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集5份试卷山东省东营市2022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pdf
75页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常温下不能溶于浓硝酸的金属是()A.银B.铝C.铜D.镁2.黄铜上镀金时,电镀池的阴极为()A.黄铜 B.金 C.石墨 D.铜3.反应C(s)+HzO(g)CO(g)+Hz(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说法或结论中,能够成立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减小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 e气体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反应达平衡状态时:MCCOkKHzCOjt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会使反应速率增大4.已知正四面体型分子E和单质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型分子L和分子M(组 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 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E、L均为气态有机物B.E是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C.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D.物 质M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为:H*+-a:H*?C1:-5.一定温度下,向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A和Im o lB,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A(g)+B(g)=C(g)+D(s)。
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原压强的5/6则A的转化率为A.25%B.40%C.50%D.75%6.科学家研究发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的照射下可以燃烧,其原理是无线电频率可以削弱盐水中所含元素原子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和氧原子,一旦点火,氢原子就会在这种频率下持续燃烧上述中 结合力”的实质是A.离子键 B.共价键 C.范德华力 D.氢键7.下列关于有机物 H,I,H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9H9O2 B.能 使 Brz的 CCI4溶液褪色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反应8.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电极BC O+H:LI用电器卜电极AC O2+H2OA.反应CHa+H,催化剂3 H 2+C 0,每消耗1 mol CH4转移2 m o i电子AB.电极A 上 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 OH-2 e_=2H2OC.电池工作时,C033向电极B 移动D.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 CO2+4e=2 CO32-9.对于反应A(g)+3B(g)一2 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2mol/(L*s)B.v(B)=0.2mol/(Ls)C.v(B)=0.3mol/(Ls)D.v(C)=0.2 mol/(Ls)1 0.可逆反应:X(s)+Y(g)=2 Z(g)在容积为I L 密闭容器反应,下列叙述不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单位时间内生成Im oIX的同时消耗2molZ Z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Y、Z 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 Y 的转化率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仅 B.C.D.1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高纯的单晶硅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火力发电厂里,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C.生活中可采用灼烧法鉴别黄金和黄铜,也可以鉴别真蚕丝和人造丝D.选用日常生活中的食醋和米汤水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存在碘酸根离子1 2 .2 01 8年中科院研发出世界最强笊氟中子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气、瓶属于同一种核素 B.兄、敬互称为同位素C.气、第核外电子数相同 D.笊、瓶的质量数分别为2、31 3.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0(1)电 姓 2H2(g)+O2(g),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煤气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D.电能是一级能源1 4.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 成C02和出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有机物A.一定含有C、H、0三种元素 B.分子中C、H原子个数之比为1:4C.只含有C、H两种元素 D.最简式为CFU1 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 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0A.加催化剂u(正 卜u(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正)、u(逆)都增大,且u(正)增大倍数大于u(逆)增大倍数C.降温,“正)、u(逆)都减小,且u(正)减小倍数小于u(逆)减小倍数D.加入氧气,u(正)、u(逆)都增大,且u(正)增大倍数大于u(逆)增大倍数1 6.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n r A.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 Na*:6:2.B,C a B r 2!:B r +.Ca.+-B r:*:B r:-C a :B r:c.K F:K 个?:-K+:rr.D.MgS:M g:_|_ .g.-Mg2-:S:2-20.(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于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B.燃煤姻气的脱硫,汽车尾气的消除、二氧化碳的回收均体现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贡献C.食物中的淀粉类物质,通过人体中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酒精D.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铜溶液,可现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储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二、计 算 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1.(6分)向80 mL浓硫酸中加入64 g铜片,加热一段时间后,至不再反应为止,计算:实验测得反应中共有11.2 L标准状况下的SO2生成,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m o l,参加反应的Cu质量为 g o(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稀释到100mL并除去不溶物,加入足量铁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6.272 L氢气,则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o上述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共有 moL三、实 验 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2.(8分)I.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_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填“高”或“低”)o(3)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n.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铝热反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上*rj代 化 铁 和 锚弋 力 粉 的 阴 渐L-J(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该反应中 是氧化剂,氯酸钾的作用是5)选出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镁带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3.(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表中列出的7种元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元 素 在 周 期 表 中 的 位 置 为,其多种核素中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符号为(2)画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在三种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是(用离子符号表示)3)元 素 与 形 成 最 简 单 的 有 机 物 的 结 构 式,C 正确;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由于C是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o4.D【解析】【详解】A.常温常压下,甲烷、一氯甲烷是气体,故A正确;B.E是甲烷分子,甲烷是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故B正确;C.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一氯甲烷,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D.HC1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有阴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D,5.A【解析】【详解】2A(g)+B(g)C(g)+D(s)起 始 量(mol)2 1 0转 化 量(mol)x 0.5x 0.5x平 衡 量(mol)2x 10.5x 0.5x在等温等容时,压强之比就是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有 2-x+l-O.5x4-0.5x=3X 5/6解得x=0.5所以转化率是0.5/2X 100%=2 5%,答案选A。
6.B【解析】【分析】【详解】由信息可知,破坏元素原子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和氧原子,可 知H-0键断裂,该 结合力 的实质是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共价键,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 释放出氢原子和氧原子 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7.A【解析】【详解】A.分子式为C9H82,A错误;B.由于该物质的侧链上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使B的CCI4溶液褪色,B正确;C.由于该物质含有竣基,所以能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D.由于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答案选A8.D【解析】【分析】根据图示,甲烷和水经催化重整生成CO和 小;燃料电池中,通入CO和出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C 0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反应CH4+H2O限%Hz+CO,C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价,每消 耗lmolCFU转移6m oi电子,故A错误;B.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中没有0 H-,电极A的反应为H2+CO+2CO32-4e=H2O+3CO2,故B错误;C.燃料电池工作时,CO一向负极移动,即向电极A移动,故C错误;D.电极B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CCh%反应为O2+2CO2+4e=2CO3,故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注意结合电解质的影响书写9.A【解析】【分析】全部转化为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然后比数值,注意单位要统一详解】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因此可得:o(A):0(8):“(0 =1:3:2A、v(A)=0.2mol/(L*s),u(B)=3L(A)=3 x 0.2m l/(L-s)=0.6 n w l/(.L-s),/C、3L(C)3XO.2/M Z?Z/(L-s)._,z,、D、v(C)=0.2mol/(L*s),L(B)=-=-=0 3m ol I(L-s)2 2因此,反应速率最大的为A10.A【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的本质标志(达到化学平衡时UWU 8sH 0)和特征标志(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作答详解:单位时间内生成Im oIX的同时消耗2 m o iZ,只表示逆反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Z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的正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加,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增大,恒温恒容容器中体系的压强增大,达到平衡时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不变,体系的压强不变,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Y、Z 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Y 的转化率不再改变表明Y 的浓度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 于 X 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增大,容器的容积恒定,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逆向相等,变量不变”,“逆向相等”指必须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且两者相等(用同一物质表示相等,用不同物质表示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变量不变”指可变的物理量不变是平衡的标志,不变的物理量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注意达到平衡时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