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乡村振兴需要社会企业制度.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284910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64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乡村振兴需要社会企业制度著名的公益事业的元老,希望工程的创始人徐永光先生曾经出版过一部专著,书名是《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他的核心观点是,公益要学习商业思维,即公益向右,而商业则要考虑社会元素, 承担社会责任,即商业向左他认为这是世界潮流,并且二者融合可以诞生出一种新型组织,即,,社会企业,,,这是一种以社会目标、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为共同目标的组织不久,徐永光先生的老朋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教授发表文章《驳 "永光谬论”:"公益向右,商业向左"还是"人类向善"?》,对这本书的观点进行了言辞激 烈的批判康认为,徐的分析方法"浸透了偏见与错误",拿商业的优点与公益的缺点比较,得 出美化商业、贬低公益的结论,徐的观点"否定人有利他、相爱、向善的可能",吹捧企业与商 业,"颂扬没有爱、没有温情,自私自利的商业世界”徐康二人都是公益界名人,如此公开争 辩,引来大量围观二人的争论,引发了人们对公益组织的商业运作和商业组织的公益情怀的思考和讨论其实,在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仅仅有商业组织和公益组织这样的区别,还有很多工作可能融合 着公益与市场两种元素,甚至是两种基因,以至于经营者自己都可能会迷失方向。

      所以,向左或 向右的选择随时都摆在面前我认为,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且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典 型的意义商业组织宣称自己的公益性,而公益组织则利用公益的外衣不当得利,这已经是现在 到处可见的现象了这个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组织本身,而在于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无论组织是什么目标,社会目 标、环境目标还是财务目标,其实都脱离不了外部环境这当然也包括我们现在的法律即法律 上如何对待公益组织,或者给它怎样的空间,这些都会影响到公益组织和商业组织的关系而对 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则是政府的政策导向有时候,你自己都很难分清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是 个什么性质这个时候,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说可能是最现实的选择例如这几年如火如荼的农村电商的发展究竟把它叫做产业呢还是事业呢,在业者中经常发生纠 结从2014年开始,政府对农村电商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按照商务部公布的信息,2019 年,农村电商进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阶段,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 额的16.1% ,同比增长19.1% ,占乡村零售额的28.2% ;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332 0.9亿元,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8% ,同比增长21.2% ,这高于全国实体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的比重。

      阿里研究院公布的信息,2019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域在阿里 电商平台网络销售额达到了 974亿元,蚂蚁金服为897万三农用户累计贷款超过8000亿2019年 至少有400万用户来自于贫困县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750个,而在 这个数字背后,是几百亿的财政补贴和并不低于这个数字的地方政府各方面的配套发展农村电商不是不应该补贴,问题在于如何补贴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巨额的补贴会带来一种 困惑,农村电商似乎是一个公益性的事情,其实很多地方政府甚至企业都是这样认为的因此, 争取补贴,把补贴花在自己的县域范围内,然后完成考核的那些指标,这似乎变成很多地方发展 农村电商的全部工作至于很多农村电商企业在依靠政府的补贴生存,以及过多的使用不当的补 贴本身对产品价格调节的扭曲影响,很多人并不去关注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很多农村电商企业自认为是公益性的,甚至以做足公益性的功夫不断获得 补贴为目标刘强东曾经就猛烈抨击过这样的现象企业家的抨击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公益 补贴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经营关键问题是,这种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否会 扭曲市场的作用,这是需要评估的最近关于农村淘宝店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

      在潮 水来时,水涨船高,但潮水可能并不都是市场需求,其中有不少所谓的需求是”友情出演"本 来,公益应该归公益,商业应该归商业,但是在强大的补贴之下,公益以商业的形式出现,产业 性质本身就会逐步扭曲要知道,这种扭曲对农民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如果市场的价格不能 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就无法建立稳定的预期,伤害就无可避免三农是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对三农的补贴也是必要的,这是对几十年来城市对农村剪刀差的一 种补偿特别是这几年的扶贫攻坚,更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之举在中国过程中,商业途 径和公益途径都是需要的,各有各的功能不过,多年来的实践说明,公益和商业两种功能还是 需要区分清楚,不应该允许商业组织以公益的形象行商业之实,特别是打着所谓国家支持的项目 来吸引民间资本,而事实上其行为没有一点公益性质,分得了商业利润就将项目卖掉,受损失的 很可能是那些视项目为救星的农民区分公益和商业,除了在政策上要明确以外,还要看具体人的情况事业经营应该有公益心,公 益事业也要有经营理念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例如,作为一个企业家,不 能分不清这两者,仅凭公益心做企业,通常做不好就像目前一些从事农村产业的人,有不舍的 为农服务的情怀,但是仅凭情怀很可能在市场上会很失败,毕竟市场不相信情怀。

      但是,残酷的 市场竞争,又不能完全磨灭掉人的同情心,有了一些成就后不忘善举,这也是一种本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也许需要设计出一种社会企业的制度社会企业是介乎牟利企业与非牟利 组织之间的一个崭新企业型态,一般说它有三大特征第一,社会企业有清晰明确的社会使命, 与牟利企业不一样;第二,社会企业必须自己创造收入及利润来自我持续经营,这与非牟利组织 依靠资助或捐款来维持然不同第三点比较复杂,关乎到利润的分配社会企业既是企业,便 有机会取得利润,但这利润如何处理,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并不 是不能盈利,而是要把盈利主要留在企业,仅给资本使用者有限的红利分配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投资环境的成熟和改善,更需要立法的支撑目前中国类似于社会企业的 法律,只有关于民办非企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与社会企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那些立志解决社会问题的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目前中国的社会企业的创 立大多是一些具有社会情怀的企业家去游说资本所有者或者市场,在法律制度上还没有一个标准 其实,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应该把创造一种社会企业的体制作为一个内容这大概就 是徐有光先生提倡“公益向右,企业向左“的原因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