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C七大手法的原理及应用(50页PPT).pptx
50页1SPC原理及应用培训2 质量控制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pareto图)图)1、起源: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 20%占80%给出一个图,把事物按其对结果的重要程度从左到右按顺序排列,结果累计值达80%为A类,80%90%为B类,其余的为C类针对各种问题按原因或状况分类,按数据从大到小排列而做出的累计柱状图2、原则:关键的少数和关键的多数,或少数关键,多数次要3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pareto图或柏拉图)图或柏拉图)3、图形构成: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将ABC分类法引入,改成排列图横坐标:表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或项目,按其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向右排列左纵坐标:频数(如件数、吨数、工时、吨位等)右纵坐标:频数(以百分比表示)直方块:高度表示其影响程度的大小折线:各影响因素的累计百分数,从左向右逐步上升,这条曲线称巴雷特曲线22191712651020304050607080102030405060708090100个不平行不平行 压偏压偏 压反压反 尺尺寸寸超差超差角角度度超差超差其他其他27.250.671.671.686.4 质量控制4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pareto图)图)例:依据表中所列资料,试画出排列图,并指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质量的原因不良品数压偏19不平行22压反17尺寸超差12角度超差6其他5合计81影响质量的原因不良品数不良品率累积百分比不平行2227.1627.16压偏1923.4650.62压反1720.9971.61尺寸超差1214.8186.42角度超差67.4193.83其他56.17100 质量控制5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pareto图)图)22191712651020304050607080102030405060708090100个不平行不平行 压偏压偏 压反压反 尺尺寸寸超差超差角角度度超差超差其他其他27.250.671.671.686.4影响质量的原因不良品数不良品率累积百分比不平行2227.1627.16压偏1923.4650.62压反1720.9971.61尺寸超差1214.8186.42角度超差67.4193.83其他56.17100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不平行、压偏、压反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65、注意事项:(1)主要因素只能有一、二个,最多不能超过三个,否则不能成为主要矛盾,要重新分类。
2)如果次要因素太多,可将他们归为“其它”(3)采取措施后,应画出新排列图,以检查效果4)合理选择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同,主次因素的排列顺序不同,为了更好的反映问题的实质,应选择适宜的计量单位4、用途:(1)找出相关改进因素,进行改进2)对照改进前后排列图,研究各个项目因素的变化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pareto图)图)质量控制质量控制7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二)因果图(二)因果图(树枝图、鱼刺图、石川图)1、起源:日本,石川馨提出的2、用途:整理和分析影响质量(结果)的各因素之间关系 因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也很复杂,概括起来有两种互为依存的关系:平行和因果 平行关系:处于同一层次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3、图形构成:特性大中小 质量控制8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二)因果图(二)因果图(树枝图、鱼刺图、石川图)4、做法:从产生问题的结果出发,首先找出影响问题的大原因,再找初中、小原因,直到能够采取措施为止。
这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5、注意事项(1)主干线的箭头指向右方2)大原因分支与主干线之间的夹角为60 75度为好3)绘制因果图的直接目的是找出关键因素4)找出关键因素用方框括起来,作为改进重点,且该原因应该是具体的,以便能采取措施5)对关键因素采取措施后,再用排列图检验其效果,也可先用排列图找出重点6)因果图是一种枚举法,故在分析原因时,要集思广益,为求分析结果无一遗漏说明:排列图和因果图均可找出关键因素,但排列图是在各种原因比较清楚的条件下,找出关键,而因果图是先通过分析找出原因,然后在找出关键因素质量控制9焊接不合格人法环测料机缺乏培训操作不当质量意识淡薄不熟悉工艺夹束力不足风压不稳夹具磨损设备调整不当档块松动移位设备调整不准无显示装置电压不准电压不稳混料料扁冲断凹心马蹄形测量设备不准风压表、电压表未检定标识不准确标识方法不当噪声大环境差污染大工作地面积小顶锻量不准确顶锻量无标志顶锻力量不够顶锻失控顶锻速度慢 因果图因果图10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三)(三)散布图(散点图、相关图)1、定义:用来研究两个对应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的一种作图方法因为现实生产、生活中各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线性的,非线性的。
