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6单元 22《孟子三章》第2课时.pptx

37页
  • 卖家[上传人]:优****源
  • 文档编号:342210522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97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曾引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传诵千古的至理名言这句话就出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富贵不能淫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感受孟子思想的光芒吧!统编版统编版语文语文八年级上八年级上册册2222 孟子三章孟子三章第第2 2课时课时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必记字词必记字词02初读课文初读课文0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04CONTENTS 教学目录教学目录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01课堂小结课堂小结05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2.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等3.正确理解并认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假字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同“汝”,你)必记字词必记字词古今异义子未学礼乎(古义:尊称对方,你今义:儿子)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偏”相对)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今义:放纵)一词多义 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可以)得志,与民由之 (实现)戒戒之曰 (告诫)必敬必戒(谨慎)词类活用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更多字词详见更多字词详见教材帮教材帮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探究时解决1.1.画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画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2.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初读课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诚大大丈丈夫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真正,确实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战事停息,天下太平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初读课文初读课文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怎么,哪里敬词,您2行冠礼教导、训诲告诫谨慎违背,违反准则,标准这里指丈夫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译文: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喻指“义”喻指“仁”喻指“礼”遵从祸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道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实现志愿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没有实现志愿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第二部分(1)树立批驳的靶子2)驳斥景春的错误观点,阐述真正的大丈夫之道第一部分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初读课文初读课文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分析讨论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精读课文2.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后文孟子的反驳树立了批驳的靶子,引出下文妾妇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顺为正无原则3.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大丈夫之道坚守仁义4.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6.文章所论述的“大丈夫”的三个标准,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仁”“礼”“义”是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基础,是核心,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接下来“得志”“不得志”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7.说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8.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的观点的?首先,以两个反问句表明态度,直接否定景春的观点;然后运用类比论证,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公孙衍、张仪等人就像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其所作所为 不过是迎合君王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9.简要说说全文的论证思路先破后立: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再反驳景春的观点,又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10.为了论证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类比论证:将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无原则的做法和“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进行类比,证明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过是小人,根本谈不上是“大丈夫”对比论证:作者将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讲仁义道德无原则的做法与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行为操守进行对比,有力地驳斥了对方错误的观点,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课文主旨课文主旨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本文本文从“礼”入手,以“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指出他们不是真正的大丈夫,进而提出大丈夫的标准与内涵,批驳了景春的谬论坚持仁、义、礼坚守自己的道义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富贵不能淫树靶子: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立标准大丈夫批谬论:以顺为正、妾妇之道(类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