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电网发展受国家政策扶持分析.docx
9页智能电网发展受国家政策扶持分析一、 智能电网发展受国家政策扶持2015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能电力〔2015〕290号)》,明确提出推进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年》,要求推进互联网+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综合调配,充分发挥智能电网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提出,要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在保障能源安全中的作用二、 发展现状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体现,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风口下,智能电网必将开启能源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门,智能电网布局也成为了国家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
近年来,国内智能电网政策持续加码,助力行业加速发展三、 智能电网行业概述(一)行业定义智能电网是指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同时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的智能化电网,从而解决以电网输配电等环节的智能化建设解决能源供给侧存在的相关问题二)产业链在产业链方面,上游环节为风能、水能、太阳能、煤炭、天然气和核能等可再生及不可再生能源,还有发电站、发电设备和组件及零部件等;中游环节为智能输电、智能变电和智能配电等智能处理过程;下游环节为智能电网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和新能源汽车等四、 智能电表发展智能电表和传统电表的主要区别在于,智能电表和系统主站之间可以通过通讯模块实现数据传输2009-2015年国内电网智能化起步,第一代智能电表铺开,2014年国家电网电能表招标量达到顶峰9159万只国网第二代智能电表招标始于2020年,相比于第一代智能电表,第二代智能电表可选配电能质量模块和负荷识别模块,行业整体处于量价齐升的高景气状态2021年中国智能电表招标量为7391.0万只,共分为三个批次招标招标主要以A级单相智能电能表为主,2021年三批次招标数量分别为3277.67万只、2529.12万只、548.26万只,占总量的89.0%、83.1%、82.4%。
2015年起国家电网信息化设备加速招标,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底座2020年受疫情影响,招标数量有所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家电网服务器和交换机招标数量分别为11265和11305件五、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上下游企业优势从产业链来看,智能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智能电网产业链上游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游为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下游为终端用户用电环节智能电网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各类发电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水力、太阳能等,不可再生能源则有煤等燃料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22.0亿千瓦,较2019年同比增长9.45%;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2.6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是绿色低碳能源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3.7亿千瓦、风电装机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我国不可再生能源则有煤和天然气等燃料,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0年期间我国原煤产量较为波动,2010-2015年期间呈先增后降态势,2016-2020年呈波动增长态势。
2020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4亿吨,同比小幅波动智能电网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现有电力体系面对输送电损耗、稳定性不足等多重问题,智慧电网、虚拟电厂、微电网等信息化手段有望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其中智能化正是两网投资的核心所在,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两网在配用两侧的智能化投入有望加速增长,总量达2000+亿元数据显示,2009-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第一阶段2009-2010年的电网总投资为551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6.2%;第二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5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1.7%;第三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400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从2020年到2025年,中国智能电网设备市场将从62亿元跃升到439亿元,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增长势头从2019年已经显现,去年中国智能电网公共充电桩的累计充电量同比上涨了189.76%电网规模持续扩大,线路复杂度随之增加,叠加如今的双碳大背景之下,电网自动化、智能化等升级需求愈发迫切现有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电网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推动该业务的未来增长。
电网必须从众多的分布式来源纳入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中,并能使用点的需求和实时能力与电力供应相匹配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体现,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风口下,智能电网必将开启能源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门,智能电网布局也成为了国家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信息化可以优化电力产业链全环节,不论是大区域电能检测调控、绿电交易系统还是电网信息安全等多领域都需要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是优化电力产业各环节效率的关键,天然需求叠加投资的结构性加注,电力信息化有望长期高景气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转型加速,电力信息化成为优质赛道从两网投资总量来看,十三五电网智能化投资约占13%,测算十四五两网智能化投资占比有望提升至14%-17%,投资额从约3000亿元提升至4500+亿元从具体环节测算,配用电是主战场,分别占总投资额的31%和32%智能电网建设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智能电网建设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六、 智能电网产业链分析近年来,中国社会用电居高不下,2021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用电量快速增长主要受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上年同期低基数、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等因素拉动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为56131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为55090亿千瓦时随着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开采,不可再生能源临近枯竭,同时使用传统能源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仅仅依赖攫取不可再生能源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显然已不符合现如今中国的国情,以石油和煤炭为核心的化石能源时代注定在不远的将来宣告结束,新能源和化石能源互补的混合能源时代是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新时代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混合能源时代,中国亟需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为支点,用更为科学的、环保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来替代以往粗放的发展模式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智能电网在中国迅速发展在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电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走高,但火力发电量占比仍旧在70%以上从中国电网建设周期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2010年以前主干网基建时期;2)2011-2015年自动化升级及智能化起步期;3)2015-2020年信息化升级及智能化扩散期;4)2021年后配电网智能化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期。
截止2020年中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杆路长度为18.82亿米,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21.56亿米,35千伏及以上变压器铭牌容量812893万千伏安七、 智能电力产品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智能电力产品涵盖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公司主要产品其中,智能电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及数据处理等功能,是国家智能电网在用电侧的核心感知元件,对于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产品主要包括集中器、专变终端等,负责对智能电表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并可对智能电表进行控制和检测,是连接智能电网感知设备与主站系统的重要载体,其与智能电表存在配套关系国家电网智能电表于2009年出台智能电网规划,同年智能电表开启集中招标采购2019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总金额为159.84亿元,同比增长31.33%受疫情影响,以及叠加新标准过渡期,2020年招标总金额下滑16.01%至134.25亿元2021年智能电表需求明显回升,招标总金额达到200.59亿元,同比增长49.41%2022年,国家电网招标总金额为256.39亿元,同比增27.82%。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中,新能源并网运行、市场化电价机制调整等因素催生了对智能电表的新要求,例如双向计量、监测、负荷管理等智能电表早期标准普遍参照对标IEC系列,2012年OIML(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在IEC基础上制定了IR46标准,该标准要求计量芯与管理芯相对独立,同时在计量精度、功率因数、谐波影响、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更高要求国家电网在IR46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贴合国内需求的物联网电能表概念及试行标准,并于2020年开始试点采购物联网电能表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接入配网都需要加装智能电表,从而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物联网电能表采用多芯模组化设计理念,配备上下行通信模块以及各类业务应用模块物联网电能表与其它专业设备配合可实现居民家庭智慧用能、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服务、社区综合能源服务等智慧场景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