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某一线城市智慧社区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pdf
239页建设单位:XXXX 编制单位:XXXX 编制日期:二零二二年七月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 XXXX XXXX XXX XXX XXX XXX I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1 1.1 项目名称.1 1.2 建设单位.1 1.3 编制单位.1 1.4 编制依据.1 1.5 建设背景.3 1.6 建设目标.3 1.7 建设内容.4 1.8 投资及来源.5 1.9 建设周期.5 1.10 结论与建议.5 第二章 建设单位概况.7 2.1 单位简介.7 2.1.1 基本情况.7 2.1.2 社区介绍.8 2.2 机构职责.8 第三章 建设必要性.10 3.1 现状分析.10 3.1.1 街道基本现状.10 3.1.2 社区现状.10 3.1.3 门禁系统现状.11 3.1.4 消防设备现状.11 3.1.5 防撞桩现状.14 3.1.6 老人设备现状.17 II 3.1.7 垃圾桶分类现状.17 3.1.8 井盖现状.18 3.1.9 易涝点监测现状.19 3.1.10 社区三维可视化现状.19 3.1.11 社区指挥室现状.19 3.2 必要性分析.19 第四章 需求分析.21 4.1 需求分析.21 4.1.1 用户需求.21 4.1.2 业务需求.21 4.1.3 功能需求.22 4.1.4 安全需求.23 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24 5.1 指导思想与原则.24 5.1.1 指导思想.24 5.1.2 建设原则.24 5.2 总体设计.25 5.2.1 系统架构.25 5.2.2 网络架构.25 第六章 分项设计.27 6.1 智能门禁.27 6.1.1 概述.27 6.1.2 系统架构.27 6.1.3 系统构成.28 6.1.4 系统功能.32 6.1.5 系统要求.34 III 6.1.6 使用流程.34 6.1.7 系统特点.35 6.1.8 点位清单.36 6.2 升降式防撞桩.37 6.2.1 概述.37 6.2.2 系统原理.38 6.2.3 系统构成.39 6.2.4 系统功能.41 6.2.5 系统特点.42 6.2.6 施工流程.42 6.2.7 控制系统.44 6.2.8 线材配件及说明.45 6.2.9 技术参数.47 6.2.10 应用场景.49 6.2.11 点位清单.50 6.3 智慧消防.50 6.3.1 概述.50 6.3.2 火灾报警联网.51 6.3.3 电气火灾监控.52 6.3.4 消防用水监控.54 6.3.5 烟雾探测监控.56 6.3.6 点位清单.57 6.4 养老服务.58 6.4.1 概述.58 6.4.2 系统组成.59 6.4.3 智能终端.59 6.4.4 管理平台.60 IV 6.4.5 点位清单.64 6.5 智能垃圾分类.64 6.5.1 概述.64 6.5.2 系统构成.65 6.5.3 操作流程.65 6.5.4 系统功能.65 6.5.5 点位清单.69 6.6 智能井盖.69 6.6.1 概述.69 6.6.2 设计原则.70 6.6.3 系统架构.72 6.6.4 网络架构.72 6.6.5 系统组成.73 6.6.6 系统功能.73 6.6.7 智能井盖管理平台.76 6.6.8 系统特点.80 6.6.9 应用场景.81 6.6.10 点位清单.81 6.7 易涝点监测.82 6.7.1 概述.82 6.7.2 布点原则.82 6.7.3 监测内容.82 6.7.4 设备组成.82 6.7.5 系统配电设计.83 6.7.6 通讯网络设计.83 6.7.7 设备清单.83 6.7.8 设备参数.84 V 6.7.9 点位清单.85 6.8 三维可视化平台.86 6.8.1 概述.86 6.8.2 制作内容.86 6.8.3 生产流程.89 6.8.4 精度要求.97 6.8.5 技术路线.100 6.8.6 外业数据采集(全景、航飞街景、人工外业采集).112 6.8.7 模型等级要求.124 6.8.8 激光点云建模技术.165 6.8.9 特征点点云建模.170 6.9 数据对接接口服务.175 6.9.1 概述.175 6.10 社区指挥室.175 6.10.1 概述.175 6.10.2 大屏显示.175 6.10.3 视频会议.177 6.10.4 音频扩声.180 6.10.5 分布式演示切换.184 6.10.6 中央控制模块.185 6.10.7 应急值守席位.190 6.10.8 指挥室装修.194 第七章 系统安全设计.204 7.1 安全体系设计.204 7.1.1 安全风险分析.204 7.1.2 安全体系设计.207 VI 7.2 系统安全设计.208 7.2.1 网络安全.208 7.2.2 应用系统安全.208 第八章 环保、消防和节能.209 8.1 环境保护.209 8.1.1 环境影响分析.209 8.1.2 保护措施.209 8.2 消防.209 8.3 职业安全卫生.210 8.4 节能.210 第九章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211 9.1 项目管理机构.211 9.2 运行维护机构.211 9.3 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211 9.4 人员培训.211 9.5 项目运维.211 9.5.1 运行维护机构.211 9.5.2 应急响应措施.212 9.6 售后服务.212 第十章 实施进度计划.213 10.1 项目建设进度.213 10.1.1 项目建设工期.213 10.1.2 项目进度计划.213 10.2 项目工程管理.213 第十一章 投资匡算及来源.215 VII 11.1 投资匡算.215 11.1.1 投资匡算依据.215 11.1.2 投资匡算汇总表.215 11.1.3 投资分项匡算表.217 11.2 资金来源.221 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223 12.1 经济效益.223 12.2 社会效益.223 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224 13.1 风险识别与分析.224 13.1.1 组织风险.224 13.1.2 管理风险.224 13.1.3 技术风险.224 13.1.4 外部风险.224 13.2 风险计划与管理.224 13.2.1 风险识别.225 13.2.2 风险分析.226 13.2.3 风险计划.226 13.2.4 风险跟踪.226 13.2.5 风险应对.227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228 14.1 结论.228 14.2 建议.228 1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智慧社区建设项目 1.2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XXX 1.3 编制单位 XXXX有限公司(曾用名:XXXX)成立于 2005 年 1 月 19 日,注册资金 1000 万元人民币,具有中国工程咨询 协会颁发的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证书、公司已通过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及相关 咨询服务的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ISO20000-1:2011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体系、中国电子企业协会颁发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证书、XX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XX省公安厅安 