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惯性轮公司战略评价与控制_范文.docx
33页泓域/惯性轮公司战略评价与控制惯性轮公司战略评价与控制xx有限公司目录一、 协调性 2二、 优越性 3三、 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影响因素 4四、 衡量企业的绩效 5五、 战略管理的特征 8六、 战略管理的含义 10七、 国际本土化战略 10八、 全球化战略 12九、 愿景 13十、 企业目标 15十一、 项目概况 16十二、 公司简介 20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2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2十三、 SWOT分析 22十四、 发展规划 30一、 协调性协调性是指战略制订者在评价战略时,既要考察个体趋势,又要探究组合趋势一个战略必须代表一种自适应性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的响应制订战略时,将企业关键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匹配的一个难点在于,大多数趋势是其他趋势交互作用的结果例如,托儿所服务的增多由许多趋势导致,包括教育平均水平提高、通货膨胀加剧以及工作女性数量的增多虽然单一的经济或人口趋势可能多年未变,但各种趋势的交互作用却一刻未停地发生着二、 优越性企业的战略必须创造和保持其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通常,竞争优势来自三方面:资源、技能和地位关于资源能够增强其综合竞争力的观点,军事理论家、棋手和外交家应该十分熟悉。
地位在企业战略中也十分重要,好的地位具有防御性—这意味着竞争对手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获取,以至于它们不得不放弃全面进攻只要关键内部和外部因素保持稳定,地位优势就具有自维持性这就是为什么地位牢固的企业最不可能被扳倒,即使它们技能平平虽然不是所有的地位优势都与规模有关,但大型企业往往能在多个市场运营,并使用一些流程体现它们的规模优势中小企业则寻找产品或市场定位,以发挥其他类型的优势好地位的特征是允许企业从政策中获利,而那些没有相同地位的企业则不能因此,评价战略时,企业应该评价给定战略提供的地位优势的性质战略评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企业面临动态环境,关键的内部环境因素经常发生快速、剧烈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种原因,战略评价也越来越困难相比而言,过去的情形是,国内和全球经济相对稳定,产品生命周期和开发周期相对较长,技术进步速度较慢,变化不频繁,竞争者更少,国外公司实力较弱,受法规管制的产业也更多导致战略评价如今变得更困难的其他原因来自如下趋势1)环境复杂性极大增加2)准确预测未来变得更加困难3)变量日益增多4)再好的计划也在迅速地过时5)影响企业的国内和全球性事件增多6)在任何程度上完成计划的时间变短。
三、 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影响因素平衡计分法不仅强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间的平衡、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间的平衡,也强调结果的驱动因素,因此平衡计分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国外平衡计分卡在七八年的实践过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1)指标的创建和量化方面财务指标创立与量化是比较容易的,其他三个方面的指标就需要企业的管理层根据企业的战略及运营的主要业务、外部环境加以仔细地斟酌列出的指标有些是不易收集的,这就需要企业在不断探索中总结;有些重要指标但很难量化,如员工受激励程度方面的指标,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并且要经过充分的加工后才有实用价值,这就对企业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平衡计分法要确定结果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而大多数情况结果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并不明显或并不容易量化,这也是企业实施平衡计分法所遇到的又一个困难企业要花很大的力量去寻找、明确业绩结果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3)实施的成本方面平衡计分卡要求企业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考虑战略目标的实施,并为每个方面制订详细而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它需要全体成员参加,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平衡计分卡,企业要付出较大代价。
四、 衡量企业的绩效另一种重要的战略评价行为是衡量企业绩效,包括比较预期目标和实现结果,调查偏离计划的原因,评价个人绩效,检验目标实现的程度等这一过程中,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普遍会用到战略评价的准则应该可度量并易于调整对未来业务指标的预测远比显示以往业务的完成情况更为重要例如,战略决策者应该知道,需要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否则下一季度的销售量将低于计划20%,而不是到了下一季度才告知其销售量低于预期20%真正有效的控制需要准确的预测企业追求长期和短期目标都未能取得满意成绩,这表明需要进行改进许多因素都会导致目标实现不佳,如不合理的政策、未预料到的经济变化、不可靠的供应商和分销商或者无效的战略等还有诸多问题可能来自无效益或者无效率在衡量企业绩效时,许多因素可以且应该包含其中一般而言,每月、每季、每年企业都要对令人满意和不尽如人意的因素进行记录,从而确定合理行动通常,确定哪些目标在战略评价中最为重要十分困难战略评价基于定性和定量标准战略评价标准的选择取决于企业规模、产业、战略和管理理念比如,采取收缩战略的企业与追求市场开发战略的企业,其评价标准完全不同战略评价中经常使用的定量标准是财务指标,战略制订者通常要做三种重要比较:比较不同时期企业的绩效、比较自身和竞争对手的绩效,以及比较企业绩效与产业平均水平。
作为战略评价的标准,一些关键的财务比率特别有用,如投资收益率、股本收益率、利润率、市场份额、负债对权益比率、每股收益、销售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等但是,采用定量标准进行战略评价也有一些潜在问题1)大多数定量标准是针对年度目标而非长期目标的2)不同的会计方法在定量标准下的结果有所不同3)定量标准中几乎总是包含直觉判断鉴于这些及其他各种原因,定性标准对于战略评价也非常重要人力因素,比如高旷工率和调班率、低产品合格率和生产率或者低员工满意度,都可能导致业绩下滑的潜在原因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研发或者管理信息系统因素也可能导致财务问题战略评价中,还有一些反映定性需求或者直觉判断的关键问题1)公司高风险和低风险投资项目之间的平衡如何?(2)公司长期和短期投资项目之间的平衡如何?(3)公司在缓慢增长市场和快速增长市场之间的平衡如何?(4)公司如何平衡在不同事业部之间的投资?(5)公司可选的战略在多大程度上体现社会责任?(6)公司的关键内部和外部战略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7)主要竞争对手对公司的各种战略如何反应?五、 战略管理的特征1、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订的。
