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锻造机械安全操作规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职**
  • 文档编号:344429261
  • 上传时间:2023-0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锻造机械安全操作规程锻造机械安全操作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锻造机械作业的风险辨识、安全职责、 操作规程、应急措施等本文件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锻造机械(简称“设备”)的操作,其他行业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541 锻压术语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3318 锻造生产安全与环保通则GB 17120 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GB/T17888.2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GB/T17888.3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T17888.4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GB/T 18209.3 机械电气安全 指示、标志和操作 第3部分:操动器的位置和操作的要求GB/T 36484 锻压机械 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36484、GB/T 85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风险辨识4.1 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4.1.1 设备或模具不具备足够的刚度和稳固性,零部件或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因松动、脱落或折断、碎裂、甩出。

      4.1.2 电动机连接部位松动,摩擦盘、飞轮、导轨压条等部位紧固件松动,防止运动件脱落或误操作的安全装置失效4.1.3 模具和锤砧有缺陷,锻造时的冲击载荷造成金属件的碎裂、模具脆裂、锤头飞边4.1.4 锻件、辅助工具飞出,锤杆断裂4.1.5 零部件控制失灵,操纵手柄、踏杆、按钮、制动器手(脚)柄(杆)不灵活、破损,防止设备误动作的装置失效4.1.6 设备工作过程中,其运动部件安全防护装置未设置或失效4.1.7 限位器、制动器、溢流阀、安全阀、保险杠等安全装置未设置或失效,在设备维修或进行模具调整时,未设置防止部件意外移动的安全装置或能量锁定装置,与动力回路无联锁4.1.8 液压或气动系统泄漏;液压或气动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超过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54.1.9 两人或多人联合作业时配合不当,存在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风险4.1.10 调换模具时落锤机撞锤意外掉落4.1.11 操作机构、安全装置失灵4.2 灼烫4.2.1 人体触及加热炉或人员取料时炉内正压喷火4.2.2 人体触及锻造用炽热的工具、模具、锻件4.2.3 高温氧化皮飞出4.3 起重伤害4.3.1 起重机械本体或制动、限位等安全装置存在缺陷;吊索具存在缺陷。

      4.3.2 吊装锻件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或人员配合不当4.4 触电4.4.1 设备带电部位绝缘保护损坏4.4.2 设备上的局部照明灯具未使用安全电压4.4.3 设备无保护接地(接零)线或保护接地(接零)线连接不可靠4.4.4 检修设备未停电4.4.5 人体直接接触到设备的带电部位或电源4.5 高处坠落4.5.1 大型锻造机械上未设置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不可靠4.5.2 大型锻造机械登高作业时未按操作规程作业4.6 火灾、爆炸4.6.1 气体燃料泄漏到加热炉中,在炉膛内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点火时可能造成爆炸4.6.2 燃气泄漏,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可能造成燃爆4.6.3 液压油管理不当,模具润滑剂遇火源,可能造成火灾4.6.4 锻造加热炉循环水隔热炉门冬季停炉后循环水未放净、进出水管冻结时,可能造成炉门爆炸4.6.5 电气箱内电气元器件老化或电气线路短路,可能导致电气火灾4.6.6 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未配备消防器材或消防器材失效,造成火灾事故扩大4.7 窒息安装在地坑中的大型锻造设备,在检维修时地坑内氧气含量不足,造成人员窒息4.8 高温加热炉和炙热的钢锭、毛坯及锻件散发出的热辐射,会对人体产生高温危害。

      4.9 噪声4.9.1 空气锤、蒸汽-空气锤的进气(汽)、排气(汽),锻锤气(汽)垫破损漏气(汽)时产生噪声4.9.2 各类气动元器件、压力机、电机、风机运转时产生噪声4.9.3 加热炉的燃烧器加热时产生噪声4.9.4 钢锭、毛坯、锻件装卸时产生噪声4.9.5 锻锤、螺旋压力机锤击胚料时产生噪声4.10 振动4.10.1 锻锤、螺旋压力机锤击坯料时产生振动4.10.2 电机、风机运转时产生振动4.10.3 高低压气体、高压液体管路工作时产生振动4.11 其他伤害4.11.1 零部件(如模具、机身)由于形状因素等,其锐边、尖角,可能使人刺伤或扎伤4.11.2 工作现场采光、照明不良;地面存在积油、积水;工件、工具等乱摆乱放;操作者滑倒或跌倒,造成人员伤害5 安全职责5.1 熟悉本岗位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方法5.2 了解本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5.3 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锻造作业5.4 遵守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5.5 负责本岗位设备设施及其安全装置、工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5.6 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报告。

