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守则.doc
13页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o一一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贝1 1第二章机构人员 2第三章组织实施 3第四章基础设施 4第五章应用系统 6第六章运行维护 10第七章信息安全 13第八章附则 1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信息 化,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行业管理规定,结合中 医医院信息化建设 的实际,特制定本规范第二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 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医院管理和中医电子病历为重点,构建中医药特色 鲜明、技术平台先进、服务管理规范、系统安全高效的现代化 中医医院第三条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 集成、互联互通、实用高效 的原则第四条中医医院应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并突出中 医药特色,实现医院内部和区域之间信息资源的高效统一、系统整合、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提 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 程,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 和降低医疗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第五条中 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 和管理制度,执行卫生部、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第六条中医医院应将信息化工作列入 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制 定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满足 医院整体发展的要求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将信息化建设经费列入医院年度预算, 年均 投入应达到年医疗业务总收入的1%〜5%第八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综合医院可参照本规范执行第二章机构人员 第九条中医医院应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包括院长、主管副院长、信息部 门以及医、药、护、技、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和管理 医院信息化工作,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核定资金预算,协调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办公室设在信息部门, 负责日常信息管理与技术工作第十条中医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与技术部 门(简称信息部门)信息部门的主要职责:1.拟订医院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年度计划;2.编制医院信息化建设年度资金预算;3.制订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规 章制度;4.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5.负责信息技术的咨 询和服务第十一条中医医院应按开放床位与人员比例100:1〜100:2配备 信息管 理和技术人员,开放床位低于100张床的医院人员配备应不低 于2人。
第十二条 信息部门应建立定岗定责制度,重要岗位应实行双人负责制并签订安全保密协议 书信息技术人员应当具备计算机、医药信息及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第十三条 医院各科室应设置专职或兼职信息员,负责联系协调信息部门开展有关信息工作第十四条中医医院应建立信息化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第三章组织实施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应做好需求分析,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组织实施第十六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应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先 进性、安全性、扩展性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规划内容主要 包括现状分析、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保障 措施、预期成果和发展前景 等第十七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行项目管理项目按规定实行 招投标第 十八条承担信息化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设备供应、外包服务、 工程监理的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第十九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实施包括 基础准备、软件 实施和硬件实施三个部分基础准备应按照规划要求,做好思想、 组 织、人员、技术、资金和物资等准备;软件实施包括需求分析、系统 研发、基 础数据准备、模拟运行、单轨运行和正式运行等环节;硬件 实施包括调研、招标、 安装和验收等环节。
第二十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信息化项目的验收验收应根据设计方案或合同要求等,制订验收方案,形成验收 报告;组织 相关部门或专家组审定验收报告第二十一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开 展医院信息化 建设项目的综合评估,主要包括系统设计、系统功能、系统应用的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估,提出改进意见等第二十二条信息系统管理与 操作的培训,应坚持分类考核、合 格上岗的原则,纳入医院职工业务培训内容,考 核结果纳入职称晋升条件和继续教育学分评定内容第二十三条建立健全机房管 理、网络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 理、技术文档管理等制度,明确系统管理、网络 管理、数据库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岗位职责,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及效果第四 章基础设施 第二十四条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软件、网络及 其他辅 助设施基础设施应选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与市场主流产品,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 和售后服务第二十五条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设备、存储 与备份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1.服务器配置的基本要求:1)具有高可用性、可管 理性、可维护性;2)具有先进性、扩展性、稳定性;3)有足够的处理内存和存储空间,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访问;4)用户数、并发用户数及使用率满足实际需 求;5)主服务器应采用冗余方式配置。