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颁发的XX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资格证 书,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授予“2017-2018 年度XX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我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信息系统工程咨询、设计、监理服务的专业公司受XX的委托,负责智慧社区建设 项目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1.4 编制依据 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XX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引;XX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范;XX省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十三五规划;XX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18);2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 35114-2017);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 理层规范 (GB 15629-2006);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T 32581-2016);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 25724-2017);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视频接入部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 (GB/T 17963);深圳市“雪亮工程”(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整改)工作方案(2017-2020 年);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 670-2006);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 (公消2017297 号);广东消防大数据建设应用指导意见 (粤公通字201819 号);全国消防部队信息化综合集成方案;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 119 号);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公安部令 120 号);消防信息化“十三五”总体规划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13-2013);灭火救援指挥调度系统语音调度集成方案;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XX市XX区智慧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征求意见稿)。
3 1.5 建设背景 为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2012 年 12 月,住建部发布关 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 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2013 年 1 月,住建部公报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 90 个,其中地级市 37 个,区(县)50 个,镇 3 个;8 月,第 2 批试点 103 个2012 年 11 月份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开展,智慧社区作为五十七个指标里 面的一项,并没有强制要求对智慧社区进行建设,而只是占了五十七分之一2013 年 5 月份建设部发文指导第二批试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仍然沿用了 第一批指标,但是在省厅评审和部级专家评审的时候,智慧社区作为一个非常核 心的指标进行评审从传统城市走向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社区建设正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智慧城市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智慧社区必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组成 部分依赖社区的各类公共及家庭的多种智能终端(楼宇对讲、智能停车、智能 家居、智能电梯等)能互联互通及数据交互,依赖强大的硬件与应用结合的管理 和应用平台在第一批、第二批里面一共有 193 个试点城市,实质上,有一部 分智慧城市的建设属于智慧社区。
前两批试点城市中,属于智慧社区的有 96 个截至 2017 年 3 月,中国 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 500 个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 智慧城市目前,已有 290 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并有超过 300 个城 市和移动、电信、联通、蚂蚁金服、腾讯等企业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协议2016 年以来,深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年)、XX市XX区智慧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对智慧社 区相关建设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智慧社区必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 组成部分1.6 建设目标 智慧社区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组 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以智慧社区综合 4 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依托适度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治理和社区管理 现代化,促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的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 式,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社区居民建设智能、宜居、人文、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能满足社区居 民生活、工作、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