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倚天屠龙记第十回的一个场景开始.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9614992
  • 上传时间:2017-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60KB
  • 从倚天屠龙记第十回的一个场景开始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谋粹书评网是书荒者乐园,去读读看: 谋粹书评网是书荒者乐园,去读读看: 倚天屠龙记第十回,百岁寿宴摧肝肠,乃是事关全局的重要段落张翠山和殷素素的故事到此为止——严格的说,以他们二人(尤其是张)为明线的故事叙述完毕了,虽然它们作为张无忌和赵敏的性格之源在以后的故事中发生着作用——张无忌的故事正式开始而这一回中的各大门派上武当山逼张五侠夫妇自尽的场景又是这一回的主体因此我们就着重看一看金庸在这一场景中写了什么以及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是金庸的事, “说”了什么则是文本自己的道说有过度阐释之处,还请见谅为了读者的兴致,就先从一个大家都乐于谈论的细节开始好吧,我承认第一小节只是噱头一、张三丰的武功及其他相信当时的情势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再赘述需要澄清的是当时的力量对比看起来各大门派人多势众,武当招架不了虽然“真武七截阵”摆出来可以胜得少林三僧及众弟子,但是真群殴起来,武当怕是不易应付——这是一次有蓄谋的逼宫(请原谅我在宽泛的涵义上使用“逼宫”一词张三丰俨然天下武林宗主,少林不忿,故有此说) ,决不会因为少林比武输了而善罢甘休七侠想用奇阵击退少林,让他们和众帮派下山,基本上是一厢情愿少林在这次的逼宫中已经完全不在乎身份的问题了。

      说好黄鹤楼一会以澄清事故,虽未直接知会少林众僧,但他们岂能不知?武当以之为缓兵之计,却不料少林与众门派在张三丰百岁大寿的良辰上山,被搞了个措手不及基本上倚天中的少林派,除了神僧空见之外是相当糟糕的,上武当逼得张五侠自尽、围攻光明顶毫无慈悲之心,包括对张三丰亲自登山拜访替无忌求真经疗伤也不予应允——端的是巧取豪夺之徒,拔一毛而利天下者而不为也想让他们放弃这一围剿武当的机会,是绝无可能的唯一的变数是张三丰张老道的武功究竟有多强呢?不仅旁人不知——跟他老人家动过手的早就死干净了——就连武当弟子自己也是一片茫然从武学上说,张三丰在书中是一个符号性的人物,即绝顶武功的符号金庸照例是不会“坐实”的(参考射雕中的王重阳、神雕中的独孤求败) 从他弟子口中以及武林中的威望我们可以知道他很强很强但是正像俞二所说,越学越觉得与师父相差越远——这可真是“学究天人” 、 “深不可测”了当然深不可测的东西人们经常枉自揣度,结果当然是谬以千里计比如张翠山见了谢逊,竟认为恩师的武功只能胜过他一招半式;又如俞二与玄冥二老中的鹿杖客对掌之后,认为除了恩师,再无人有如此武功——隐隐然已将鹿杖客与张三丰相提并论了空性甚至还想以三僧合力向张三丰挑战,更是不知轻重。

      不过好歹金庸让老爷子出了一次手,得以让我们有个大概的评价标准:听到无忌的呼救后,张三丰瞬间按住鹿杖客的肩头,使他动弹不得,后者知道张真人只消稍一运劲,自己断然无幸——也就是说,以张三丰此时的境界,要取当世超一流高手的性命,不过弹指之间而已(为什么我说玄冥二老是超一流高手?闻、智、性“三空”应该算是一流高手了吧?空性为赵敏手下的阿二所毙,而阿二的地位比玄冥差远了,可知玄冥的深浅,决计不在少林三僧之下而有过之) 三空想合力向张三丰讨教,不过自取其辱而已其实在金庸的书中,绝顶高手要杀一流高手,绝对不会超过三招神雕中李莫愁可是与全真七子同一个档次的一流高手,而黄药师一招未能取她性命,便自顾身份不再出手,可知一斑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射雕三部曲中两个名不副实的“绝顶高手”:裘千仞和金轮法王前者大名在外,甚至想去华山论剑争“天下第一” 可真动起手来,却被瑛姑逼得甚为狼狈,而且与少年郭靖对掌(丐帮大会时)也占不到太多便宜,对上老顽童更是连还手都不敢,只能落荒而逃后者遇上小龙女,拆了数十招才逼得杨过上前相救,后来每次遇到她都颇谋粹书评网是书荒者乐园,去读读看: 谋粹书评网是书荒者乐园,去读读看: 为纠结,携潇湘子等几大高手同战郭靖也是难奈他何。

