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区域教学型集体备课探索.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117009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54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区域教学型集体备课探索作者:孙燕作者简介:孙燕,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学研究室(255200) o原发信息:《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初中教学版》(西安)2020年第20209 期 第 41 -43 页内容提要: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通过分析区域教学型集体备 课的瓶颈及其原因,探索教学型集体备课有效性的提升路 径,提出“一二三”教学型集体备课模式关键词:集体备课/区域教学/道德与法治期刊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复印期号:2021年01期教学型集体备课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完成 课时教学任务,围绕如何上好课,在个人备课基础上,通过备课组成员相 互沟通、交流、讨论,共同研究制订教学方案的一种教研方式近年来,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学型集体备课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方面展现了应有的价值,但暴露出的诸多弊端也需要我们理性审 视和深度思考笔者以区域内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对教学型集体备课现状和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探索一、教学型集体备课的瓶颈(一) 教学型集体备课等于”教案集锦”区域内或学校学科教研组,将新学期教材各章节内容提前分给同年级 骨干教师或各任课教师,利用假期分头撰写教案,最后汇总传至资源平台 共享。

      这属于典型的”教案集锦”所谓”资源共享”,就是集体整合教 案且不说所撰写的教案质量如何,单说这一分工,就不是集体备课,而 仍是个人单打独斗备课过程中没有其他教师参与和讨论,缺少智慧的碰 撞交流;存在从网络上简单复制粘贴完成的个例,教案质量也因教师水平 不同而显得参差不齐这样的”教案集锦” ”共享教案”既无共性又失个 性,反而滋长了某些教师的惰性,不利于教师整体教研水平和能力的提 升二) 城区学校教学型集体备课等于"轮流坐庄"学校教学型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具体、分工明确,每周备课都要指定主 备人这看似无可厚非,现实情况却是只要主备人一确定,其他教师就存 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准备好自己分工的课题,其他课题就事不关己了 这样的集体备课,导致主备人”轮流坐庄” ”唱独角戏"由于其他教师 先期没有认真备课,对课题缺乏深度思考,研讨交流时"出工不出力" 备课组成员内在的教育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挖掘,提出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无关紧要备课浅尝辄止,缺乏教研深度,形式大于内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乡镇学校教学型集体备课等于”空中楼阁"大多数乡镇学校规模不大,小学科只有一个固定教师执教,安排的其 他代课教师也只是临时兼课,开展教学型集体备课难度较大。

      笔者曾到一 所乡镇学校视导,指着墙上的集体备课制度问校长:”你们学校文科综合 教师集体备课时,历史、地理教师是怎样和政治教师合力挖掘教材的?" 从校长尴尬的笑声中看得出,墙上贴的集体备课制度形同虚设,无疑是”空中楼阁”,纸质检査表和集体备课记录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査对此, 我们应该反思:区域内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有何实效性?城区学校与乡镇学 校之间,同一所乡镇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型集体备课如何区别 对待?怎样的备课制度、流程既不会增添教师负担,又能提高学科教师的 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四)教学型集体备课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学型集体备课的初衷在于挖掘并拓宽学科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晕 轮带动效应,在最短时间内带领年轻教师研究梳理教材,提升区域内学科 教学质量,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然而,有的学校教学型集体备课却成 为集体教学漫谈,呈现一片热烈讨论氛围:赵老师在谈班级趣事,李老师 在说学生的困难,陈老师在交流家长群里的”吐槽”,王老师提出的个人 教学疑惑却无人应答在这样的聊天、倾诉中,备课时间已经过半,接下 来更难以展开有价值的讨论久而久之,备课没有效果,备课教师没有收 获,备课活动自然渐行渐远了。

      有的学校对集体备课管理简单粗暴,集体 备课等于” N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问题、统—划定知识点或问题答案等这样的备课无视教学差异,简单肤浅,低效 机械,缺少研讨重点,无法将集体备课活动引向教育教学研究备课教师 积极性不高,无须提前作活动准备,敷衍了事,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二、教学型集体备课步入瓶颈的原因(—)对教学型集体备课价值认识不足教学型集体备课是一项常规教学工作,但是区域内教育部门自上而下 对其价值普遍认识不足,导致有些教育部门督导检査集体备课实施情况的 出发点在于督促教学,但检查形式主要是査看文本材料,重活动有无,査 活动数量这种走过场式的检查,不但对教学型集体备课实施起不到任何 促进和带动作用,反而给学校带来了消极影响,导致学校管理层面局限于 迎接上级检查,强调活动留痕;不能深刻认识团队合作共赢的价值,忽视 对教学型集体备课的管理;会议强调得多,过程参与得少,使备课流于形 式而教师也忙于个人日常教学,消极被动参与不科学、形式化、无实 效、徒增负担的集体备课,使活动变成了有形无实的空壳二)缺乏细致有效的科学管理区域内制订的教学型集体备课制度一成不变,备课流程和研讨要求不 明确、操作性不强、实用效果不好,落实环节忽视对备课活动过程、质量 的监督,而重点査看备课记录等纸质材料,检查备课本及教案个数,无视 学科间差异,忽视人的惰性。