如原因与原因,结果与原因,结果与结果2、做法(1)选定对象x,y(在上述原因中找)(2)收集数据,收集30组以上的成对数据3)画出纵横坐标,填上特定值因素原因特性-横,结果特性-纵)原则:应使x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距离,大致等于y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距离4)根据分布形式找出x,y之间的回归模型质量控制11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三)(三)散布图(散点图、相关图)3、六种典型形式:强正相关、弱正相关、强负相关、弱负相关、x,y不相关、曲线相关4、注意事项:(1)对明显偏离群体的点子要查明原因,对被确定为异常的点子要删除2)对重复数据要标明3)所得结果只适用于实验的取值范围营销上对市场占有率与收益率之间关系的描述就因为适用范围的不同而出现差异质量控制质量控制1213141516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四)(四)检查表(调查表、分析表)1、定义:用表格形式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分析的工具2、常用类型:(1)缺陷位置调查表:将所发生的缺陷标记在产品或零件的简图的相应位置上,并附以缺陷的种类和数量记录能直观的表明缺陷位置(2)不良项目调查表(不合格品分项调查表):将不合格品按其种类、原因、工序、部位或内容等情况进行分类记录。
3)工序分布调查表(直方图中的频数分布表即为该类)质量控制17操作者操作者漏漏 油油不不 漏漏 油油 发生率发生率工人工人A工人工人B工人工人C83479160.530.250.2共计共计15 32 0.32材料材料漏漏 油油不不 漏漏 油油 发生率发生率甲厂甲厂5150.25乙厂乙厂10170.27共计共计15320.32列出表7-A质量控制18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五)(五)分层法 1、定义:把混杂在一起的不同数据按其不同的目的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种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并成一类,以便找出统计规律2、关键:应使同一层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间的差距尽可能大3、分层原则:因为有时这些分层原则要混用必须多掌握些专业知识按操作人员按使用设备按工作时间按使用原料按工艺方法按工作环境 质量控制19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五)(五)分层法 现按操作者和密封垫制造分层,列出表7-A例 某飞机公司在进行飞机装配时发现一配气阀部件漏油经现场分析,密封垫生产厂不同涂粘结胶时,工人操作方法不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20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五)(五)分层法 表7-A 漏油调查表 操作者操作者漏漏 油油不不 漏漏 油油 发生率发生率工人工人A工人工人B工人工人C83479160.530.250.2共计共计15 32 0.32材料材料漏漏 油油不不 漏漏 油油 发生率发生率甲厂甲厂5150.25乙厂乙厂10170.27共计共计15320.32 由7-A可以看出,工人C漏油发生率较低(0.2),甲厂生产的密封垫漏油发生率较低。
因此决定采用C工人的操作方法,选用甲厂生产的密封垫,但采用此法后漏油发生率反而增加原因是没有考虑到不同生产厂的密封垫和操作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现考虑了这种关系,新的分层表如7B所示质量控制21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五)(五)分层法 表7-B 漏油分层表 材材 料料 密密 封封 垫垫共共 计计 甲甲 厂厂 乙乙 厂厂操操作作者者工人工人A 漏油漏油 不漏油不漏油622587工人工人B 漏油漏油 不漏油不漏油053439工人工人C 漏油漏油 不漏油不漏油4709416 共共 计计 漏油漏油 不漏油不漏油910622153247 共共 计计 19 28 质量控制22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五)(五)分层法 由表7-B可以看出来若采用前面所说的改进方法,由工人C操作,选用甲厂生产的密封垫,漏油4台,不漏油7台,漏油发生率为4/11*100%=36%,比调查时的32%还高,不可取正确的取法为:使用甲厂的密封垫时,应推广工人B的操作方法;再使用乙厂的密封垫时,应推广工人C的操作方法质量控制23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六)(六)直方图法(1)收集数据:一般取n=100个左右。
2)找出数据的最大最小值xmax=6.45;xmin=5.56;极差 R xmaxxmin=6.455.560.89(3)确定组数K与组距h组数K的确定可以根据下表本例中K取10 组距h=(RK)(0.8910)0.09例题:某场测量钢板厚度,尺寸按标准要求为6mm,现从生产批量中抽取100个样本进行测量,测出的尺寸见304页表161,试画出直方图1、直方图的画法 质量控制24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六)(六)直方图法 数据个数N分组数K一般使用K50 1006 10100 2507 1210250以上10 20 质量控制25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六)(六)直方图法 第一组的上界值为:5.555+0.09=5.645(4)确定组界值:取测定单位的1/2,然后用最小值减去测量单位的1/2,作为第 一组的下界值,加上组距作为第一组的上界,也是第二组的下界依次得到所有组的组界值5)记录各组中的数据,计算各组的中心值,整理成频数表质量控制26五、质量控制的工具质量控制的工具QCQC七种工具七种工具(六)(六)直方图法(6)根据频数表画出直方图。
2、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1)分布状态是否正常;(2)同标准对比是否正常 质量控制27 质量控制正常型平顶型右偏型左偏型双峰型孤岛型锯齿型U字型2829平顶型v可能原因:1)过程能力低 2)生产过程中有缓慢变化的原因 3)剔除不合格品的分布状态v表示:一批低质量的产品v例如:1)刀具磨损 2)设备温度缓慢上升3031右偏型v可能原因:1)过程只设定了下层公差限v例如:1)产品的耐压力 3233左偏型v可能原因:1)过程只设定了上层公差限v例如:1)食品中对有害元素的限量3435双峰型v可能原因:1)数据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总体v例如:1)将两个工人的产品混成一批 2)使用了两批不同的原料来加工3637孤岛型v可能原因:1)工序过程中发现了操作失误 2)原料混杂 3)短时间内替岗 4)量测错误3839锯齿型v可能原因:1)对产品分组过多 2)量测工具不准4041U字型v可能原因:1)对双峰型分布做全面检验后替掉不合格品之后的分布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