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主题学ppt课件.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337436902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4.5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第五章 主题学主题学o一、定义一、定义o主题学研究的是相同主题在不同时代以主题学研究的是相同主题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作家手中的处理,即不同时代、及不同的作家手中的处理,即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o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主题学异于传统文学研究的主题学异于传统文学研究的“主题研究主题研究”o一般的主题研究探讨的是个别主题的呈现,一般的主题研究探讨的是个别主题的呈现,探究的是某一作品或某一人物典型所表现的探究的是某一作品或某一人物典型所表现的思想,即常见常用的主题思想分析,或者中思想,即常见常用的主题思想分析,或者中心思想概括,重在研究对象的内涵而比较心思想概括,重在研究对象的内涵而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的是同一主题、母题、题材、文学主题学研究的是同一主题、母题、题材、情境、意象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和情境、意象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和学科中的流变,以及作家们对此的不同处理,学科中的流变,以及作家们对此的不同处理,并努力通过异同研究揭示出个人、民族背后并努力通过异同研究揭示出个人、民族背后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追求。

      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追求主题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反传统性质o主题学较多地发现当下作品的非原创性,即来源o主题学更强调“一”与“多”的有机联系,注重当下文学现象的生成过程o主题学研究往往带有较大的实证性其不是以严密的逻辑演绎为擅长,而以具体材料为根据来立论,因此往往离不开描述二、主题学理论的由来和发展o主题学溯自主题学溯自19世纪德国民俗学的开拓世纪德国民俗学的开拓o德国民俗学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演变为研究中心,在对这些出自于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和总结的过程中,学者们不可避免地运用了比较思维,且涉及了诸如友谊、时间、宿命等方面的课题o梵第根赞同主题学,并积极探讨定义,“把题材、主题、典型的研究类别称为主题学”20世纪60年代,主题学在德、法、美等国家大放异彩,德国学者弗伦泽尔编撰了主题学词典,随后于1966出版了理论专著题材和题材史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哈利列文发表的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同年,美国著名学者韦斯坦因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中专门辟出“主题学”一章o主题学在发展中也遭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认为所谓主题学研究是旧批评最喜爱的题材法国学派的巴尔登斯贝格虽然肯定了主题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但却认为主题学缺乏科学性。

      韦勒克不设主题学专章,文学性色彩淡薄无疑是主题学最令人诟病之处o19241924年,顾颉刚在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上发表发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文章此外,钟文章此外,钟敬文的敬文的中国印欧民间故事之相似中国印欧民间故事之相似、赵景、赵景深的深的中西童话之比较中西童话之比较等采用比较的方法等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外民间故事进行研究,使我国主题学研对中外民间故事进行研究,使我国主题学研究在究在2020年代的民俗学研究的基础中发展起来年代的民俗学研究的基础中发展起来我国近一二十年以来,主题学研究成果颇丰,我国近一二十年以来,主题学研究成果颇丰,刘守华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刘守华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比较故比较故事学事学,如,如“孔雀公主孔雀公主”故事的流传与演变故事的流传与演变和和“蛇郎蛇郎”故事在亚洲故事在亚洲等三、主题学研究对象和范围三、主题学研究对象和范围 1、母题研究、母题研究母题中包含了两种含义:母题中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指叙事句的最小基本单位,它至少要一是指叙事句的最小基本单位,它至少要包括包括“行动者和谓语行动者和谓语”两个部分,不能再两个部分,不能再分解。

