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完整版附答案(满分必刷).docx
55页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库完整版附答案(满分必刷)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某大型社区内建有餐饮一条街,一些小饭馆开设室外大排档,营业到凌晨,有些顾客大声喧哗,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居民向居委会反映,居委会出面与商户沟通,但商户他们也只能提醒顾客,人家不听也没有办法,有居民给"110"、城管部门、工商部门打,有关人员出面后,情况略有改善,但几天后又恢复原样,实在无法忍受的居民开始直接找大声喧哗的顾客交涉,经常因言语不和而争吵起来,这段时间接连发生几起居民与顾客打架的事件,社区矛盾日趋突出,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计划进行调解介入问题:1.结合案例,逐一列出在调解介入中可以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的行动系统2.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直接介入策略来调解矛盾?【答案】:1.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案例中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的行动系统: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110”、城管部门、工商部门等2.直接介入策略主要针对居民、顾客、商户解决:(1)进行危机介入:居民和顾客出现冲突的时候,工作者要及时进行危机介入;(2)组织居民与商户的商谈会:将居民代表和商户代表召集一起进行商谈,针对相应问题展开讨论,商谈一个具体的营业时间和规定,并签订相应的协议;(3)动员相应资源:社会工作者协同居委会联系城管部门、工商部门和110提出相应的解决大排档问题的方案;动员社区居民志愿者协助进行管理;(4)社区内部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融洽的社区环境。
2、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现,社区内一些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由于家庭贫困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敏感、内向等性格特点,自我认同较低,这些未成年人正处于进一步就学、就业的抉择关口,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了解社会上有哪些职业适合自己,对未来倍感迷茫,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为这些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并希望通过申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获得资金支持[2016年真题]【要求】依据生涯选择配合论,设计一份“未成年人职业规划服务”的项目计划书(只需把需求分析、具体目标、服务活动形式和预计成效四部分答案,依据表4—3中所列字母的顺序填写)表4—3【答案】:依据生涯选择配合论,设计并填写“未成年人职业规划服务”的项目计划书见表4—4表4—4 3、为提高社区环境治理水平,A社区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重点解决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调查了解到以下信息:有些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但其他居民还是把没有分类的垃圾丢进垃圾桶,自己一个人也是白做;有些居民反映,因为宣传不到位,自己不太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有些居民指出,目前垃圾分类设置的物质类奖品没有太大吸引力,建议把获得便民服务也作为奖励;有些居民表示,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参加垃圾分类的培训;有些居民提到,垃圾分类是新鲜事物,不太清楚究竟要怎么分类。
社会工作者基于社区调查掌握的信息,着手制定服务计划,以推动A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问题:1.列出影响A社区后民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主要因素2.为推动A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策略?【答案】:1.参与意愿不佳: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但其他居民还是把没有分类的垃圾丢进垃圾桶参与能力缺乏:因为宣传不到位,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部分居民不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参加垃圾分类的培训参与价值受挫:由于存在个别居民乱扔垃圾的不文明现象,部分居民认为一个人也是白做;目前垃圾分类设置的物质类奖品缺乏吸引力2.激发居民参与意愿:通过社区教育,社区宣传,唤醒居民对垃圾分类与环境问题的关注意识;通过自愿报名,主动邀请,居民推荐等方式招募社区志愿者骨干,帮助推进垃圾分类活动开展提高居民参与能力:通过发放宣传单页,社区讲座,有奖问答等形式对居民进行教育培训;在社区主要垃圾箱旁,定时定点安排志愿者值班,现场指导垃圾分类方法提升居民的参与价值:通过社区骨干的带头引领,社区志愿者的监督管理,逐步减少个别居民乱丢垃圾的不文明现象;接受居民建议,除了目前设置的物质奖励,制定方案,把更多的便民服务融入垃圾分类活动奖励中,让居民得到实惠。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孟子》三章)(2)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木兰诗》)(4)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5)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6)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 5、案例:社区矫正对象赵某近日获得了一个就业面试机会,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曾经是服刑人员,肯定会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所以在面试中表现得自卑、胆怯,不能自如应答,导致面试失败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在某快递公司上班,在一次送货过程中因小事与客户发生了口角,他更加觉得客户对他们这些有过犯罪经历的人是看不起和排斥的,而且争吵使他丢失了来之不易的工作社会工作者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都有相似的就业困境,决定为他们举办一个就业小组服务计划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如下:理念(原因分析、理论基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就业服务时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着因非理性信念而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及对社会认同低等现象,社会工作者决定以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理论基础开展小组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
