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成本与核心竞争力关系探讨物流专业商学专业论文报告.doc
9页摘 要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供应链优化将为企业带来更低的成本优势,并转化为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对供应链进行整合与管理成为每一个企业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成本与供应链产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把生产的总成本划分为转型成本和交易成本两部分,前者即物质变换成本,人们通常称之为制造成本等等;后者包括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订立合同的成本、执行合同的成本等等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全球化、消费全球化和规则全球化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必然导致企业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导致转型成本和交易成本均极大上升降低转型成本的基本途径在于深化分工而随着分工的深化,人们之间不得不更加相互依赖,交易关系更加频繁,交易成本自然随之增长,特别在我国转型成本(制造成本)已经很低,下降空间比较有限,因而降低交易成本就成为关键企业遵循统一的法律法规政策,并在生产、销售等方面遵循一定的行业标准,使各个环节的接口标准化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而这种标准化可以称为规则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直接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参与,而这就意味着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了提供更优质和更廉价的产品,上下游企业必须合作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全球各国不同的企业要真正做到无缝链接必须制定全球化规则;各企业合作的最终目的当然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种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的整体就是一个供应链 二.供应链内涵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是指由客户的需求开始,经过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到最后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制造和商业活动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模式注重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关联和影响,强调相互间的协作和整合,是一种范围更广、更系统的概念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供应链的产生是由于客户(消费者)的需求驱动而形成的,如果客户对某种商品没有需求,也就不存在这种商品的供应链因此,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称供应链为需求链 拉式生产方式的源动力就是客户需求,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使各环节更快速地获得客户需求信息和处理信息,及时就最新的市场变化做出适当反应,从而使整条供应链做到实时反馈,适应客户需求,因而供应链又是一条信息链 供应链上企业通过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对产品投入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从时间和成本上增加了产品的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所以供应链还是一条价值增值链需要强调的是供应链管理注重整个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整体价值增值和系统价值增值,体现了整条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整体竞争力,局部的低成本、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有时候甚至是一种浪费,一辆设计使用寿命为15年的轿车上安装一个可以使用30年的螺丝既不能提升整车的质量,又浪费了该螺丝的使用价值,也不能称为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最优化。
法恩教授认为:供应链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必须提出企业如何通过改善经营理念、业务流程、与上游供货商和下游客户之间的关系等软建设来提升效益,增强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称供应链是一条关系链,它改变了固有的收益结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互为对手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现在的互为依存的竞合关系收益结构的变化能改变参与方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博弈的地位情况如果收益结构变化,就可能从不稳定合作转变为稳定合作,从非合作博弈变为合作博弈,最终实现变零和博弈为合作共赢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竞争对手比较难以模仿供应链早期表现为企业内部操作层面,注重企业本身的资源利用,强调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现在则特别强调供应链的集成管理从企业竞争战术的角度考虑,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从而整合供应链上各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便为顾客提供迅速、高效、低成本和人性化的持续的增值服务,加强合作伙伴间的供应链集成管理,从而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因而供应链保证了企业的连续统一性,提高了合作伙伴的资产专属性所衍生的转换成本,使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相对固定,甚至组成一个或紧密或松散的战略联盟,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为最终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供应链系统成本的降低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将为企业保持较长时间的竞争优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丁.克里斯多夫才说:“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三.供应链成本最小化途径分析 供应链系统成本的降低将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盟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供应链成本最小化一般有以下途径: 1. 横向集成降低供应链成本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企业竞争实力日益壮大,企业的纵向扩展能力不再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反而使企业分散有限的资源,不能形成企业的优势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资源的横向集成强调集成外部相关企业的资源,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参与市场竞争,使每个企业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多赢互惠的效果在保证服务质量、保证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 VMI降低供应链成本 库存控制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发挥其战略联盟中的主导地位,协调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库存,避免传统生产销售链中普遍存在的“牛鞭”效应传统供应链中上游企业总是维持比下游企业更高的库存水平导致的需求放大是需求信息扭曲的结果,将使供应链高阻尼运作,不符合供应链系统整体最优原则。