      分解二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最二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如生死、战争等小的意义单位,如生死、战争等o主题学中的母题,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主题学中的母题,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如嫉妒、骄傲(心态)于周围世界的概念,如嫉妒、骄傲(心态);爱、恨(情感);生、死、叛逆、谋杀;爱、恨(情感);生、死、叛逆、谋杀(行为)、时间、空间、黑夜、山脉(基(行为)、时间、空间、黑夜、山脉(基本概念)等本概念)等o西方文学中常见的母题有仇恨、嫉妒、乱西方文学中常见的母题有仇恨、嫉妒、乱伦、决斗、探险等,我国文学常见的母题伦、决斗、探险等,我国文学常见的母题有:忠君、孝敬、仁爱、义气等有:忠君、孝敬、仁爱、义气等母题母题(motive)与主题与主题(theme)母题:母题:较有具象性,一些反复出现的词语、意象较有具象性,一些反复出现的词语、意象(image)都可以构成之;)都可以构成之;呈现出客观性、中性:呈现出客观性、中性:没有强烈的情感倾向,没有没有强烈的情感倾向,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也未曾提升到提出问题、解决问明确的价值判断,也未曾提升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高度;题的高度;数目有限;数目有限;母题的着眼点偏重在同。

      母题的着眼点偏重在同主题主题 主题则往往是思想性较强的抽象概念;主题则往往是思想性较强的抽象概念;主题就这样融注并揭示了作家的主观性主题就这样融注并揭示了作家的主观性倾向性;倾向性;主题数目极多;主题数目极多;主题的着眼点偏重在异主题的着眼点偏重在异o茶花女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o共同母题:爱、始乱终弃母题o茶主题:通过茶花女的背景歌颂玛格丽特和阿芒纯洁的爱情,展现玛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等级制度批判;o杜主题:谴责李甲的虚伪和阴险,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肮脏的现实o母题研究可分为两个具体方面纯粹母题与人母题研究可分为两个具体方面纯粹母题与人物母题研究物母题研究o(1)(1)纯粹母题纯粹母题 如生死、爱情等如生死、爱情等复仇复仇 徒劳徒劳推石的西绪弗斯 月宫伐桂的吴刚 难逃一切徒劳的命运(2)人物母题研究人物母题研究o母题象征人物(原型人物)母题象征人物(原型人物):一些远古神话或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被后世历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作家不断采用,因而获得了“原型”的性质,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典型色彩人物母题研究旨在探寻某一象征人物的流变和其在演变中体现的作家传承与创新,以及折射出的社会大环境人物母题研究人物母题研究o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雅典娜是“智慧”的代表、女娲是“仁慈”母题的代表、夸父是“锲而不舍”母题的代表。

      o文学中的类型形象:有些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突出,往往是某类人的代言,极具代表性如代表“吝啬”的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代表“忠诚”的岳飞、戚继光、薛仁贵;代表“智慧”的诸葛亮、刘伯温等贞德贞德o在法国历史上是位军事才能突出的民族英雄;在莎士比亚亨利六世中她是位被作者讽刺的魅惑妖妇;马克吐温的看法则与法国历史上的观点一致;法国人法郎士贞德传里更强调宗教因素对贞德革命运动的影响,他认为贞德是个非凡的悲剧人物分析同一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的性格起伏,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这构成了我们分析民族的文化差别、审美差异和道德观的基础性前提2、主题研究o主题学范围里的主题研究,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史上的不断重复和演变、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接受与处理o如爱情与责任冲突的主题日本紫式部源氏物语中,源氏是失朝纲还是占情场的冲突中国诗经中,女性是追求婚姻自由还是忤逆父母之命的抉择罗马诗人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主人公为了完成建国使命不得不牺牲掉对狄多爱情的不舍国风郑风将仲子 o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o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o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o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王实甫的西厢记两部名剧的主题基本相同,均呼吁“有情人终成眷属”,表现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但构成主题的众因素却不全一致结局上,莎剧中的一对恋人双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属于典型的西方悲剧王剧中的主人公终于在风雨后见到彩虹,以典型的中国式大团圆结尾人物上,莎剧中的主人公要比王剧中的人物更热情、奔放对爱情同样是执着、忠贞,但以含蓄为美的东方女性崔莺莺顾虑较多,内心的挣扎和精神苦闷不断,而朱丽叶则坚定、勇敢许多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3 3、题材研究、题材研究 题题材材研研究究是是主主题题学学研研究究的的老老成成员员,早早期期的的主主题题研研究究就就直直接接被被称称为为“题题材材史史”,可可见见其其地地位位之之重重要要题题材材是是主主题题或或母母题题所所赖赖以以寄寄身身的的事事件件,是是可可以以构构成成一一个个完完整故事或情节的素材整故事或情节的素材o题材研究题材研究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o如:中外文学中的“灰阑记”题材;西方文学中的“威尼斯”(中国诗歌中的“西湖”);不同民族文学中的“睿智”题材等。