总目标: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具体目标:1.改善自我认知;2.提升就业能力每节活动主题:第一节: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契约、讨论小组计划第二节:分享就业经历第三节:邀请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介绍就业信息第四节:参观社区矫正就业基地第五节:学习面试技巧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小组服务的目标与活动主题应该严格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且二者之间要高度相关案例中表现出来的是:(1)各项活动主题包括介绍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参观基地等,都与“社区矫正对象”的特定身份和特殊心理状态相关性低,主题内容也没有涉及任何“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的内容,属于一般性的就业促进指导工作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信念系统的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包括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和辩论技巧而活动主题包括介绍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参观基地等,不涉及该理论及其所配套的治疗技巧,属于简单的直接治疗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该小组服务方案各项活动主题与其总目标、理论基础相关性都较小,达成小组目标的困难较大。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ABC理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的影响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包括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和辩论技巧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主要包括反应感受、角色扮演和识别等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主要包括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和想象等据此结合案例,修正小组工作计划书内容如下:总目标:社区矫正对象走出就业困境具体目标:①反思自身问题,增强自尊自信;②提升就业能力,积极融入社会每节活动主题: 6、Helendoesherhomeworkafterschool.(改成否定句)Helen__________herhomeworkafterschool【答案】: 7、苏某,男,1990年10月生,初中未毕业,案发前无业,住上海某区2010年1月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取保候审,同年11月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目前,在上海某工厂工作苏某长得人高马大,小时候性格温和,说话轻生细气,读小学的时候尚能遵守纪律,从不和别人打架,人也很聪明,读书成绩不错,老师和同学都比较喜欢他。
10岁时父母离异,此后他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经常在外面打麻将,对他不管不问,他总是玩到很晚才回家,回家后,有时候吃方便面,有时候连方便面都吃不到到初中一年级,由于成绩不好而留级,此后再也没有心思读书,终日和一帮社会闲散人员打成一片,参与打架斗殴,初中未毕业就在社会上游荡苏某看不起母亲,更不服从母亲对他的管教,常常对母亲说:“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育我”苏某的主要兴趣就是打游戏案发后苏某畏罪逃到外地打工,后回上海自首被判缓刑,苏某姨妈孙女士把苏某母子接到自己办的工厂居住为此,苏某很不满意苏某有一个不良的朋友圈子,大约六七个人,多数被判过刑,苏某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玩苏某被孙女士拉到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强制矫正问题】根据苏某的情况,制订一份服务计划答案】:1.工作目的和工作目标(1)目的:帮助苏某正确认识自己,提高其适应、利用环境的能力,同时帮助苏某改善社会环境2)目标:①帮助苏某安排工作,重新融入社会②帮助苏某改变对自己的认知③帮助苏某改善与母亲、姨妈的紧张关系④介入苏某的社区系统,利用社区系统资源更好地为苏某服务⑤帮助苏某改变朋辈环境2.介入系统和介入行动运用人与环境互动的取向和优势视角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入:(1)首先帮助苏某安排一份工作。
针对苏某喜欢操作电脑,社会工作者可以结合他的兴趣并利用其姨妈开工厂的情况,可以让其姨妈为苏某安排一份和电脑操作相关工作通过努力工作,苏某可以增强对生活和自己的信心,增强责任心,提高自制力和掌握一些基本工作技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2)帮助苏某解决自我认知问题父母在苏某童年时期离异,这件事情对苏某的内心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可以通过个案会谈的方式了解苏某内心的想法,帮助苏某宣泄内心负面情绪,正确认识自己的成长历程,并逐渐形成理性和正确的自我认知3)帮助苏某改善与母亲和姨妈的紧张关系苏某在父母离异后,母亲对他不管不问,这让苏某对母亲失去信心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和母子会谈,让双方充分沟通、理解,改善母子关系苏某的姨妈对苏某非常关心,社会工作者可以一方面让姨妈了解苏某的某些想法,适当尊重苏某,并且对苏某的改变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另一方面也要让苏某明白姨妈对他是非常关心的4)利用社区系统资源更好地为苏某服务和苏某所在社区联系,通过社区进行综合治理,改善苏某的生活环境挖掘社区志愿者力量,共同参与苏某的矫正工作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鼓励苏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为他人和社会多做益事,重新找回自尊,重塑在人群中的形象。
5)帮助苏某改变朋辈环境对于苏某来说,周围不良的朋友也是影响苏某向好的方向改变的重要障碍所以,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鼓励苏某适当参加业务活动,减少苏某与不良朋友接触的时间,从而起到与其不良朋友逐渐断绝关系的作用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让苏某姨妈和母亲注意掌握苏某的动态交往情况,发现不良苗头,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8、案例:小美是初二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性格孤僻,在学校经常独来独往,放学后也不跟社区里的同龄人玩耍小美的母亲是从外地农村嫁到城里的“外来媳”,与亲戚、邻居交往很少因为身体不好,主要在家接一些手工活贴补家里小美的父亲是一线操作工人,三班倒,工作十分辛苦,收入较低父亲对小美比较严厉,父女之间交流很少因为工作时间关系,父母之间很少沟通,家里有什么事,都是父亲说了算小美一家也不参加任何社区活动,社会工作者在一次“外来媳”家庭走访中遇到了小美,决定对其开展个案服务在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