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8页《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2、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3、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4、 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题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难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题三、 教学准备:四台电脑、凸、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图片、凸透镜成像实验视频、凸透镜成像规律动画四、 教学过程:1、课前复习:(1) 、根据学案要求自己独立完成知识盘点并记住小组长检查上报检查结果2) 、复习本章考点,记录疑难2、课内复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1、大屏展示复习目标明确复习目标学生明确目标,复习时做到有 的放失2、布置复习任务是:复习透镜及其应用的考点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做的学 案,小组合作完成考点的复 习对于不明白的本章三个 考点所涉及的知识可以到相 应的电脑上查阅并且可以 咨询负责本电脑的“知识顾 问”小组内讨论课前复习考点的 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对于所 做的题目弄懂前因后果,所涉 及到的知识可以查阅电脑上 的资料或咨询"知识顾问"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 习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 这样可以让每个同学吃饱吃 好。
3、教师点拨小组内解决不了 的疑难并强调重点和难点听老师讲解本章重难点教师点拨强化知识的掌握明 确对知识的掌握要求4、下面进行本章知识的内化 吸收完成潍坊三年中考和 基础知识精炼的有关题目完成本章基础知识精炼及潍 坊三年中考完成的可以小组 内讨论解决通过练习内化知识并归纳做题方法5、大屏展示练习题答案要 求学生先自己改,再小组讨 论对练习题答案,找小组长帮 忙,听老师点拨进一步消除疑难6、大屏展示评测题独立完成评测题检验学生的复习情况7、点拨评测时出现的问题听老师点拨,消除疑难消除评测题的疑难8、再次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针对教学目标检测本节 课的复习情况明确自己还有哪部分知识没有达到目标,再查缺补漏9、布置作业:基础知识精炼剩余的题目全体学生都做综合能力提升只要求每个小组的3号同学做完成学案进一步巩固本章知识3、课外复习:完成作业根据课上复习的情况完成课后作业,进行本章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已具有一定 的逻辑性,思想较为灵活对有难度的问题想不清时,往往会有挫折感,没有耐心去全面细 致的分析,甚至会对问题选择放弃,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取得的成绩,用多种方法点燃学生 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今年的复习时间短,复习任务重,学生必须每堂课都要注意力十分集中 学生的思想情况分层次了,知识水平也有了分层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备课和复 习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视频和动画进行本章各个考点的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制 对于各个考点涉及到的难理解的知识点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去看视频和动画通过这样复习效 果极好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因人而异,节省好同学的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考 点复习完后会针对考点进行巩固练习后小组解决疑难老师再跟同学一起总结做题方法 学生的练习效果很不错学生掌握方法后再进行评测及时查缺补漏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章可以说是上一章中 “光的折射”知识的延伸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各发生一次折射 对于一束平行入射光而言,光线越远离透镜主轴,出射光偏折程度越大,由此产生了会聚或 发散的效果本章教材的核心内容是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 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形成较为清晰的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第一节介绍 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第二节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以使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 及其成像的情况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
这两节的作用是从知识方面和探究过程方面为 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铺垫第四节和第五节作为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一节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常用的实际应用,以及让学生感受物理是 有用的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也是很有价值的在探究技能方面,学生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收集数据的方法本章的探究 活动仍然需要收集数据,但与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不同的是,透镜成像的实验数 据并不是简单的等量关系,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分类和归纳才能得出结论分类和归 纳实际上就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的过程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要让学生体会到,实验 数据并不等同于探究的结论巩固练习题潍坊三年中考题:1、(2014潍坊)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蜡烛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 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使屏幕远离透镜 B.使屏幕靠近透镜C.使屏向上移动 D.使屏向下移动2、(2013*潍坊)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 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 找不到蜡烛的像,其原因可能是A、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B、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C、蜡烛在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D、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上(2) 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的 的实像.(3) 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 将会在光屏上看到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蜡 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3、(2012潍坊)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A. 10cm B. 20cmC. 30cm D. 5cm基础知识精炼: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广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 光斑。
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但烛焰距凸透镜30cm是, 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3、 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在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在光屏上将出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接收不到像4、 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选填“靠 近”或“远离”)鲜花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和光盘一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凸透镜、光屏的高度,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1) 、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还想在光 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2) 、在(1)的基础上,若元件位置都保持不变,换用一个直径相同但焦距较短的凸透镜, 为了还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光学元件是3) 、在(1)的基础上,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 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 (选填“能”或“不能”)当堂测试题1、(多选题)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及其矫正做法正确的是( )2、(多选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如图,此时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 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C、一定是倒立的像 D、一定是正立的像3、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由图 a 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 、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上3) 、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 (选填“大”或“小”)。
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的像是 的(选填“倒立”或“远离”)4) 、试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测试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和凸透 镜间放上自己所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得到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的像为 像(选填“实”或"需")课后反思这节课复习的是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由于是九年级第一轮复习主要以复习基础知 识为主对于本章的题目设计只是一些关于考点的基础性的题目由于今年复习时间短,这 一章的实验就没有时间做,因此我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视频和动画来复习通过复习来看这 样做的效果还不错对于每一个考点都跟一个变式训练,及时加强训练之后是这一章近三 年的潍坊中考题明确潍坊中考 关于这一章的命题趋向之后紧跟上这一章的“基础知识 精炼”为了让有精力的同学吃好,我还准备了 “综合能力提升”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的 复习效果基本上都达到了要求课标分析本章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是:1、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4、 了解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 些重大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