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东***
  • 文档编号:342647877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52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皇帝的新装一、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二、文体知识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通常离奇曲折,引人入胜,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鱼虫,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三、时代背景18世纪末代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四、重点字词炫耀 称职 愚蠢滑稽 狡猾 不可救药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五、课文细读1.本文课文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

      从题目看,你认为中心词是什么?新装2.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主线)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3.围绕这条主线作者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新装的态度如何?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小孩揭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 4.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有个皇帝喜欢穿新装,有两个骗子自称会做奇异的新装,皇帝上当,要骗子为他做新装后来,皇帝和大臣去看新装,他们因为虚伪、愚蠢而赞美并不存在的新装最后皇帝穿着并不存在的新装去参加游行大典,最后骗局被一个小孩子揭穿5.这篇文章共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皇帝爱新装成癖,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第二部分(第2—4段):写骗子开始“做”新装第三部分(第5—22段):写君臣看织布,全面展现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第四部分(第23—32段):写皇帝“穿”新装游行第五部分(第33—36段):写揭穿新装的骗局6.你认为文中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①一个愚蠢的皇帝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布料,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

      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②一个爱美的皇帝他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得漂亮③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关心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想着如何穿得漂亮,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大臣们的谎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没有头脑可见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④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他连自己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可见他是十分无能的7.“‘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这几句话可以看出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8.“‘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这句话中小孩子的喊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爸爸”为什么称孩子的是声音为“天真”的声音?小孩是一个未经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因此,他的喊声表现出单纯,无私无畏而“爸爸”的话是为了对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饰9.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你觉得皇帝、骗子、大臣、小孩,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虚伪、自欺欺人大臣:昏庸、愚蠢、阿谀逢迎、虚伪、自欺欺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孩子:诚实、天真、无私无畏10.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这些大人们居然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而小孩没有受污浊的世风熏染,还保持着一颗纯真、无邪、无私无畏的心,他敢于说真话。

      11.当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抖,可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在事实面前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维护皇帝的尊严,从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12.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情节的?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六、写作特色1.想象手法的运用运用想象的手法表现中心意思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被安徒生想象成一个嗜新衣成癖,竟然“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怪人;两个骗子设下的骗局,也被安徒生想象得非常奇特;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老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他们的心理活动、言谈举止,作者想象得更是既丰富又严密;至于童话的结尾,那个内心极度恐慌但又装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的皇帝,作者的想象又是那么合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2.夸张手法的运用本文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事物引向极端,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夸张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所描绘的事物加以夸大本文正是以皇帝的昏庸、虚伪和愚蠢,老大臣和官员们的腐朽愚昧、溜须拍马这些“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夸张的,因此就有了让人信服的效果皇帝、老大臣和官员们的丑恶表演虽然十分荒唐可笑,但只要想想他们的本质特点,就会觉得这些表演完全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规律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无情鞭挞和辛辣嘲讽诗二首·天上的街市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二、文体知识:诗歌中的联想与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联想是诗歌艺术的一种技巧诗人艾青在《诗论》中曾说:“联想是由事物唤起的类似的记忆;联想是经验与经验的呼应想象是指诗人凭借记忆进行回顾或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借助联想,可跨越时间与空间,增加诗歌内蕴,丰富诗歌思想与情感借助瑰丽想象,同样可构筑诗歌意蕴,同时还会触动读者,使读者产生无限联想三、时代背景上个世纪初,我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未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鼓励人们执着地寻求光明和理想,郭沫若写下了这首诗四、课文细读1.诗人所想象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光明、美丽、富足、幸福、自由的世界2.天上的街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与渴望3.讲解第一节诗(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街灯联想到明星明星联想到街灯3)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2.理解第二、三、四节诗(1)第二节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而现实又是怎样的?街市:繁荣、光明、富裕现实:荒凉、黑暗、贫穷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第三节描写的街市是怎样的?现实又是怎样的?街市:自由。

      现实:不自由两者形成对比,抒发作者的痛苦与悲愤及对自由的向往3)写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4)诗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定然是不甚宽广”“定然在天街闲游”中都用“定然”一词,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坚信这样的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5)“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一句中“朵”作为流星的量词,有什么妙处?“朵”,本来形容花,这里形容流星像花儿一样璀璨美丽诗两首·太阳船一、作者简介吴望尧(1932—202x),笔名巴雷,台湾现代诗人,著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二、课文细读1.《太阳船》描写了太阳一天怎样运行的情景?请结合课文当中的诗句说一说早晨太阳升起,“镀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洒下万丈光芒;穿然后写太阳在太空穿行,又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写出阳光渐暗,“驶向另一个港湾”另一个”是相对于前面的“停靠于云的海岸”而言;“焚起了大火“是指落日的余晖,“溅起了银星千颗”指夜幕降临,星光灿烂2.《太阳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太阳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光明和幸福的渴望之情。

      3.这首诗热情赞颂了太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太阳的颜色有怎样的变化?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早晨—金色;太阳升高到日落前—白色,日落时分—红色4.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下面诗句的意思1)“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当太阳升高以后,太阳没有了任何阻挡,发出了万丈光芒2)“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诗句:“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用“白银”比喻阳光,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用“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给人以美感及想象的空间6.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寄托自己什么情感呢?说一说你的理解寄托自己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对故乡与大陆的思念女娲造人一、作者简介袁珂(1916—202x),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都人袁珂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后撰写了《古神话选释》《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