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3篇.docx
5页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3篇第一篇: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翻译及赏析 刘长卿曾两度被贬谪,诗人因生性耿直,总是得罪人,两位朋友一再劝他注意这首诗突出了自己的性格,也表现了朋友的真情讽刺世态炎凉,相共日之无多,谢友人之关切 此诗是刘长卿被贬南巴(今属广东)在江州告别薛、柳二位朋友之作诗一开始就用反语以示讽意一联用“岂料”、“承优诏”写了一生屡蒙冤屈、两遭贬谪的经历貌似温和,实极愤激:本来就多年沦落,如今竟得到天子的.“厚爱”!遭贬谪之日,正是大雁从胡地飞返、***木叶凋尽之时,尤足以使贬谪之人伤怀第三、四句的上句说:“寄身却喜沧洲近”,下句紧接着说“顾影无如白发何”,是对上句的否定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对二位朋友关心的感谢慎风波”三字,语意双关,既指旅途风波,又喻政治环境的险恶,含义深长纵观全诗,诗人满腹牢骚,写景抒情笔调低沉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也有人认为是作者“由南巴回来过江州时作,故首句有‘岂料承优诏’语”但从末句“犹遣”看来似乎不是诏回 第二篇: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人刘长卿因生性耿直,总是得罪人,两位朋友一再劝他注意,这首诗突出了自己的性格,也表现了朋友的真情。
作者一生中两次遭贬,诗人因生性耿直,总是得罪人,两位朋友一再劝他注意诗是他第二次贬往南巴(属广东)经过江州与二友人话别时写的诗人虽遭贬谪,却说“承优诏”,这是正话反说,抒发胸中不平明明是老态龙钟,白发丛生,顾影自怜,无可奈何,却说“寄身且喜沧洲近”,把凄凉伤心掩饰,委婉地发抒不满情绪全诗虽感叹身世,抒发悲愤,却不敢面对当权,其矛盾心绪,溢于言表这首诗突出了自己的性格,也表现了朋友的真情讽刺世态炎凉,相共日之无多,谢友人之关切 第三篇: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 唐代: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年沦落的生涯,谁知竟得到天子的厚恩世间万事我都已参破,只想学醉饮狂歌的古人 江上的月色分外清明,胡雁从夜空飞掠而过秋风吹起,***已树木凋尽,楚地山头的落叶想必更多 且喜暂时可以寄身的地方,在那沧海近旁对着明镜来回照影,萧萧白发徒然地令人心伤。
如今你们同我都已经老去,都一样是这般步履龙钟你们还叮嘱我要留意风波险恶,真叫我深深惭愧无限感动 注释 江州:今江西***市 薛六、柳八:名未详六、八,是他们的排行 员外:员外郎的简称原指正额的成员以外郎官,为中央各司次官 生涯:犹生计 优诏:优厚待遇的诏书根据上下文,此当为反语 醉歌:醉饮歌唱 胡雁:指从北方来的雁 “***”句:江州在***,其地又在古代楚国境楚山多,木叶零落,所见之山也多了 沧洲:滨海的地方,也用以指隐士居处 顾:回看 无如:无奈 龙钟:指老态迟钝貌 老:一作“弃” 遣:使,这里是叮咛之意 慎风波:慎于宦海风波 赏析 失州入幕,年岁已垂垂老矣;虽然寄身有地,但心情不能不是感伤多于慰藉这首诗即写这种帐触之情 首联写诗人奉诏内移沿海的感受起句字面上称美皇恩浩荡,实际止用春秋笔法,以微言而寄讽意诗人曾被贬南巴,此次奉诏内移,也是一种贬滴,只不过是由极远的南巴内移到较近的近海之睦州罢了所以“承优诏”云云,实是反说,愤激不平才是其真意。
对句则由止句之婉讽陡然转为无可奈何的一声浩叹,是真情的淋漓尽致的倾吐,也将上句隐含的讽意明朗化了醉歌,它常常是作为古之文人浇愁遣愤的一种方式刘长卿两次被贬在其心灵上留下创伤,借“醉歌”以排遣,已属无奈,前面冠以“空知”二字,则更进一层透出诗人徒知如此的深沉感慨,这就将苦清暗暗向深推进了一步首联二句已点出诗人情绪,次联则以江州景色而染之,诗脉顺势而下 颔联所写即眼前之景——江水、明月、北雁、落木、楚山,渲染清秋气氛,借以抒写宦海浮沉的深沉感慨浩荡江水,凄清明月,一群北来南去的大雁掠空而过;江州一带万木凋零,落叶飒飒,原先被树木遮蔽的古楚地的山岭突然裸露出来,似乎比往日增加了许多二句写景,一天上,一地下,一写水,一写山,一近一远,一动一静,上下俯抑,参差交互,成就了二幅水天空寂、***寥落的江州秋色图而作者的真正用意则在于通过这貌似孤立的景物画面,来抒写孤寂凄凉的心境和贬滴天涯的感恨北雁南飞,暗寓诗人迁播;落术飒飒,隐含诗人晚景萧条,且与尾联“老”字遥相照应;楚山之多亦正好反衬出作者的一己之微所以,此联妙在以景传情,情从景出,情景相为珀芥,二者互藏其宅 颈联的感喟即由此种氛围中生发。
寄身且喜沧洲近”,努力想从萧瑟感中振起,但下句“顾影无如白发多”又跌落到感伤中这一联的脉理很细腻,寄身沧洲,自然是从上联将往***引起的悬想,而“沧洲近”,就离自己北国的家乡更远了,其意又隐隐上应领联上句的“胡雁过”沧洲近”又有悬想此后得遂闲适初志之意,但忽见明镜里,白发已多多,“白发”又隐隐与颔联下句萧瑟的“楚山多”在意象上相照应生涯如同一年将尽的深秋,遥远的故乡更回归无日,因此这“喜”只能是“且”喜,而白发缘愁长,却是“无如”其“何”的严酷的现实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狄遣慎风波以感愧友人情谊作结,并隐隐透出前路上尚有风波之险在关合诗题“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的同时,以“慎风波”暗暗反挑首联的“生涯”、“世事”之叹分别之际,诗人感愧万端地说:如今我和你们都已老态龙钟,多亏二位旧识还叮嘱我警惕旅途风波在此之前,刘长卿因“刚而犯上”被贬到遥远的南巴,此次奉诏内移,薛柳二人担心他再次得罪皇帝,故有“慎风波”之劝对此,诗人深深地为之感愧风波”一词,语意双关,既指江上风波,又暗指宦海风波这样一结,既写出了薛柳二人对诗人的殷殷叮嘱之情,又传出了诗人感愧友人的神态 综观全诗,或委婉托讽,或直抒胸臆,或借景言情,运用多种笔墨,向友人倾诉了因犯土而遭贬滴的痛苦情怀。
语言看似质实,却不乏风流文采前人评对长卿七言律诗云:“工绝秀绝当不为溢美之词 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