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育人中学2023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7页天津育人中学2023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古代欧洲有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材料“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表明该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又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对此我们应 (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体现时代精神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答案:D3. 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文化来说也是如此这说明①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③应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参考答案:D4. 在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中,国务院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和“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这两项政策共同包含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意识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辨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要不唯书、不唯上参考答案:C5. 2014年,“单肾贵族”、“现在问题来了”等大量新词、热词层出不穷,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民意和情绪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参考答案:D“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民意和情绪”,说明文化源于社会实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所以D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B观点错误;材料并没有强调文化的形式和性质,所以A、C与题意无关答案选择D6. 中国语言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D.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参考答案:C7.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博客、物流、自主创新、和谐社会等新名词不断涌现。
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B.人类社会是物质的C.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参考答案:A8. 2011 年 3 月 5 日至 14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C.我国的政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考答案:B9.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传媒的变化决定文化的性质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参考答案:C10. 小赵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奖金2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小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2万元;此外炒股所得为1万元在小王的一年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是 A、5万元、1万元 B、7万元、3万元 C、5万元、3万元 D、7万元、1万元参考答案:(D )11.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
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参考答案:D12. 2011年7月8日的《光明日报》报道,时值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纷纷登场仅以1921年建党前后为背景的描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影片就有多部,如《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秋之白华》《情归陶然亭》等回答1-2题1.2011年7月1日前后,市场上上映的红色题材电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建党伟业》的包场预订已经到了8月份,零售票房也是后劲十足上述材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重大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湘江北去》打出的是青春激情的招牌,得到了青年观众的热捧许多年轻人评价说,这是一部“给力”的青春电影《湘江北去》的成功体现出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参考答案:B D13. 看了2010年11月12日晚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后,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这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这表明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C.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参考答案:A14. 2012年6月24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最新纪录,首次突破7000米,达到7020米随着该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将转向业务化运行,开发一系列深潜产品等,实现其业务化共享使用等工作将逐步提上日程这则材料说明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 B.联系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C.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D.人们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参考答案:C15. 自然科学中定理、公式之所以是真理,是由于( )A.它是写在科学著作里的 B.它是由著名科学家所规定的C.它是经过证明和自然规律相符合的 D.它是科学界公认的参考答案:C16. 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4)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1)(2)(3) B(2)(3)(4) C(1)(2)(4) D(2)(4)参考答案:D17. “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18. 2010年5月27日,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等单位发起的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东南西北风——中华文化之旅”,在河南省郑州市正式启动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的命名,就是取中华文化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之义,引领大家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之中进行一次神圣的巡礼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博大精深 ②源远流长 ③包容性 ④地域特色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参考答案:C19. 培育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这说明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参考答案:A20.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船照红,百里榆提半日风卧看满天风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了 ( )A.绝对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相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参考答案:C21. A点和C点的形成都与当时的金融危机有关,这一现象综合反映了 A.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D.贸易全球化的影响参考答案:B22.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 26=59%。
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可能带来59这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B【ks5u解析】10%的不足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最终带来不及格的分数,这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注重量的积累,①说法正确;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③说法正确;②强调要实现质变,题干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选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注重部分,④强调重视整体,选项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23. 2012年春节期间,某地因为青菜产量减少,平时0.8元一斤的青菜竟买到了3元一斤这表明A.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D.买方此时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参考答案:C24. 2012年8月,中国保钓人士冲破日军的重重阻拦,登上钓鱼岛并插上了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布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中国保钓人士的壮举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时刻保持团结统一 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