      更加明显的是,在练成龙象般若功第十层, “功力倍增”之后,尚且要拆数千招才能胜得慈恩(裘千仞) 实在难说争夺武林盟主时的法王是绝顶高手——郭靖认为非千招不能制他,显然是过于持重了此二人也就是介于绝顶高手和一流高手之间的程度回过头来看这一回若是逼宫武当真的酿成群殴,少林和众门派怕也讨不到好张三丰对少林这边武功最高的三空中的任何一空,不过就是秒杀剩下两空能坚持十招么?我不看好而武当六侠摆出真武七截阵,那就是三十二位一流高手,上山的乌合之众只怕难以抵挡况且三空很有可能十招之内就被张三丰制住,其他的人群龙无首,估计也不敢妄动了另外,我们知道以寻常武师而论,张老道以一敌百是没有问题的,参考郭靖一人摆平九十八位重阳宫弟子由此看来,少林率众人上山逼宫,实在是太小看张三丰了二、俞三及其他上面简略说了一下张三丰的武功像张真人这样的绝顶高手(丛书中的描写的层次来说,张三丰比一般的绝顶高手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还要高半个档次) ,是万万不能直接写他出手打架的一旦他真的出手, “深不可测”就难当了——只要能用语言描述出来,便有了限度而且对故事的发展是弊大于利因为只要张三丰出手,对方就没有还手之力,那还有什么意思?于是在两次看起来不得不出手的时候,武当七侠和张无忌分别“替”他出手了。

      后面这一次是因为张三丰遭到偷袭,真元受损,暂且不表前面这一次就是上面所说的第十回的情形然而这一次还没来得及打架,张五侠夫妇就双双自杀了从事情的起因上来看,少林派为首的各门派上武当山逼宫的行为难辞其咎但是促使张翠山夫妇自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俞三侠俞岱岩因为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无论是比武还是群殴,武当其实都不惧群雄张翠山之死,少林及各门派是始作俑者,而俞三却是直接的导火索张三丰曾经给俞三下过考语:“稳重可靠,能担大事” 可是在群雄进逼武当的危急时刻(因为众人都不知道张三丰的修为究竟达到了什么境界,因此确实有一种“风雨飘摇”的紧张气氛) ,俞三却没有表现出配得上这一句评价的心胸气概来反倒是因为殷素素一句“多谢三哥”勾起陈年旧事的回忆,进而不顾当时的情形,竟要盘问到底,最终断送了五弟夫妇的性命那么,俞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从情节上看来,他仅仅是一个把武当派牵扯进倚天屠龙的乱局中的一颗棋子可是,武当七侠是什么身份地位,在书中是何等重要的人物,难道金庸舍得用这么大的一颗棋子来换情节的发展么?如果真的这样,金庸就确实太“庸”了事实上,一个俞三,乃是七侠的集中写照,他的处事和为人,代表着武当七侠的一般态度,他的不幸,也折射出武当七侠的整体悲剧。

      这其中尤其明显的是宋大、张四、莫七而俞二、张五、殷六则以不同的方式或多或少地跳脱俞三的格局,但终归没有完全摆脱回头看俞三的评语:“稳重可靠,能担大事” ,读者不觉得面目太模糊了吗?七侠中除了张翠山、殷梨亭二人,若以此评语赠其余诸人,读者怕是一点也不会觉得不自然就算是张谋粹书评网是书荒者乐园,去读读看: 谋粹书评网是书荒者乐园,去读读看: 五、殷六二人,也并非“不可靠” 、 “不能担大事” ,只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中还有其他更为突出的特点,我们才会觉得他们和这句评语不太搭可以说这两句话是武当七侠的整体面目而俞三的行为更是武当弟子的写照:惩恶扬善、行侠仗义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七侠虽然侠名远播,但是真正路见不平仗义出手的事情,很少写到而在俞三的行动中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侠士的风范他就是七侠的一个缩影而他性格上的弱点则在另外六人,尤其是宋大、张四、莫七身上放大他行事谨慎,但多谋少断,在追查屠龙刀的时候,考虑得很多,但最终的主意还是回山交给师父处理,多少显得有些迂腐——这是宋远桥:深通易理,能相面,但是多数时候却没有表现出老大应有的魄力,甚至对儿子的教育也彻底失败;他空有小机巧,却无大智慧,它可以在危险的时候藏身泥塑中不被发现,却对屠龙刀的影响估计不足,以至于在大事上短视——这是张松溪:能够略施恩惠,感动三个镖头,让他们俯首帖耳,却对五弟夫妇回武当可能造成的危局没有防备;他刚毅勇猛,却略显莽撞,独上天鹰教的帆船就直冲船舱,结果进退失据,遭到暗算——这是莫声谷,出言不留余地,行事不留退路,最终丧生宋青书之手。

