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枢神经系统学习题库+答案(医学资料).docx
8页中枢神经系统学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 灰 质 2 . 白 质 3. 神经节 4 . 神经核 5. 基底核 6 . 纹状体7. 内囊二、 填空题1. 中枢神经系统是 指 和 2.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 3. 脊髓位于 内 , 上端与 相续,下端在成人平对第 腰椎体的下缘4. 脊髓前角内含有 神经元,后角内含有 神经元;侧角只见于 至 中间外侧核,是. 的低级中枢5, 白质围绕在灰质的周围,借脊髓表面的纵沟分为三个索,即 和 索,其中后索中主要有 和 6. 薄、楔束的纤维分别来自同侧 节以下和 节以上的传导 深部感觉的上行纤维,而后上行分别终止于延髓的 和 7. 脑桥腹侧宽阔而膨隆,称为 ,在其正中线上有一浅沟,叫 做 ;脑桥的基底部向两侧移行变细,称为 8. 在脑干背侧,脑桥下半和延髓上半敞开,形成 窝 ,即 底。
9. 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处分别为 和 ,是在脊髓后索 上行的 和 的传导中继核10. 脊髓丘脑侧束位于白质的 索,主要传导对侧 觉11. 脑干的灰质分散成团块状的 ,其中与脑神经有关的称 12. 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呈弓形绕过中央管的腹外侧,此纤维叫做 ,核纤维在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为 ,交叉后的纤维上行,叫做 ,上行终止于背侧丘脑的 13. 皮质脊髓侧束起源于 侧大脑皮质 和 的锥体细 胞的轴突,在脊髓外侧索下行过程中陆续终止于 细胞皮质脊髓前 束在脊髓 索下行过程中,终止于 侧或 侧的14,小脑扁桃体在 的下面, 靠近 15. 下丘脑包括视交叉、 16. 基底核包括 和 17. 内囊位于 与 之间,其中内囊前肢位于 和 之间,内囊后肢位于. 和 之间,内囊膝位于. 和 交汇处。
18. 大脑半球借 和 分为五个叶19. 听区位于 , 角回是 中枢20. 躯体运动区位于 和 的前部21. 躯体感觉区位于 和 的后部三、 单项选择题1. 脊髓腰骶膨大以下变细的部分称( )A. 马尾 B . 齿状韧带 C . 终 丝 D . 脊髓圆锥 E . 以上全错2. 脊神经节内含( )A. 交感神经元胞体 B.副交感神经元胞体 C.感觉神经元胞体D. 联络神经元胞体 E.运动神经元胞体3. 脊髓中传导下半身本体感觉冲动的纤维束为( )A. 楔束 B . 薄 束 C . 固有束 D . 脊髓丘脑束 E .皮质脊髓束4. 传导躯体痛觉、温度觉及粗触觉冲动的纤维束是( ) A. 薄束和楔束 B . 脊髓丘脑束 C . 网状脊髓束 D. 红核脊髓束 E . 皮质脊髓侧束5. 传导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的二级纤维( )A. 形成锥体交叉 B . 形成内侧丘系交叉 C . 是薄束和楔束D. 是脊髓丘脑束 E . 皮质脊髓前束6. 从延髓前外侧沟出脑的是( )A. 三叉神经 B . 迷 走 神 经 C . 舌 下 神 经 D. 舌咽神经 E . 副神经7. 经延髓脑桥沟与脑相连的神经是( )A. 动眼神经 B . 三叉神经 C . 舌下神经 D. 面神经 E . 滑车神经8. 从脚间窝出脑的神经是( )A. 动眼神经 B . 三 叉 神 经 C . 舌 下 神 经 D . 面 神 经 E . 滑车神经9. 从脑干背侧出脑的神经是( )A. 动眼神经 B . 三叉神经 C . 舌 下 神 经 D . 面 神 经 E . 滑车神经10. 第四脑室位于( )A. 延髓和小脑之间 B . 延髓和脑桥之间 C . 脑桥和小脑之间D. 延髓、脑桥和中脑之间 E .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11. 关于端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脑半球可分五叶 B .两侧大脑半球由胼胝体相连C. 外侧沟的深处有岛叶 D . 中央沟是额叶和顶叶的分界E. 额叶位于题上沟的上方12. 大脑皮质视觉中枢在( )A. 颗横回 B . 角 回 C . 颞上回后部 D . 距状沟两侧 E . 额中回后部13. 书写中枢位于( )A. 额中回后部 B . 额下回后部 C . 颞 横 回 D . 角 回 E . 颞上回后部14. 阅读中枢位于( )A. 额中回后部 B . 额下回后部 C. 颞上回后部 D . 角 回 E . 颞 横回15. 关于内囊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B. 由上行感觉纤维束和下行运动纤维束构成C. 供应内囊的血液主要来自大脑前动脉D. 内囊膝部主要有皮质核束E. 一侧内囊损伤时,对侧半身感觉及运动障碍16. 一侧内囊损伤表现为( )A. 两侧上、下肢瘫痪 B. 同侧半身感觉障碍C. 对侧半身感觉、运动障碍 D . 对侧半身软瘫E. 对侧半身瘫痪、同侧半身感觉障碍四 . 简答题1. 脊髓灰质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内含什么神经元?2. 脊髓白质分哪些索?各索内有哪些主要纤维束?其功能又如何?3. 简述脑干的分部及第3- 12对脑神经连脑的部位。
