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完整版)4花之歌.doc
4页《花之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花之歌》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花之歌》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二、设计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三、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四、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教学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六、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直接出示课题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3.花之歌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4.花之歌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点评: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好方法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1.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点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2.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如果你还有些困难,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要读通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3)齐读词语点评: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4.书写生字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2.你有什么感受?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点评: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点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鼓励背诵,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对文本理解的呈现方式可多样化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歌”——“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点评:作文教学的根在阅读教学,要打通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六)布置作业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点评:放手让学生写心中所想所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对文本进行个人独特的“再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