,政策的松紧程度就有多宽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学的“理性行为人”在很多情况下过于理想了,人的行为很少是非黑即白的简单数字可(②)的要了解现实中的人性有什么特点,恐怕得求助于心理学的研究哈佛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Greene和Paxton做了一组脑成像实验,看看又试者在有机会撒谎时,大脑活动有什么特点人脑靠近前额的部位有几个脑区主管“自我控制”,分别叫作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皮质和腹内侧前额皮质,它们通常在人做困难决定时被(③)Greene和Paxton想要验证的假说是这样的:当人有机会撒谎并且撒谎比诚实有利时,撒谎就成了一种诱惑,而拒绝这种诱惑的过程是一个做决定的过程,会激活“自我控制”区域相对地,那些撒谎的人受了诱惑,“自我控制”区域不用那么努力去做决定,激活的程度就会轻很多实验结果让两人吃了一惊,跟他们预想的刚好相反那些“自我控制”区域在坚持诚实的六脑中激活度完全不显著,反而在撒谎的人脑中高度显著。
他们由此提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假说:有没有可能保持诚实是人的一种天性呢?而正因为撒谎违反了这种天性,才需要“自我控制”区域做出抉择;保持诚实的人表面上是放弃了可能的利益,但行为和大脑的自然反应没有矛盾,所以不需要“自我控制”区域的干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良心不安”这种里来谴责撒谎者的词汇也是有据可依的了)看来,在普罗大众身上,人性也许没那么极端,诚实守信可能和趋利避害一样是天性使然,而不仅仅是道德和环境的外在约束使然我们爱贪小便宜,但不嚇提图;有机可乘时撒个小谎,并不意味着内心就没有犹豫也许未来的经济模型中可以有不那么绝对的变量,它们指导的经济政策能把人性的善恶两面都(④)考虑范围129.填在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____A: ①匹配②模拟③激活④纳入B: ①激活②匹配③模拟④纳入C: ①模拟②匹配③纳入④激活D: ①匹配②激活③模拟④纳入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空格①所填词语应表示“政策的尺度要和人性的尺度”的关系,四个词语中只有“匹配”符合,由此排除B、C空格②填“激活”显然不合句意,排除D代人A项,空格②填“模拟”恰当,空格③填“激活”可照应后文的“会激活‘自我控制’区域”“激活的程度就会轻很多”,空格④填“纳人”与“考虑范围”搭配恰当。
故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若2004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8.30,则2004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约达到_____A: 52748亿元B: 51349亿元C: 50622亿元D: 49856亿元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2004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6099亿美元,合人民币6099x8.3≈6100x8.3=50630亿元,最接近的就是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A: B: C: D: 3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各项之间依次作差得到等差数列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山海关海关负责人陈广天,在负责查处一起案值巨大的走私案件时,本应移送检察机关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陈广天由于接受行为人贿赂人民币2万元,便大事化小,以行政处罚代替了刑事处罚,陈广天的行为应定性为_____A: 已构成受贿罪B: 已构成放纵走私罪C: 已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D: 已构成受贿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受贿罪,是指国家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务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构成受贿罪。
陈某的行为符合此罪的构成要件,构成受贿罪依据《刑法》第四百零二条的规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陈某的行为显然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选项D正确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_____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7.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原动力三十多年前,“填饱肚子”的朴素愿望让小岗村人按下了红手印,掀起了席卷神州的包产到户浪潮而今天,消费者保障“舌尖安全”的迫切呼声,催动完善监管的步伐这恰如宋诗所写,“莫言下岭更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从哲学的角度看,它反映了_____A: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 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D: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辩证法的内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原动力其中的问题和动力就强调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为了减少电力浪费,某市政府将实施阶梯电价的调价措施,对每个用户规定月消费限额,不超过限额的,按平价收费;超过限额的,按累进加价收费该项措施的论证报告估计,实施阶梯价格后,全市电力的月消耗至少可以节省15%为了使上述估计成立,必须基于以下假设,除了_____A: 电价偏低是造成该市电力使用中存在浪费现象的重要原因B: 该市目前电力消费量中至少有15%是浪费C: 加价收费足以对超额用电的用户产生经济压力D: 该市至少有15%的用户在用电时很浪费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表明:现在电力浪费,通过调价措施,预计电力可节省15%DA、B、C项中的电价低是浪费的原因、存在15%的电被浪费、调价会对用户产生影响,都是题干的假设但是D项,该市至少有15%的用户浪费,与题干无关故选择D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推进_____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是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A: 长江经济带B: 丝绸之路经济带C: 环渤海经济带D: 台湾海峡经济带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于_____污染A: CdB: HgC: PbD: As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镉的元素符号为Cd;Hg为汞,又称水银b为铅;As为砷故本题应选B11.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订了_____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 调整、发展、充实、提髙C: 调整、发展、巩固、提髙D: 巩固、发展、调整、提髙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12.下列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权益的是_____。
A: 知情权B: 自由选择权C: 安全权D: 评议权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共有九项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知权,人格尊严受尊重权,监督权,其中不包括评议权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在国际象棋比赛中,一方吃掉另一方的一个棋子,就意味着该方贏了一步对方输了一步,这种现象是_____A: 囚徒困境B: 公地悲剧C: 零和博弈D: 马太效应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公地悲剧是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根据题意,C颂符合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_____①我国农村个体经济的一种新形式②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一种探索③消除城乡差距的有效方式④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