4. 内脏运动核名称,功能如何?5. 脑干内上行四个丘系的名称、位置及功能6. 简述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功能7. 试述内囊的位置、组成、分部及各部通过的纤维束8. 脊髓半横断后,哪些重要的传导束将被损伤?可能出现哪些临床症状?9. 右侧内囊损伤可能出现什么症状?为什么?参 考 答 案一、名词解释1.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形成的结构,色灰暗2.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结构,呈银白色3.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所形成的结 节状结构4.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所形成的团 块5. 基底核:位于大脑白质深处的灰质团块,因为位于大脑的基底部而得名6. 纹状体:豆状核和尾状核因为其内部有神经纤维穿行,在其表面呈现有纹 理,故而得名7. 内囊:为背侧丘脑、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在脑的水平面上呈现 >或<形二、填空题1. 脑,脊髓 2. 反射弧3. 椎管,脑(脑干),一4. 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胸1、腰3、交感神经5. 前索,后索,外侧索,薄束,楔束 6. 胸5,胸4,薄束核,楔束核7. 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 8. 菱形,第四脑室9. 薄束核,楔束核,薄束,楔束10. 外侧,痛觉和温度 11. 神经核,脑神经核12. 内弓状纤维,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13. 对,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部,前角,前,同,对,前角运动 神经元14. 小脑半球,枕骨大孔(延髓)15. 灰结节,漏斗,乳头体 16. 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体17. 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尾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豆状核,内囊 前肢,内囊后肢18. 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 19. 颞横回,视觉性语言(阅读)20. 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 21.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三、单项选择题1. D 2. C 3.B 4. B 5. B 6. C 7. D 8.A 9.E10. E 11. E 12.D 13.A 14.D 15. C 16.C四. 简答题1. 脊髓灰质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内含什么神经元?脊髓灰质在其横切面上呈现蝴蝶形,自上而下都可见到前角(前柱)和后角( 后柱),在胸1(Ti)至腰3(L)节段的横切面上尚可见到灰质侧角。
前角较宽短,内含躯体运动神经元(大型的为a神经元;小型的为γ神经元)后角较细长,内含的神经元比较复杂,主要为联络神经元;侧角在前、后角之间,内含交感神经元(内脏运动神经元)2. 脊髓白质分哪些索?各索内有哪些主要纤维束?其功能又如何?脊髓白质被表面的沟裂分为三个索:前索为前正中裂和前外侧沟之间的区域;后索为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的区域;外侧索为前、后外侧沟之间的区 域前索内主要有皮质脊髓前束和脊髓丘脑前束;外侧索内主要有皮质脊髓侧束和 脊髓丘脑侧束;后索内主要有薄束和楔束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将大脑皮质的指令传至脊髓前角,控制骨骼肌 随意运动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压觉和粗略的触觉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四肢的本体觉和精细的触觉3. 简述脑干的分部及第3-12对脑神经连脑的部位脑干自上而下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在中脑连有第3.4对脑神经;在脑桥连有第5 — 8对脑神经;在延髓连有第 9— 12对脑神经4. 内脏运动核名称,功能如何?动眼神经副核: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上泌涎核:支配泪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下泌涎核:支配腮腺迷走神经背核:支配颈胸腹腔脏器平滑肌运动和腺体分泌。
5. 脑干内上行四个丘系的名称、位置及功能内侧丘系:为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传导同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二级纤 维,从延髓的背侧弓行绕过中央管,并交叉至对侧的中线两侧后折而上 行的纤维束位于锥体后方,终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脊髓丘系:为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痛、温、粗触觉的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 侧束行至延髓时合并形成的纤维束,行于下橄榄核和内侧丘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