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docx
72页普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文本(公示稿)组织单位:普宁市环境保护局技术单位: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9年1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建设背景 2第一节建设基础 2第二节突出问题 4第三节建设机遇 6第二章总体要求 7第一节指导思想 7第二节基本原则 8第三节规划目标 9第四节规划指标 11第三章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打造生态普宁 15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5第二节严格保护城市生态空间 16第四章 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打造低碳普宁 18第一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18第二节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利用 23第三节积极推动产业循环发展 25第五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秀美普宁 28第一节 突出打好碧水攻坚战 28第二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34第三节扎实打好净土防御战 38第四节强化生态系统保护 40第五节加强环境风险管控 42第六章大力倡导生态生活,打造宜居普宁 46第一节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46第二节补齐环保设施短板 49第三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51第七章 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打造人文普宁 55第一节弘扬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55第二节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 57第三节 全面推进生态文化教育 58第八章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打造创新普宁 60第一节优化生态文明决策机制 60第二节 完善自然资源评估制度 61第三节健全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63第四节 健全生态环境市场体系 64第五节强化生态文明监督考核 65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 68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68第二节强化规划执行 68第三节加大资金保障 69第四节推动全民参与 69附表普宁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重点工程 70, ■ —1—刖5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 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广东有条件 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得更好,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 理,坚持绿色发展近年来,普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积 极实施“区域一体、扩容提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总体发 展战略,加快解决练江水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成为省县级文明 城市提名城市,创建林业生态县通过省考核验收,具有较好的生 态文明创建基础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许多 新要求2018年6月,揭阳市委书记李水华强调,普宁市要扛 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普宁市主动 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需要,也是谋划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本规划立足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的要求,确定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总目标,提出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建设生态人居环境、营造生 态文化氛围、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等领域的重点任务,全力推进绿 色发展,建设新时代美丽普宁。
第一章建设背景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 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 维护普宁市域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 范县,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利于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建设 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美丽家园第一节建设基础一、 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明显普宁市位于潮汕平原西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 季常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区域具备山、水、林、田等生态 要素,植被茂密,生态系统总体稳定西部南阳山区和南部大南 山地林木常绿,水果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青榄之乡"“中国 青梅之乡” “中国蕉柑之乡”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59.89%,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27.5%,先后被授予 “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 称号水资源丰富,境内分布有练江、榕江和龙江三大水系,多 年平均径流量21.53亿立方米湿地资源丰富,现有湿地面积 3589.9 公顷二、 经济社会转型稳步推进经过多年发展,普宁市工业发展成绩凸显,形成纺织服装、 医药两大支柱产业工业园区建设卓有成效,纺织印染环保综合 处理中心、英歌山工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园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全市工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两大支柱产业在压力挑战 下积极转型升级医药产业呈现健康、快速增长,全市有医药生 产、加工、批发、零售企业220多家,产值达205.1亿元纺织 服装产业继续成为揭阳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条,被确认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荣获“推动纺织产业集 群发展突出贡献奖”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市 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进程为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提供了有利基础三、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加强普宁市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着力解 决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建设日趋成熟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 善,2015年以来,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从10万吨/日提高到17 万吨/日,建成90吨/日污泥处理中心一期,新建截污管网43.6 公里因地制宜开展农村连片治理,2017年,全市366个自然 村实行雨污分流,128个自然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切实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制定并实施《普宁市练江 流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4-2020年)》,练江污染得到有效遏 制;持续抓好扬尘污染整治,强化工业废气污染治理,确保区域 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标;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 况调查,完成全市392个采样点采样送检工作。
四、生态示范创建稳步推进全面掀起创建县级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高潮,鼓励乡镇 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积极推进“一镇一品” 建设,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普宁市深入开展环境卫生、 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生态环境、乡村环境五大整治和投资环境、 文化环境、社会氛围、市民素质四大提升行动,推进文明城市、 文明镇街、文明村居创建活动,已成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提名 城市坚持规划引领,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战略,全面 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建成洪阳、广太、南溪、 高埔等多个“一镇一品”示范镇,生态示范村13个,城镇和农 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第二节突出问题一、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不足近年来,普宁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明晰,但是城市建 设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不足,土地等要素整合统筹不合理,大部分 建设用地较为分散,集约利用水平不高部分地区生态形势严峻, 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高,除了山区局部区域外,原生林已十分稀 少,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严峻部分城镇化地区开发 强度过大,建设用地快速蔓延,大量挤占生态用地,城市边缘区 的耕地、湿地、绿地、林地等重要生态资源受到严重侵蚀,自然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空间破碎。
二、 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普宁市产业层次总 体偏低,第二产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纺织业和医药产业等资源、 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传统支柱产业尚未真 正转型升级,新兴业态尚未形成产业链条虽然近年来高技术制 造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有所加快,但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聚效 应不强能源资源使用方式较为粗放,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主要污染物 减排任务艰巨同时,资源无序开发、资源浪费现象仍较严重, 资源约束趋紧三、 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2017年普宁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有所下降,部分污染 物年均浓度上升趋势明显,尤其是3浓度出现反复增长趋势, pm25也已连续多年成为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练江流域大部 分断面水质仍为劣V类水体,尤其是省考断面练江青洋山桥跨 界交接断面水质仍有反复,城市内河涌水生态环境质量常年较 差生态建设短板突出,环保基础设施欠账较大,污水收集处理 率较低,对发展制约明显农村环境保护能力依旧薄弱,农村畜 禽养殖等面源污染仍然严重,生活垃圾回收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能力有待提升。
四、生态文明体制有待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机制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基层环境保护 管理队伍、技术力量仍较为薄弱,应急、信息、固体废物等管理 体系尚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自然资源资产 产权管理和用途管制制度有待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尚需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奖惩机制、绿色考评体系不够完善,环 保责任追究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生态 意识薄弱,保护环境还没有变成公众的自觉行动,部分地区重经 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缺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底线意识第三节建设机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的号召,以GDP论英雄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形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 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 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展望未来,国家将对生态 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要 求愈来愈高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是普宁市主动适应新 常态、把握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任务,对抢抓构建“一核 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绿色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 大机遇,建设新时代美丽普宁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总体要求围绕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构建集约高效的生态空 间体系、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体系、清洁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智慧宜居的生态生活体系、繁荣兴盛的生态文化体系、系统完善 的生态制度体系,努力创建具有普宁特色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 范县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 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统筹推 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 绕“商贾名城,美好普宁”的定位,守住生态保护底线,积极适 应优化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发展的双优化新常态,以环境容量和 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集约高效、 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倡导简约 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弘扬崇尚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生态空间合理、产 业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制度完善,把 普宁市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美丽家园。
第二节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 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践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共同保护人类生存空间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既要满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 建要求,又要充分考虑普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生态环境保护 与建设重点,充分体现地缘优势得天独厚、“山、水、林、田、 湖”自然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多元文化互动融合的普宁特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 标(修订)》的38项示范县指标为依据,重点针对普宁市仍未达 标的指标提出相应规划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