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9533390
  • 上传时间:2017-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7MB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命题:宋增扬(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注意事项: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2014 年 9 月 22 日至 9 月 28 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 观测 到 10 个太阳活动区, 发生过 4 次 M 级耀斑,其中最大的一次为 M5.1 级据此完成 1~2 题1.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规律可循,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内部C.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 D.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不大2.这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短暂中断 ④我国北方出现极昼现象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地球成为太阳系中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原因之一是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因 宇 宙 空 间 无 限 大 , 天 体 运 动 互 不 影 响C.因地球体积适中,使地球温度适宜 D.因日地距离适中,使水能以液态存在4.下列现象,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是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极光现象 D.四季转换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 5~6 题。

      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A.① B.② C.③ D.④6.若黄赤交角变为 20°,则A.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现象消失B.泰州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变小C.泰州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变大D.昼夜更替现象消失2014 年 9 月 28 日 13 时 13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践十一号 07 星, 该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结合二分二至 时地球位置图,完成 7~9 题7. 实践十一号 07 星发射升空时,地球的公转 位置最接近于下图中的 A.a 点       B .b 点C.c 点 D.d 点8. 实践十一号 07 星升空后三个月内,正确的 现象是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C.上海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9. 实践十一号 07 星发射升空时,伦敦(中时区)的时间是A.9 月 28 日 21 时 13 分 B.9 月 29 日 5 时 13 分C.9 月 28 日 5 时 13 分 D.9 月 29 日 21 时 13 分10.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比南方更宽,主要原因是 A.北方平原多土地辽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短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 D. 北 方 冬 季 气 候 寒 冷 , 比 南 方 更 需 要 阳 光11.下图是“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 ,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 12~13 题。

      12.图中 a、b、c 、d 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A.a、c、b、d B.a 、b、c、d C.d、c 、b、a D.c、d、a、b13.当 c 地昼最长时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据新华社电,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 观于北京时间 2014 年 10 月 8 日 17:14:48~20:34:19 登场天文 专家表示,这次月全食对中国的 观测者来说,是 今年能观察到的唯一一次月食现象结合月全食形成原理示 意图,完成14~ 15 题14.图中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二级 B.三级C.四级 D.五级15.月全食发生过程中,泰州市A.受太阳活动影响增强 B.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C.地面温度在不断上升 D.大气逆辐射持续减弱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16~17 题16.数字 1 代表的物质是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岩浆17.如果数字 3 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 3 的箭 头②、③ 代表的是A.上升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18.下列四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形态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黄赤交角的存在 甲丙乙四季更替读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回答 19~20 题。

      19.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最合理的是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 —侵蚀—下沉—沉积B.沉积—断裂—褶皱—沉积 —侵蚀—下沉—沉积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 —下沉—沉积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20.关于① 、 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构造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C.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修建隧道① 处最理想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 21~22 题21.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搬运 B.海浪堆积C.流水堆积 D.洋流搬运2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 B.台湾岛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 23~24题23.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A.地球外部圈层由 ABC 组成, C 为生物圈 B.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C.地球内部圈层由 EFG 组成, G 为地核 D.D 、E、F 共同构成了为岩石圈24.一般认为,岩浆形成的源地是A.地壳的底部 B.地幔的下部 C.地核 D.软流层图(1)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a 表示甲、乙间相互作用, b 表示甲、丙间相互作用图(2)为 我国某地自然景观照片,读图完成 25~26 题25.若 a 形成化石, b 形成图( 2)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  B.乙表示岩石圈 C.乙范围占有甲的全部  D.乙影响丙的演化26.据图(2)判断A.图中岩石为玄武岩,具有层理构造B.图示地区气温日较差大,风化作用强烈C.岩石裸露地表,经历了长期的变质作用D.该地貌为流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 27~30 题27.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① B.②C. ③ D.④28.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9. 新 疆 有 一 句 气 候 谚 语 “早 穿 皮 袄 午 穿 纱 , 围 着 火 炉 吃 西 瓜 ”, 形 成 这 一 现 象 的 主 要 原 因 是A.①弱②强 B.②强③ 弱 C.③弱④强 D.①弱④强30.读某地连续四日昼夜的阴晴情况示意图,其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甲 B.乙 C. 丙D.丁二、判断题:判断下面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 A,错误的填涂B。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3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32.太阳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相应减少33.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大气保温作用越显著34.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 24 小时35.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即北京的地方时36.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行星际空间,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外部原因37.冲积扇常常形成于河流的入海口处38. “背斜成谷”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9.褶皱全是压力作用形成,断层全是由拉力作用形成40.月球上温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不自转三、综合题:(共 4 小题,满分 30 分)41. 读 地 球 公 转 示 意 图 ( 左 图 ) 和 太 阳 直 射 点 回 归 运 动 示 意 图 ( 右 图 ), 完 成 下 列 各 题 ( 8 分 )(1)上左图中 A、B、C、D 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C 位置的日期是 ▲ 2)当地球公转到 A 位置时,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 ▲ (填数字) 3)左图所示的地球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填字母) 4)左图中 A→B 时段,江苏省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是 ▲ ,昼长变化特点是 ▲ 。

      5)形成右图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的存在42.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分)(1)甲、乙、丙、丁四条轨道 中,表示地球公转轨道的是 ▲ 2)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生物 繁衍生长提供了 ▲ 3)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 利于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 43.读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回 答下列问题10 分)(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 )图中 A、B、C 三地,正同时 ▲ (日出、日落) ,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 度,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 ▲ 地3 )此刻 B 地的地方时为 ▲ 时B 地再过 ▲ 个小时日落C 地的夜长为 ▲ 时4 )A、B、C、D四地中,今日昼长达一年中最短的是 ▲ 地,正处在冬半年的是 ▲ 44.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 分)(1 ) M 处的地质构造是 ▲ ,此处形成山岭的主要原因是 ▲ 2 ) N 处岩石主要是由 ▲ (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其影响下,附近的岩石可能转变为 ▲ 岩石。

      3 )有人认为在 P 处河流上修建水库不合理,请简述理由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30 小题共 60 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C B D A A B C A C C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 案 C B C A D D B B A D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 案 C C B D D B D C B C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10 小题共 10 分)题 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 案 × × 来 ×m] × × √ × √ × ×三、综合题(共 30 分)41. (8 分)(1)6 月 22 日或北半球夏至日(2 分) (2)④(1 分) (3)C(1 分) (4)从一年中的最小值逐渐变大(1 分) 从一年中昼最短逐渐变长,至昼夜等长(1 分) (5)黄赤交角(2 分)42. (5 分)(1)丙(1 分) (2)能量(1 分)(3)适宜的温度(1 分) 液态水(1 分)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1 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