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案教学设计.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293669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2.45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 法不可违 1第2课时预防犯罪 8第3课时 善用法律 15【课程标准】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 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 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3.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 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4.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5.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6.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第1课时法不可违【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二、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重点难点】重点:认清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难点: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违法活动的幻灯片学生准备:预习新课,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材料导入:2020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接连出手,1个月里3名省部级 高官应声落马! 4月12日,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志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4 月19日晚,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4月29日,河 北省委原常委、副省长张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三人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 审查和监察调查2019年至少已有19名省部级官员落马思考问题:这些省部级高官落马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说明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新的内容《法不可违》2. 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一) 法律的规范作用教学活动一:行为的底线阅读教材P46 “运用你的经验”思考问题:(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点拨提小:(1)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⑵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小勤可以多了解法律,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 哪些事情不能做,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教学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47 “探究与分享”和P48 “相关链接”思考问题:(1)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 什么结果?(2) 什么是违法行为?(3) 他们为什么会违法?点拨提小:(1) 镜头一: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 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镜头二: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 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镜头三: 陈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破坏了物种安全和生态平衡且对它们的生命构成侵害, 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 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学生分组回答,互相点评)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总结得非常好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 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 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 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教学活动三: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展示表格,学生阅读教材P47 “探究与分享”镜头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 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较轻物权法(民法)民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二较轻治安管理处罚 法(行政法规)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行政违法行为三严重刑法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思考问题:(1) 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哪几种?(2) 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点拨提小:(1) 违法行为又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2) 不同的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教师总结: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 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称为犯罪。

      无论是一 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教师举例:酒驾与醉驾,前者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即一般违法行为;而醉驾则 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以此为契机,号召班上同学监督家长“开车不饮 酒”课内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AB两组,A组成员说事件,B组成员分析该事件 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五轮过后AB组互换,由B组说事件,A组分析回答回答 错误时教师要及时作出指正和评价过渡语: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的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我 们青少年与社会接触比较少,接触的法律案件不多,但我们也要警惕身边的违法 行为,做到防微杜渐目标导学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四) 警惕和远离违法行为教学活动四: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49 “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点拨提示:学生据实回答即可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刚刚讲的身边的事情,结合平时我们看到的新闻,我 们发现:一些我们想不到的行为其实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当 事人却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谎报险情制造混乱行为,是指行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需要,明知没有发 生险情,而故意编造实际不存在的危险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以此引起社会混 乱、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险情是指水灾、火灾、车祸、地震、 塌方、匪警、疫情等危急情形比如为了寻开心,无事拨打匪警、火警,造 成消防车、警车徒劳奔忙,干扰这些部门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影响正常出警和抢 险这种行为无论是否达到目的,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受到治安处罚知识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 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 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 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 的二) 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的三) 在铁路线路、桥梁、涵洞处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四) 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或者平交过道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中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 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但是如果把对方打成轻伤,就会受到刑事 处罚知识总结: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 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 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 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教学活动五:警惕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50 “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上述行为违法吗?会受到哪些处罚?点拨提示:镜头一中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方的信 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续进行合作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 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 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镜头二中照相馆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 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 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镜头三中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 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 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教师总结:这三则事例都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 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 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过渡语: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那么 我们应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呢?教学活动六:远离一般违法行为教师展示以下材料:为深入贯彻落实我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意见,红旗中学八年级(2)班在道德 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以“法律进校园”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为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下面两幅漫画漫画一殴打他人 漫画二 盗版牟利对于漫画中的行为,老师说:“如果这两种行为危害都相对轻微,那么它们 都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思考问题:(1)两幅漫画中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种一般违法行为?点拨提示:漫画一:行政违法行为;漫画二:民事违法行为这次活动得到了辖区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学校准备邀请公安干警为同学们作 法治报告思考问题:(2)你觉得给同学们作的法治报告最好符合哪些要求?点拨提示:符合未成年人成长特点、举案说法、通俗易懂派出所的刘警官给同学们作法治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到这样一则信息:共青 团北京市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就北京市青少年不良行为展开调研调研报告指 出,青少年不良行为主要集中在“抽烟喝酒”“逃学、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及“与社会不良人员联系”四个方面这些行为往往相伴相生, 不良行为与犯罪关系密切,若缺乏有效监管,青少年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思考问题:(3)这则信息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哪些方面的警示?点拨提示: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不做触犯法律的事情教师总结:(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 规定。

      3)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 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 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3.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是以认识和了解为主一是认识和了解了什么是违法行为及 其分类、区别;二是认识和了解了身边存在的违法行为及其活动第一个问题即 对违法行为的分类、区别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案例认真领悟学习本课后,要求我们青少年学生遵章守法,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自觉 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 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既要维护自己 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共同努力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4.板书设计r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无根据违 小事,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反法律 < 行政违法行为,、的类别〔刑事违法行为一犯罪警惕身边的j行政违法行为]自觉依法规范 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自己的行为第2课时预防犯罪【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二、 能力目标1. 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2. 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重点难点】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难点: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幻灯片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教学过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