而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MI)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降低了供应链整体库存成本,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益Dell的库存就是由供应商管理的在Dell的组装车间,车间的起始端就是供应商的集装箱,只有从集装箱上拿下来的零部件才是Dell从供应商处采购的,未拿的产品产权归供应商Dell本身不拥有库存同时为了降低供应商的库存风险,Dell在某型号产品即将进入衰退期时,提前一定时间通知供应商,然后采用各种促销手段帮助供应商消化库存最终实现了Dell与供应商的总体库存成本最低,提高了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3. 信息(实时)共享降低供应链成本 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所以企业必须将非核心业务交由在某一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合作企业来完成,充分发挥各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供应链系统整体的竞争能力而供应链合作则意味着管理思想与方法共享、资源共享、市场机会共享、信息共享、先进技术共享以及风险共担等等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准确可靠的信息及可靠传递使各节点企业都能及时地掌握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信息特别是需求信息的失真,可以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
而信息实时共享更实现了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同步运作,保持了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生产与销售节奏的一致性,减少了因信息失真而导致的过量生产和过量库存,真正做到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作与顾客需求一致沃尔玛通过其自有卫星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帮助其战胜了靠特快专递软盘才能汇总各分店库存的凯马特,正是这种信息实时共享使供应商更有效地预测沃尔玛在全球各门店的不同规格质量商品的需求情况,从而降低了供应商的采购生产库存及运输成本,特别是供应商生产与沃尔玛销售节奏的一致性,使供应商更有效地实现了敏捷制造与柔性生产,从而降低了沃尔玛的缺货和商品滞销积压等库存成本,最终极大地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成本,提高以沃尔玛为盟主的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4. 需求驱动生产降低供应链成本 需求驱动的供应链运作模式是一种逆向拉动运作模式,是以用户为中心,驱动力来源于最终用户,用户需求订单驱动下产生商品采购订单,商品采购订单驱动产品制造订单,产品制造订单驱动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订单,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完全是以顾客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显然,在这种模式下,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泉。
这种需求驱动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最终降低了库存成本5. 快速响应降低供应链成本 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经济活动的节奏也越来越快,用户在供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更多的要求多品种、多频次、小批量的交货方式企业必须要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快速组织产品生产的能力,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企业还必须按用户要求,在越来越短的交货期内准时交货而且由于用户也需要降低库存风险,所以用户要求送货批量以满足一次需求为主,尽可能不出现库存,因而这种送货必然是多频次的,所以供应链必须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这种快速响应必须通过各节点企业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强调准时化采购、准时化生产、准时化销售、准时化配送才能加快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这种快速响应可能会局部提高成本,但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看,由于用户满意程度最大化所带来的利润不但能够抵消这部分成本,还能带来额外利润,最终还是降低了供应链的综合成本 四.供应链管理实施对策 如上所述,供应链成本最小化的实现可以降低企业的转型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而要实现有效地供应链管理,必须从理念上改变传统经济模式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转变 传统的合作伙伴之间实际上是交易导向的,企业间缺少必要的信任各企业更注重眼前利益的摄取,存在大量的短期行为。
因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自己利润的增加建立在合作伙伴成本增加的基础上,并随时准备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而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整体系统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从而提升了系统的竞争力 2. 从利润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 传统企业局限于企业内部,特别注重利润指标,而忽略了企业的效率而供应链管理认为高绩效必然产生高利润,尤其是某些关键过程的高绩效更是企业赢利的关键所以,在实施过程管理时,应考虑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这种手段和方法所产生的绩效如何,怎样确立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的标准如何绩效评价指标不仅要评价某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还要考虑该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对其上、下游节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的影响 3. 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 传统的合作企业都是根据前一订单预测需求,导致需求预测逐级放大,不可避免地出现“牛鞭效应”,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很高采用“虚拟库存”就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实时共享实现快速反应以尽可能的降低库存,用信息库存代替商品库存,只有到供应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才交付实物库存,来大大降低企业库存的风险 4. 从产品管理向客户管理转变 传统企业过度关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采用推动型生产,生产好的产品再由推销人员推销出去,是一种以产品作为起点的管理活动。
而现代供应链管理是以客户为导向的,采取订单式的拉动型生产方式,供应链起点为客户需求,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购买行为、潜在消费偏好、意见等客户信息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必须更好地识别客户服务成本和相应的利润率,并对关键客户提供特别服务;企业必须改善对客户要求的回应,大幅提高对客户的回复率,加强与客户的良性互动,奠定牢靠的客户关系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优化对于降低企业系统成本,包括转型成本和交易成本至关重要,系统成本较长时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使整个供应链比竞争对手拥有更高的竞争优势并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实现这种竞争优势就更需要对供应链进行整合,采用更先进的理念管理供应链,发挥供应链的整合优势,赢得21世纪的供应链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