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油甘油三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docx
3页植物油甘油三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A.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甘油三酯的原理、试剂、仪器和用具、操作步骤和结果表示本方法适用于包含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所有植物油A.2 原理根据甘油三酯分子量和不饱和度与等价碳原子数(ECN)的关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定量测定液体植物油中甘油三酯A.3 试剂所有试剂均为色谱级,流动相使用前应脱气,且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循环使用A.3.1 三氯甲烷、丙酮和乙腈警告1:三氯甲烷不易燃,但长期暴露在火焰或高温环境下可燃烧空气中临界危害值为10 ppm使用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警告三氯甲烷为已知致癌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有麻醉特性勿与皮肤接触长期吸入或摄入可引起肝、肾损伤,严重可导致死亡警告2:丙酮为易燃溶剂,建议在通风厨中使用,切不可在明火附近使用警告3:乙腈易燃,皮肤吸收和吸入可引起中毒,空气中临界危害值为40 ppm,使用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A.3.2 液相色谱流动相:乙腈和丙酮,调节至合适比例以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以50:50(v/v)的比例开始调整;流动相应脱气,在不影响色谱分离的情况下可循环使用A.3.3 增溶溶剂:丙酮或丙酮-氯仿混合物(1:1,v/v)。
A.3.4 甘油三酯对照品:使用商品甘油三酯,或使用大豆油甘油三酯图谱(注1和图A.1)A.3.5 甘油三酯对照品溶液:称取0.5g±0.01g甘油三酯对照品至10 mL容量瓶(A.4.6)中,以增溶溶剂(A.3.3)定容至10 mLA.4 仪器和用具A.4.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柱温箱A.4.2 进样装置:可输送10 μL样品的进样器A.4.3 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A.4.4 色谱工作站或积分仪A.4.5 色谱柱:不锈钢色谱柱,规格(250 mm×4.6 mm,5 μm),硅胶填料,含碳量22-23%(以十八烷基二甲基硅形式)A.4.6 容量瓶:10 mL、25 mLA.5 操作步骤A.5.1 优化工作参数:打开泵使流动相(A.3.2)以1.5 mL/min流速流经色谱柱至少30 min,以得到稳定基线;调节流动相的相对比例及流速使甘油三酯各色谱峰按其ECN有效分离(图A.1)A.5.2 测试样品溶液的准备:称取0.5g±0.01g样品至10 mL容量瓶(A.4.6)中,用增溶溶剂(A.3.3)定容至10 mL进样10 μL该溶液确定各甘油三酯色谱峰(A.5.3),记录甘油三酯和溶剂的保留时间,记录各甘油三酯峰面积。
注1: 图中:O是油酸缩略符号;P是棕榈酸缩略符号;L是亚油酸缩略符号;Ln是亚麻酸缩略符号;OOO是三油酸甘油酯缩略符号;LLL是三亚油酸甘油酯缩略符号图A.1 大豆油样品色谱图A.5.3 甘油三酯色谱峰的确定:采用与分析样品溶液相同的条件分析甘油三酯对照品溶液(A.3.4),进样量10 μL(A.5.2),记录样品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A.5.2)如果可能的情况下,通过与已知甘油三酯组成的植物油色谱峰或对照品甘油三酯比较确定样品中各甘油三酯色谱峰剩余甘油三酯的确定通过:(a)通过以下公式(A.1)计算甘油三酯i的相对保留时间(αi)…………………………………………(A.1)式中:RT’i——甘油三酯i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RT’三油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RT’i 或 三油酸甘油酯=RTi 或 三油酸甘油酯-RT溶剂(b)以甘油三酯对照品的log α和双键数量(n)做图通过图可得到样品中所有甘油三酯的相对保留时间,而构成这些甘油三酯的脂肪酸都应存在于甘油三酯对照品中(图A.2)由确定的所有甘油三酯色谱峰计算各甘油三酯ECN数在色谱图上,根据图A.1样品所示ECN数将甘油三酯分组。
图A.2 log α=f (n)图A.6 结果表示采用归一化法,即假设所有甘油三酯峰面积总和相当于100%具有相同ECN数甘油三酯的相对百分含量(Ti)可通过下式(A.2)计算得出:…………………………………(A.2)式中:iECN——相同ECN数的甘油三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