它所管理的是企业的总体活动,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总体效果虽然这种管理也包括企业的局部活动,但是这些局部活动是作为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在战略管理中出现的具体地说,战略管理不是强调企业某一事业部或某一职能部门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制订企业的使命、目标和战略来协调企业各部门自身的表现,这样也就使战略管理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2、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战略决策涉及一个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虽然它也需要企业上、下层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但企业的最高层管理人员介入战略决策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由于他们能够统观企业全局,了解企业的全面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对战略实施所需资源进行分配的权力3、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实体财产和资金,或者在企业内部进行调整,或者从企业外部来筹集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战略决策都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致力于一系列的活动,而实施这些活动需要有大量的资源作为保证因此,这就需要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4、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战略管理中的战略决策是对企业未来较长时期(5年以上)内,就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
虽然这种决策以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当前情况为出发点,并且对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限制作用,但是这一切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是长期发展的起步从这一点上来说,战略管理也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战略决策要以经理人员所期,望或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为基础在迅速变化和竞争性的环境中,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对未来的变化采取预应性的态势,这就需要企业做出长期性的战略计划5、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现今的企业都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它们影响着这些因素,但更通常的是受这些不能由企业自身控制的因素所影响因此在未来竞争的环境中,企业要使自己占据有利地位并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考虑与其相关的因素,这包括竞争者、顾客、资金供给者、政府等外部因素,以使企业的行为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外部力量,企业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六、 战略管理的含义战略管理是一门关于制订、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决策的科学和艺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企业战略指导着企业全部活动,全部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制订战略和实施战略。
而制订战略和实施战略的关键都在于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和素质进行审核,并以此为前提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三者之间达成动态平衡战略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战略制订、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在保持这种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订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订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同时,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是不间断的管理七、 国际本土化战略国际本土化就是将战略和业务决策分权到各个国家的战略业务单元,由这些单元向本地市场提供本土化的产品国际本土化注重每个国家内的竞争,认为各个国家市场情况不同,因此以国家界线来划分市场换句话说,每个国家的消费者需要和需求、行业状况(如竞争者的数量和类型)、政治法律结构和社会标准都各不相同国际本土化为产品客户化满足本地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和爱好创造了条件,因此能够对每个市场的需求特性做出最准确的反应由于注重本地客户的需求,国际本土化通常以扩大本地市场份额为目标。
但由于不同国家的业务单元在不同市场上采用不同的战略,对于整个公司来说,国际本土化增加了不确定性此外,国际本土化不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及降低成本,结果是,采用国际本土化战略的公司将战略和业务决策权分散到各个国家的业务单元欧洲跨国公司使用国际本土化战略最多,因为欧洲国家的文化和市场都各不相同索尼最近改变了其娱乐业务的战略,从全球化转变为国际本土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索尼曾试图将美国的娱乐市场扩张到全球,但从未取得成功它本来的做法是把为美国市场制作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发行全球市场,正如大多数娱乐市场所做的后来索尼决定改变其方法,在世界各地的本地市场分别制作电影和电视节目为此,索尼在大多数欧,洲和亚洲国家安置了制作设备,开设了电视频道1999年,索尼制作了约4000小时的非英语节目相当成功相反,索尼在中国的业务三年来一直在亏损,由此可见,这个方法是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八、 全球化战略和国际本土化相反,全球化战略认为不同国家市场的产品更趋于标准化,于是竞争战略更集中,由本国总部控制不同国家的战略业务单元相互依靠,总部试图把这些业务综合成一体由此,全球化战略是指在不同国家市场销售标准化产品,并由总部确定竞争战略。
全球化战略注重规模效应,有利于利用在公司层次上发展的或其他国家在其他市场上发展的创新相应地,全球化战略降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