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与练专题13城市与城市化(教师版).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347284089
  • 上传时间:2023-03-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8.5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13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梳理知识点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特点(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功能区逐渐形成2)特点①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3)主要的城市功能区城市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知识点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是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模式形成举例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北京、成都、华盛顿扇形模式在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重庆、香港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兰州、常州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租金高低的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①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商业、住宅和工业的付租能力随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②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交通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城市内不同区位土地的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2)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①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②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③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影响也很大(3)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①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

      ②城市的发展和更新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特色③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的功能分区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4)行政因素 在有些城市,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引导或规定不同的功能区例如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看作是行政干预的结果知识点3.功能区的合理布置1.以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要有便利的交通——降低成本,便于上下班并缓解交通压力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的交通也要方便;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接近生活居住区;(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保护城市(居住区)环境基本上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环境污染比较大或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应当尽可能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3)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卫生防护带) 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以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构筑物,而体育、学校、儿童机构和医院等,就不应布置在防护带内) 在卫生防护带内可以种植对有害废气有抵抗能力的树种,最好是能够吸收污染物的树种。

      4) 留有发展余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的城市规划与将来的城市发展知识点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它既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的划分根据城市人口的规模,从小到大一般可划分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2、城市的服务范围①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②特点: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③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都是不同的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3.影响城市等级的重要因素——地理位置影响因素影响表现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或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知识点5 城市化城市化概述1、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2、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化的动力含义变现根本原因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4、城市化的意义(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城市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3)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知识点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影响地理环境的原因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地域日益扩大,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2、城市化影响地理环境的变现(1)有利方面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方面①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下降,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工业气体排放改变太阳辐射强度,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建筑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②社会环境: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市区劳动力过剩、社会秩序混乱等3.改善城市社会环境的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B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及居民的居住条件C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重难点探究城市功能区的判读方法1. 看图名和图例2. 看面积3. 看距离市中心的远近4. 看人口出行时间变化5. 看地租6. 看建筑密度如何合理规划城市1. 合理选择城市的布局方式(集中紧凑型和分散疏松型)2. 功能区的合理布局(1) 、住宅区布局(2) 、工业区的布局(3) 、商业区的布局3.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例题探究例题1.(2022·江苏·扬州中学模拟)“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值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值的比值。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自2018年开始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城市中,未来五年住房供需关系相对稳定的是(     )A.北京 B.大同 C.保定 D.鄂尔多斯2.鄂尔多斯未来五年住房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干燥多风 B.劳动人口外迁 C.生态环境恶化 D.经济转型缓慢3.研究住房供需匹配度的主要目的是(     )A.估算城市未来住房供应面积 B.城市未来住房建设收益C.衡量城市未来居民购买能力 D.确定城市未来土地开发方向【答案】1.C 2.D 3.A【详解】1.根据材料““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值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值的比值”可知,住房供需匹配度接近1,住房供需关系相对稳定;住房供需匹配度大于1,供小于需;住房供需匹配度小于1,供大于需,后两种情况供需关系不协调,供需关系紧张读图可知,保定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为1.0~1.5,供需关系相对稳定,C正确,北京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1.5~3.0,供小于需;大同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0.2~0.4、鄂尔多斯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0.4~0.6,供大于需,供需关系不协调,ACD错误。

      故选C2.结合上题分析,鄂尔多斯未来五年住房供需结构中年均住房需求面积值比年均住房供给面积值小得多,可知,根本原因在于鄂尔多斯的经济转型缓慢,居民收入不高,购买能力不足,可能引起部分劳动人口外迁,市场需求变少,D正确,B错误气候干燥多风是鄂尔多斯的基本自然条件,不是未来五年才会出现的,A错误我国近年来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山林湖草沙冰雪,生态环境不断改善,C错误3.研究住房供需匹配度的主要目的是估算城市未来住房供应面积,辅助政府提前做好规划,缓解住房紧张的局面,A正确研究住房供需匹配度无法确定未来住房的购买销售情况,无法城市未来住房建设收益、衡量城市未来居民购买能力,BC错误城市未来土地开发方向受经济地租、历史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等影响,与住房供需匹配度关系不大,D错误例题2.(2022·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三模)整建制拼合模式(下图)是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的常见方式,该模式下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原县的管辖范围 B.增强大城市竞争能力C.提高原县的服务范围 D.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2.对于大城市而言,整建制拼合模式初期可能导致( )A.就业压力增大 B.区域间协调差 C.环境污染加剧 D.道路交通拥堵3.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可能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田园模式 D.多核心模式【答案】1.B 2.B 3.D【详解】1.根据材料“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可见原县的管辖范围并未扩大,故A错误;原县的行政范围未变,城市等级未变,所以原县的服务范围也不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据图可知,撤县设区后,主城区的范围扩大,使大城市竞争能力增强,故B正确;撤县设区并未提升大城市的等级,所以也不会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故D错误。

      故本题选B2.撤县设区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压力减小,故A错误;原来的县,经济发展一般较市辖区有差别,所以撤县设区后,区域间水平有高低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