      5.7 有权拒绝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违章指挥5.8 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6 操作规程6.1 作业前6.1.1 按规定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的选用应符合 GB/T 11651 的规定6.1.2 检查交接班记录,了解上一班设备的运转情况和存在问题6.1.3 检查照明、地面、物料摆放、安全通道、安全警示标志等工作现场状态是否良好6.1.4 检查设备上的工作平台、护栏、直梯是否符合 GB/T 17888.2、GB/T 17888.3、GB/T 17888.4 的有关规定6.1.5 检查设备操动器的位置是否符合 GB/T 18209.3 的要求6.1.6 开动设备前检查所有安全防护装置、急停装置及自动停止、制动器、限位装置、压力表等是否齐全、完好,并应符合 GB 17120 的规定6.1.7 检查各运转部位及滑动面有无障碍物,紧固件是否连接牢靠6.1.8 检查各操纵机构及手柄、按钮、开关等装置是否处于正确位置6.1.9 检查液压系统各液压泵、控制阀、压力表是否正常6.1.10 检查配电箱门是否关闭,保护接地(接零)线是否良好6.1.11 检查锤头、剋子、冲子、摔子、上垫、下垫等工具和模具,是否有裂纹、毛剌、卷口和明显变形。

      6.2 作业中6.2.1 设备运转时应严守工作岗位,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离岗时应停机、断电6.2.2 使用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液压缸不应超行程使用,不得对液压缸进行空顶试压6.2.3 不得拆除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6.2.4 模具安装应紧固牢靠,工件应放稳、压实、压紧6.2.5 开机后注意压力表指针转动情况,如发现来回摆动或不动,应立即停机检查6.2.6 在锻锤上下料时,首锤应轻击,锻击不应过猛,坯料两端不应站人6.2.7 工具应完好整洁、定置摆放,不应沾有油、水等物,不得冷剁下料6.2.8 在冬季环境气温较低时,锤头、锤杆、工具应进行预热处理6.2.9 燃气、燃油加热炉点火时,操作人员应先送风对炉膛进行吹扫,并避开点火孔和炉门6.2.10 燃气、燃油加热炉使用中若突然停止送风,应迅速关闭阀门观察燃烧情况时,应距离炉门不少于 1.5m6.2.11 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冷却水应经软化处理,其温度不得低于作业现场空气露点的温度,感应器不得在空载时送电6.2.12 工作中如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声音时,应立即停机检查6.2.13 操作时工件应放置平稳,被压工件应放在工作台面中间位置工具不应进入设备施压范围内。

      6.2.14 不应进行工件重叠作业,不应用脆性材料作为垫铁使用6.2.15 在滑块上下滑动时,不应用手扶模具和工件,不得将手和身体各部位伸进滑块、模具工作部位6.2.16 不应对淬火的工件进行压制和调直6.2.17 设备运转时,手和身体各部位不应靠近设备的传动部位及危险区域;送取坯料或锻件时应使用专用的辅助工具,不得用手直接送料、取料6.2.18 氧化皮清扫应使用专用工具6.2.19 冲压热料时,模具应预热对于低于冲压温度的坯料应重新加热6.2.20 锻件校直时应选择合适的校直设备,校直前锻件应放置稳定牢固,锻件两端不应站人6.2.21 不得打空锤和打过烧及低于终锻温度的工件6.2.22 两人或多人操作同一台设备时,应指定专人开机、指挥,作业人员动作应协调一致6.2.23 在排查故障或维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待设备完全停止运动后,方可进行维修6.2.24 使用起重设备时,应根据工件重量及特点选择合适的吊索具吊索具应完好,捆绑牢固,并同司机协调配合6.2.25 装卸调整模具、测量工件、检查清理设备时,应在停车情况下进行检修模具时应用木块等支撑活动横梁6.2.26 作业中应经常检查设备和工具受冲击的部位,是否有损伤、松动和裂纹。

      6.2.27 工件应摆放整齐,不应乱堆、乱放或超高码放6.2.28 作业中产生的废料应及时清理6.2.29 作业中的其他安全要求应符合 GB 13318 的规定6.3 作业后6.3.1 作业结束后,应将锤头落下、模具处于闭合状态6.3.2 操作手柄、按钮等应处于非工作位置6.3.3 断开油路,关闭电源和气源6.3.4 整理、清扫工作现场,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6.3.5 检查工装设备、工具是否归位6.3.6 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6.3.7 冬季停炉后,待加热炉内温度降至 300℃以下时,将隔热炉门腔内、管路内的冷却循环水放净7 应急措施7.1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关闭设备,按下急停按钮,切断气、电等动力源,并向现场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报告7.2 按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规定的程序和措施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做好人员救护,防止事故扩大7.3 事故发生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协助做好事故调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