2.客户端配置的基本要求:1)满足应 用系统的实际运行需要;2)安全运行被服务器认可的操作系统;3)支持应用系 统所需的各种接入设备,具有扩展性3.网络设备是保证网络高效、安全、可靠运 行的硬件设备,包括 交换机、路由器、入侵检测设备、网络脆弱性扫描设备、防火 墙等配置的基本要求:1)符合系统架构、协议和应用系统的网络需求;2) 可靠性、兼容性、安全性以及标准化程度和效率满足实际需求;3)具有通用性、 易操作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4)满足网络拓展需求;5)核心交换机等关键 设备应采用冗余方式配置4.存储与备份设备是容灾的基础设备包括磁盘阵列、 磁带库、光盘塔等配置的基本要求:1)构架设计应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实 用性和可扩展性;2)具有高可用性、数据安全性、易操作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3)支持灵活的容量调整、数据备份和远程复制第二十六条基础软件是对 计算机硬件资源进行利用和管理,为应用软件提供服务与支撑的软件包括系统软 件及其他基础软件系统软件是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运行 的计算机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和各种服务支撑软件选用的基本要求:使用正版 的系统软件,具有高安全性,能持续提供更新和技术支持服务。
其他基础软件选 用的基本要求:能与相关应用系统有效集成,系统稳定、安全性能高、技术文档齐 全,有良好的扩展性,维护、管理方便第二十七条网络及其他辅助设施包括综 合布线系统、机房及供 配电系统等设施采用先进、成熟、环保的技术、设备和材 料,保障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满足信息技术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1.综合布线 系统是以双绞线、光缆及无线通讯系统为传输媒介,面向建筑屋内或建筑群之间的 信息传输通道实施流程包括方案论证、系统选择、工程施工、工程验收和应用培 训等环节基本要求:1)设计、施工、验收、监理等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2)通信电缆线材品牌相对一致;3)无线网络宜覆盖医疗业务各环节和行 政、办公场所;4)线路应有备份和冗余,关键部位应有应急线路2.机房及配套 设施应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等标准,结合医院实际,进行设计、建 设与管理第五章应用系统第二十八条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 术、网络 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中医医院的人流、财流、物流进行综合管 理, 对中医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分析、传输及交换,为 中医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 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第二十 九条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要求:1.具有合法的版权;2.支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信 息资源整合与利用,支持基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协同机 制,支持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协同;3.系统应向平台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支持开 放式的系统架构,适应各种政策、技术和业务发展;4.支持中医电子病历形成, 全面采集和存储患者诊疗信息,实现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5.支持医院经济 核算和绩效考核,实现医院人、财、物管理和绩效考评的信息化;6.提供全面、 实时、可靠的营运数据和数据分析,支持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满足医院科学管理 和辅助决策的需要;7.支持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医药特色评价和考核;8.支持 医院科研、教学、行政和后勤等信息化管理,实现医院工作的流程化管理第三 十条中医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1.系统应有备份与冗余,保证不间断安全 运行,有条件的医院建 立异地灾备系统;2.建立基于中医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集 成平台,充分共享信息资源;3.系统数据处理应准确无误;4.用户界面友好,支 持鼠标或键盘单独操作;5.支持可定制化设置和调整各种单据、报表以及打印输出 格式;6.相对独立的系统应支持单机和网络两种环境运行;7.支持电子签名、数 字认证以及无线移动设备的使用;8.具有详细的日志记录,应当包括:系统运行, 重要信息的统计,权限修改,用户的增加、删除和修改,数据的修改和删除等。
第三十一条软件产品开发和管理过程的主要文档应符合《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 范》要求,提供归档的技术文档,应当包括:1.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2.软 件(或项目)开发计划;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4.数据需求规格说明;5.接口需 求规格说明;6.系统/子系统设计(结构设计)说明;7.软件(结构)设计说明;8.接口设计说明;9.数据库设计说明;10.软件用户手册;11.软件测试计划;12.软件测试报告;13.操作手册;14.维护手册第三十二条中医医院信息系统 应建立数据中心,各应用系统信息应实时上传和自动备份到医院数据中心和第三方 存储中心,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保障数据安全第三十三条数据库的基本要求: 设计和使用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完整性、安全性,使用多种 技术手段保护数 据库的安全,数据的安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第三十四条中医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技术要求:1.数据输入:提供准确、快速、完整的数据输入手段, 实现数据源发生地实时输入数据,提供多种数据字典辅助录入功能;2.数据共享: 建立患者主索引,提供医院信息系统各分系统之间及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数据共享 功能,包括数据交换解决方案、标准数据接口等;3.数据通信:具备通过网络自 动通信交换数据的功能,避免通过介质(软盘、磁带、光盘等)交换数据;4.数 据备份:包括自动定时数据备份、程序操作备份和手工操作备份,应建立数据异地 备份机制;5.数据恢复:包括程序操作数据恢复和手工操作数据恢复;6.数据安 全:包括数据安全和数据保密功能;7.数据权限:提供数据使用权限设置功能,用 户对数据的操作权限与其工作职责权限相对应;8.数据字典:包括国家标准数据 字典、行业标准数据字典、地方 标准数据字典和用户数据字典,对已有的国家、行 业及地方的数据字典,不得自行修改与定义,允许用户扩充的字典,应按照标准的 编码原则扩充,新标准出台后应立即改用标准编码。
由于技术限制导致已经使用 的系统不能更换字典,应建立自定义字典与标准编码字典的对照表,并开发相应的检索和数据转换程序第三十五条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各分系统功能模块之间应实现 互 联互通、数据共享,相关数据之间应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具备通用、标准的 外部接口第三十六条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为基础功能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临 床服务部分和医院管理部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各分系统与功能可根据业务需求与 业务流程进行组合,不断补充和完善第六章运行维护第三十七条运行维护主要 包括系统日常管理,系统检查和评价工作,系统恢复工作系统维护应保证系统不 间断运行,持久地满足用户需求运行维护的年度平均费用投入应达到信息化建设 总体投入的8%〜15%第三十八条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建立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