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doc
5页长相思教学目标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2、学会“榆 畔 帐 聒”四个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教师配乐朗诵 1、 长相思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2、作者简介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兰州正黄旗人,清代著名词人词风清丽哀婉,韵味悠远,被誉为青初第一词手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年纪轻轻便高中进士,深受康熙帝的赏识,多次随驾出巡3、写作背景康熙21年冬,皇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祖陵,纳兰性德也一同前往,山海关外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他对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三、学习这首词 (二)学习上阙 1、大家看,这是词的上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谁能帮他解决?谁能简单说说它的意思2、康熙21年,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一等侍卫随皇上从北京出发,出山海关去长白山祭祀,他们初春时节出发,现在已经到了寒冬时节,这期间他们岂止翻过一座山,跨过一道河,山一程水一程指的是?你从这一程又一程读出这是怎样的征途?板书:征途 我们可以用那些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长途跋涉 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3、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
纳兰性的他们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学生读,学生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他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 程:指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榆关:即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词意:将士们跋山涉水,马不停蹄的向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三)学习下阕 1、自己读读下阕想一想 ,为什么会夜深千帐灯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指整夜风雪交加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2、 谁来说说下阕的意思词意:夜里风雪交加,狂风暴雨的声响,打碎了将士们思乡的梦,远在千里的家乡,是没有这样的声音啊!3、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4、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走进营帐、走进纳兰性德,边听边想 ,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上阙山一程水一程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强调出路途的艰难曲折,身向榆关那畔行强调身向榆关,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5、同学们,出现我们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词人板书:身在,心系故园 他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然而他那颗心,却在故园,在家人身上。
5、 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 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可是,现在,却被吵得乡心破碎,乡梦难圆下阙风一更雪一更继续运用叠用的修辞描绘塞外疯狂雪骤经久不息的场面,此处是以哀景衬伤情,聒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大,碎乡心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词人整夜辗转难眠的状态,7、此时,你就是纳兰性德,你来读,8、对词人来说,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读)长相思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读)长相思9、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经过白天的长途跋涉,到了夜晚,行军之人应当非常疲惫,然而这里却是夜深千帐灯,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还是灯火通明呢?1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风雪载途思乡之情更烈,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阕夜深千帐灯,回答了深夜之征人不能入眠的原因,这样风雪肆虐的夜晚,此人不觉回想起故园无此声,此时若在钟灵毓秀的京师,也许正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也许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然而在这边塞苦寒之地,此时耳边只有呼啸的寒风声,更加重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描写军旅之艰苦,环境之恶劣,抒发了词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四、出示板书,梳理整首词,叙事写景相结合,上阙,从山一程水一程写出了山水重重突出行军之艰难,夜深千帐灯写出了声势之浩大,下阕风一更雪,一更突出整夜风雪交加聆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突出了行军的人们思念家乡难以入眠,全诗无一处写怀乡,但从山一程水一程,我们感受到山高路远,更更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耳边的寒风,朔雪之声,更是让我们感到更更都是长相思,羁旅怀乡之情跃然而交出山 五、总结 同学们,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长相思》六、课下请同学们继续诵读这两首词,,也可以搜集一些表达思乡的歌曲唱一唱板书设计:长相思----相----信----学----习----你----也----行----学习方法分享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
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