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健全碳达峰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行动计划.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44451946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22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健全碳达峰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行动计划一、 健全碳达峰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统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促进再生资源应收尽收建立健全废旧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加工、再生和销售体系,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规模化、清洁化利用建立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叶片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促进机电制造、汽车零部件、校具装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实施消费者信用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380万吨,到2030年达到750万吨二、 碳达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关于经济增长与碳减排节奏,首先从经济增速来看,国际案例表明,工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碳减排对于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来说,无疑会对本国经济发展形成制约如美国,2001年小布什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应承担减排和限排的义务为借口,退出了《京都议定书》,而此后的四年美国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我国目前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2019)要超出大部分国家在碳达峰时期的占比(30%以下)10个百分点左右,未来10年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经济增速也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

      在碳达峰后,各国的案例表明,虽然不少经济体增速中枢出现放缓,但放缓的程度有限,而且部分国家(比如英国这种第三产业持续增长的国家)增长不降反升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在大多数情景下,碳达峰会对中国GDP造成正面影响我国只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即使在2030年碳达峰后,经济增长也未必会出现明显回落从工业化阶段看,我国已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化产生的碳排放将逐渐趋于缓和,此时要扩大能源消费结构,如使用碳排放值相对较低的天然气目前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7.4%)远低于全球水平(16.2%),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水平也较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强大的经济条件将加强减排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而这也将提高能源效率当前我国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扩大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降低工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支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将是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重点关于城市化率与房地产业,中国的城市化率离碳达峰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尽管和其他很多拉美国家一样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但其在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经济都发展较快,大量人口已经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城市化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由于未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住房民生等社会保障,大量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城市中规模巨大的贫民窟这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引以为戒的对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目标,即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到60%,这一目标已经实现虽然下一个时期的城镇化目标官方尚未出台,但按照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要求,同时参考其他国家实现碳达峰时的城市化率水平,预计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目标在70%左右过去10年,中国城市化率由2010年的49.9%上升到2019年的60.6%,提升了约10.7个百分点;而这10年也是中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了近70%尽管城市化率提升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将城市化率目标作为房价继续上涨的支撑因素并不恰当,因为过高的房价会提高农民进城的门槛,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房价涨势蔓延对城市化率并不友好在向碳达峰迈进的下一个10年,城市化率的同步提升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将更为复杂,因为有政策、人口、土地、收入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关于能源结构与煤炭行业,受资源禀赋影响,煤炭是中国工业能源消费中最重要的能源产品,其能源消费占比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碳排放大部分来自于煤炭,碳减排的对象无疑就瞄准了煤炭。

      上文国际案例中,五个国家实现碳达峰时的煤炭能源消费占比分别约为32.2%(英国,1990)、41%(德国,1991)、26%(美国,2007)、25.6%(日本,2012)、8.3%(巴西,2014),且这一占比在碳排放达峰后延续下降对标来看,中国的同口径煤炭能源消费占比在63%左右(2019年),远超上述各国碳达峰时期的煤炭占比和世界平均水平的27%,能源结构的调整压力任重道远当前,约束性能源政策已经开始影响行业,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微观层面的信用融资环境,对当前和未来一度时间里的煤炭行业都不太友好下阶段,不管是煤炭企业的转型,还是去碳、碳捕获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都意味着煤炭行业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缺乏优势的产能将面临加速退出三、 碳达峰重点关注行业从推动碳达峰行业看,水泥、钢铁、石化化工、陶瓷、建筑、造纸等传统行业是各地推动碳达峰的重点关注领域以水泥行业为例,广东省在推动水泥行业碳达峰方面提出,以清远、肇庆、梅州、云浮和惠州等产业集中地区为重点,引导水泥行业向集约化、制品化、低碳化转型完善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机制推广应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与装备,到2025年,符合二代技术标准的水泥生产线比重达到50%左右。

      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等低碳建材产品的研发应用加强燃料、原料替代,鼓励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废弃物合理控制生产过程碳排放,探索水泥窑尾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到2030年,全省单位水泥熟料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8%以上中国水泥协会表示,水泥工业作为工业领域重要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部门之一,在各地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均专门提及,对于各地区水泥行业实现碳达峰也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措施和路径继续推动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实施节能低碳行动,加大节能技改投入;加速原燃料替代应用技术普及;提高低碳水泥推广及应用力度、范围;继续加大水泥工业脱碳技术研究应用等仍是水泥工业的关注焦点《上海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进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到2030年,钢铁行业吨钢碳排放量强度较2020年下降15%,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不增加,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确保2030年前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四、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情况(一)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坚持对标对表与立足实际相结合,构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一是完成总体设计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分别作为1+N中的1和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总体设计,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二是抓紧制定N个专项方案各有关部门按照部署,研究制定了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绿色金融、绿色消费、减污降碳、统计核算、固碳增汇、干部培训等配套政策措施11个设区的市和江铜、江钨、建材、江盐等省属重点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已完成编制三是完善绿色低碳相关法规规划政策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林长制、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等省级地方性法规,出台《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全面建设美丽江西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一轮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等政策文件,印发实施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业绿色发展、绿色交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等规划,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二)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坚持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转型并重,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有序替代。

      一是优先发展新能源制定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指南,建立新能源规划库,实施整体推进开发区屋顶光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新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702.5万千瓦,较十三五末新增装机337万千瓦二是合理有序发展清洁煤电建成投运瑞金电厂二期、信丰电厂、丰城电厂三期等清洁煤电项目,谋划布局一批煤炭储备项目完成13台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电厂煤耗处于全国优秀水平三是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省级管网县县通和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全省建成投运天然气长输管道3132公里,形成一纵三横一环输气网架,实现向67个县(市、区)供气建设湖口液化天然气(LNG)储配项目等重点储气设施,积极推进铅山、遂川、永新等抽水蓄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积极争取第二条入赣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纳入相关规划,南昌至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四是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强化能耗强度约束,全面完成十三五能耗双控考核,完善节能审查程序,加强节能形势分析研判,强化节能事中事后监管,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及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和集聚289个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耗监测系统建设2021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十四五节能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台全国首个2.0版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服务型制造、低碳绿色发展、重大项目引领、产业集群提升、优质企业培育和质量品牌塑造等八大重点工程,启动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全省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达1554个,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3个、绿色工厂82个,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12位二是推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深入推进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做大做强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优势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支持南昌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加快未来产业布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衔接融合,推动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头部企业落户今年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5.1%、39.8%,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排名进位至全国第6位,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4213.5亿元,同比增长15.1%三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全面建立六个一(成立一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建立一个会商协调机制、形成一套制度及监管体系、绘制一张能耗分布图、建设一套能耗监测系统)工作机制,严格两高项目准入管理,组织开展全面排查清理整改专项行动,推动全省十四五拟投产达产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项目新增能耗从2021年初的1244万吨标准煤压减至930万吨标准煤,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加强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出台《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总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完成重点领域企业能效摸底调查,建立重点企业能效清单和改造清单,江西铜业铅锌公司2项工艺列入国家能效领跑者名单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0%四)推动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将绿色理念贯穿于交通、城乡建设全过程,推动低碳转型发展一是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21年被评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第一档的7个省份之一,萍乡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连续三年获全国第1位推动九江市、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成功建设国家无废城市,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园林城市(镇)创建二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开展绿色建材资质认定,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力度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全省布局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62家,赣州市、抚州市荣获国家装配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