      就像俞三的结局一样,武当七侠作为侠士是失败的不论是武林的正义还是天下的正义,他们都没有作出与其身份相称的贡献而俞二、张五、殷六三人则在着整个的悲剧格局中有所超越这个后面再说三、殷素素其人在这一回中,殷素素自然是个关键的角色殷素素是我偏爱的人物她的美貌让“风姿俊雅”的张五侠自惭形秽,让杀人不眨眼的谢逊不忍下手;她的性情真诚直率(谢逊曾说殷素素不伪饰, “不像那位假仁假义的张相公” ) ,杀伐决断毫不手软,但其实心地善良,温柔体贴;她的行止见识更是超出武当七侠等一干“名门正派” 她与张翠山在钱塘江上,人舟同行,在我看来是倚天中最具诗意的一段,且看:侧头回望,只见那少女所坐的江船沿着钱塘江顺流缓缓而下,两盏碧纱灯照映江面,张翠山一时心意难定,在岸边信步而行人在岸上,舟在江上,一人一舟并肩而行那少女仍是抱膝坐在船头,望着天边新升的眉月简直美得让人心神俱醉之后两人在雨中隔江论书,更是在旖旎的脂粉香中添上一股清雅的墨香,直逼得读者情难自已可是正如这一段中金庸不无用意的写道:“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殷素素和张翠山的一见倾心正是他们悲剧的开始严格的说,我不会把张翠山作为一个纯粹的悲剧人物出身名门正派,武功既高,人又极俊秀,还写得一手好字。

      在七侠中悟性最高,最受张三丰喜爱去查个案子被人栽赃,却因此钓到绝色美人谢逊惜他的容貌才气,不忍加害,最后结为兄弟在冰火岛上得享天伦,回到中土又受二哥和武当盛名的保护总的来说,这个人物的底色是明亮的,他的悲剧只是不幸牵扯到谢逊和屠龙刀——这只是偶然而殷素素则不同她太聪明了,聪明得高处不胜寒在整部倚天的主要人物中,只有谢逊能够和她在一个境界,成昆、赵敏之流,要么太过自负,要么不得大略,在“聪明”这一点上总是输给她的正如“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太过聪明的人在这世上也是痛苦和悲惨的就算她没有嫁给张翠山,她的悲谋粹书评网是书荒者乐园,去读读看: 谋粹书评网是书荒者乐园,去读读看: 剧也不可避免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就是女版谢逊,兼具真性情与高智商的悲剧人物谢逊最终还是修成正果,而她却免不了红颜薄命她总是比别人想得更多、更远,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头脑依然冷静她有意不在谢逊和张翠山对掌时发蚊须针伤他,是因为她知道一旦杀了谢逊回到中土,二人便无法得到幸福;在冰火岛上,张翠山乐不思蜀,想四人在孤岛上尽享天伦,又是她提醒丈夫考虑无忌的幸福她深爱着张翠山,但是也对张翠山的人格早已了然细细体味她不发蚊须针伤谢逊的理由,我们发现她其实很清楚:张翠山的世界是她永远无法真正进入的。

      否则,若是伤了谢逊,再规劝他这番隐居孤岛的道理,岂不更加保险?但是她明白在他的理想中,兄弟之情要高于一切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爱慕以至生死以之,乃是张翠山在极端体验之下的真情流露但是一旦这个极端的环境不存在的,真情就会被常人的行事规矩淹没张翠山从来没想过在可能的情况下放弃做一个常人看起来的“好人” ,张翠山自己对此也有自觉殷素素提醒他只有在摆脱了“常人”的化外之地,他们才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否则,他们两人身份、地位,以及最重要的——对正义问题的回答的悬殊将毁掉他们在一起的机会事实最终证明了她的聪明智慧,以他们二人的鲜血在夫妻之情和对兄弟的歉意之间,张翠山实际上还是选择了后者而在这之前,为了二人的幸福,殷素素苦心孤诣,不惜隐瞒真相因为在她看来,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的幸福四、谢逊之问与殷素素的遗言谢逊在第五回末尾惊世骇俗的一问让张翠山无言以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