      领导进课堂听评课多,进备课组参与备课活 动少,纵容了形式主义的蔓延评价环节学校考核制度不合理,重个人轻集体,人为束缚了教师的集体智慧,导致备课组内骨干教师、优秀教师、 经验型教师不愿交流,年轻教师虽思维敏捷、信息化教学熟练,但因缺乏 自信又总是三缄其口,导致研讨轻松随意、集体漫谈三、教学型集体备课有效性探索(—)转变理念,统一思想,学通弄懂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柯蒂斯博克说过:”没有人能够通过命令教授 们如何教得更好来改善教学,你不可能强迫教授们使用新的教学法教授 们必须明白他们原来的教学方法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必须理解并且接受 一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意并且愿意使用新的教学法,然后才会去运用 它这其实是一种劝说的过程,是一个让教授们自己接受并且愿意使用新 教学法的过程只有这样,新教学法才可能成功地实施因此,要让教 学型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实效,不仅需要管理层面有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和 埋头探索的创新勇气,更需要全体教师沉心静气的深度学习、讨论、反 思要明白集体备课的目的意义、方法途径,弄懂集体备课的优势,认识 集体备课的科学性,知道集体备课与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学科素养 之间的必然联系,反思本校集体备课过程的短板,探索学校、学科适切的 教学型集体备课科学实施路径。

      通过学习扭转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对集 体备课价值群体认识不足的局面,更新理念让教师学科素养在集体备课活 动中得以提升二)以师为本,发扬民主,有章可循无规矩不成方圆,集体备课要有章可循章程由谁制订?怎样制订?以往的章程由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或学校自行制订,极少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或建议这种”自上而下”的备课章程,管理特点鲜明,其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不符合校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实用效果差我们尝试逆向思 维,变惯常的”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学校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前提 下充分发扬民主,大胆放手给学科教研组,激发每位学科教师参与制订集 体备课制度的热情,调动他们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从教学实际和学科实际 出发,科学议定符合学科特点和校情的教学型集体备课制度及流程学校要科学修订教学评价制度学校管理层面由重检查转变为重参 与,领导分工参与到每门学科、每次备课活动中,把握活动的方向和实 效为学科备课做好服务管理,根据学科需求安排并调整活动时间、地 点,一切围绕活动成效服务相信教师自己摸索出的教学型备课制度及备 课流程,一定会得到他们身体力行的验证改进和贯彻执行三)”一二三”教学型集体备课模式实践1. ”一二三”教学型集体备课模式内涵"一"指的是每周一次集体大备课。

      根据道德与法治学科每周两课时 的标准,提前一周个人备课,集体大备课内容包括下周两个课时时间固 定在每周五下午,地点固定,全员参加备课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修 改、完成集体教案,共享课件分工制作,完成后传至资源平台,既为区域 内交流共享,又能积累资源其他教师依据集体研讨内容、所教班级学情 和个人教学风格,修改完善初备教案,完成个人二次备课这样,既能汇 聚集体的智慧经验,又能展现教师的教学个性,避免了 "大一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二"指的是每周两次集体小备课,即集体二次备课时间固定在周 二、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地点不固定,主要内容是反馈授课情况周二反 馈第一课时,周四反馈第二课时授课教师逐个反馈授课情况和存在问 题,集体研究解决方案,提出改进对策反馈后,教师对个案继续修改, 完成个人三次备课后进行后续授课已结束授课的教师,完成个人教学反 思"三"指的是个人要完成一课时的三次备课第一次是个人初备,在 集体大备课后修改完善个案,完成个人二次备课,第三次个人备课是在周 二、周四集体小备课反馈后对个案再次完善2. ”一二三”教学型集体备课模式实施要求第一,个人初备是关键教师个人必须围绕课题独立思考,重点研究 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 等,筛选教学素材、设计教学环节、精心选择习题、设计板书、准备教 具,最后写出个人初备完整教案。

      通过初次备课,保证每位教师对课时教 学内容、知识点和教材架构烂熟于心、融会贯通对于重难点的处理方式 可行性强、有实践价值,同时整理备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第二,集体备课重研究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每次集体备课,集体研讨 内容依据个人初备教案逐项进行,共同研究课标、教材、学情、学习目 标、重难点突破方法,论证各教学环节的可行性要求全员参与、人人发 言,共同研究解决个人初备发现的问题,在集体讨论、分析、比较中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求同存异为保证活动研究成效,需做到”五个不”:不定中心发言人;不说与备课内容无关的话题;不能变成”一言堂”;不能把备课变成陈述个人备课思路的说课;上传至资源平台 的集体教案决不允许拿来替代教师个人教案第三,教后议课知得失经过一轮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后,授课 效果需要课堂教学来验证因此,集体备课活动必须有反馈、反思步骤 每节课都进课堂集体听评课不现实,每周两次小备课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 案时间不用太长,一节课即可;地点灵活,可以是教室走廊,也可以是 教师办公室个人反馈课堂教学得失,集体重点讨论分析教案的可行性、 实效性,研究制订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这种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有 实效鉴定评价和深层次理性反思的议课,能保证教学型集体备课活动的实 效和生命力。

      第四,动态之中有变式不具备每周一次集体大备课和两次小备课条 件的乡镇学校,重点做好个人三次备课第一次个人初备是关键,第二次 是在个人初备基础上,充分利用其他学校第一次集体大备课传至资源平台 的集体教案和共享课件,修改完善个人初备教案,完成二次备课,第三次 备课是在新授课后的教学反思这样,既能弥补无法开展集体研讨的不 足,又能通过资源共享,在短时间内提升乡镇学科教师教材研究能力和课 堂教学质量一二三”教学型集体备课模式,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经过实践检 验回归理性反思,最终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是一种有依据、有价值的尝试该备课模式重实效,在不加重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创造条件鼓励教师 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优化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后, 我们会继续实践、不断完善、精益求精,让教学型集体备课充满旺盛的教 研生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