      灰阑题材的流变灰阑题材的流变o圣经圣经旧约旧约列王记上第三章列王记上第三章 撒罗满断狱如神一节“二妓争子”(君王令用刀劈分)o佛教佛教大正大藏经大正大藏经第四卷本缘部下第四卷本缘部下 贤愚品“檀腻奇品”载:端正王巧断“二母争子”灰阑题材的流变灰阑题材的流变o包待制:张千,取石灰来,在阶下画个阑儿,着这孩子在阑内,着他两个妇人曳这孩儿出灰阑来若是他亲养的孩儿,便曳得出来;不是他亲养的孩儿,便曳不出来灰栏断案灰栏断案”】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第四折第四折人变成动物的题材人变成动物的题材o山海经中炎帝之女变身精卫,促织中人变成蟋蟀,还有“庄周梦蝶”、“薛伟化鱼”(唐传奇续玄怪录)、“梁祝化碟”等在我国文学中都是常见题材西方文学中人变成动物的例子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变形记,小说中主人公变形为一头驴;卡夫卡变形记中格利高尔变成一只大甲虫;尤涅斯库犀牛中人物转身为犀牛普罗米修斯盗火受罚的题材普罗米修斯盗火受罚的题材o埃斯库罗斯的同名悲剧三部曲和雪莱的诗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传说中普罗米修斯的结局是,赫剌克勒斯背着宙斯偷偷将他解救出来,即并不是宙斯主动放过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将这一结局稍作调整,在第三部曲的第二部中宙斯命令赫剌克勒斯释放了普罗米修斯。

      埃斯库罗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把普罗米修斯看成民主派的化身,人物的行为是他希望调和民主派和贵族派之间矛盾的心愿的体现雪莱不赞成埃斯库罗斯那保守的态度,他将故事的结局再次改为普罗米修斯的绝对胜利,且是依靠个人的力量争取到的胜利雪莱处的时代和埃斯库罗斯不同,他对反封建的斗争更激烈、更彻底4、人物形象研究o各国文学中出现的同一人物形各国文学中出现的同一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原型人物)象的比较研究原型人物)o各国文学中出现的相似的人物各国文学中出现的相似的人物类型浮士德浮士德o浮士德是德国传说中的一位著名人物,围绕这个人物产生了许多关于魔术师的传说和与魔鬼订约的故事1570年开始有记载,1575年出版了拉丁文的浮士德的故事最完整的是约翰浮士德博士的一生1587年在法兰克福出版写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了星相学家,数学家,医生他与魔鬼订约,魔鬼为他服务24年,条件是他放弃信仰魔鬼引导他去周游世界,获得人类尚未获得的一切知识24年后,浮士德只剩下眼睛和几颗牙齿,尸体被抛到屋外粪堆上这本书的主题是写人类牺牲一切去追求知识,但所得到的知识比起自然的全部奥秘来微不足道这种努力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导致自身的毁灭,也就是说人类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努力是一种罪孽。

      o英国作家马洛写了一个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于1588年上演,剧本写浮士德博士不满于知识的贫乏,与魔鬼订约24年在这段岁月里,他探索新知,肯定知识是伟大力量,幻想征服自然,实现理想可是在蒙昧主义的压迫下终于屈服于旧势力,24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