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案.doc

164页
  • 卖家[上传人]:公西
  • 文档编号:337931380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6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 花鸟关情单元导语小荷尖尖、柳絮飘飞,草儿破土、百花绽放,蜻蜓点水、蝴蝶起舞……观察万物生长,聆听生灵物语,你总会有别样的发现无论是地球上古老的植物居民,还是人类最亲密的动物朋友,它们都是地球大家园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让我们与它们来一次亲密接触吧!在文学大师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处处充溢着美感;在散文大家许地山的笔下,花生的好处很多,启迪人们要做有用的人;在女作家琦君的笔下,一场桂花雨伴随着童年的多少欢乐啊,也寄托着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在当代作家冯骥才的笔下,可爱的珍珠鸟与作者相近相亲,启示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亲近大自然的这些生灵,我们也获益良多本单元课文以“花鸟关情”为主题编排,展现了作家钟爱的动植物,寄托了他们不同的情思习作”和“语文园地”的内容也与此相关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留心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1 白鹭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鹭、嫌、黛”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0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精巧美、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5.能模仿作者的语言进行练笔,培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内涵,能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方法对美进行描写的方法,并能模仿作者的语言进行写话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会认“鹭、嫌、黛”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0个生字理解“精巧、色素、美中不足”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含义重点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背诵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白鹭的图片,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导语:同学们,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学生答对,就是白鹭教师出示白鹭图片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2.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教师板书:白鹭明确:“白鹭”交代了本文的描写对象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 介绍作者和白鹭的相关知识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3. 教师检测学生生字新词掌握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圈画出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 学生自主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3)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4)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3.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①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散文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③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低飞图2)引导学生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给课文划分层次◆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第四部分(第9~11自然段):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学习的重点是生字的拼写和词语的理解,同时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不少同学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活跃,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熟读课文,交流识字经验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完成《课堂自主练习》对应训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意思2. 学习作者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事物的方法。

      3. 凭借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感受白鹭的美教学课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2. 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教师过渡,导入新课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内容和难以理解的语句2.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说对圈画内容的理解以及存疑的地方3. 指名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有代表性的问题1)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白鹤的“生硬”、朱鹭和苍鹭的“大”有什么作用?(3)第4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课文第8自然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5)全文的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6)“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实在”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7)学完这篇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启示?4.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白鹭之美1)白鹭精巧如诗① 色素美——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配合适宜,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②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大小适宜,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3)白鹭优美如画① 图画之美——白鹭钓鱼图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白鹭捕鱼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手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② 悠然之美——白鹭望哨图画面富有诗意: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而自得的独特的美③ 清澄之美——白鹭低飞图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④ 含蓄之美——白鹭无声图美在无声,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在骨子里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白鹭之美5)教师总结小结:白鹭是一种平凡的动物,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抒写了它因为常见而被人忽略的这么多的美可见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我们要善于用心去感受、发现蕴藏在平凡事物中的美三、拓展阅读,赏析名段过渡: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不管是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鹭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即使它不会唱歌,但它那么美,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怪不得郭沫若那么喜欢白鹭,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它作家郑振铎也曾这样赞美过鸬鹚1. 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等到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吞了下去渔人站起来划着小船回去了,湖面上留下一条波痕远远望去,一只只鸬鹚又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天色渐渐暗下去,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郑振铎《鸬鹚》2. 阅读与交流1)这个片段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为它起一个名字吗?(渔舟唱晚图2)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并不让鸬鹚过分劳作,在忙碌地捕鱼之后,也不忘抛给它们鱼儿吃3)文中把鸬鹚比喻成什么?给你怎样的感受?(比喻成士兵,让人感受到鸬鹚训练有素、兢兢业业4)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渔人怎样的心情?(满载而归的喜悦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1. 教师出示“小练笔”,学生练习写话小练笔:写一首赞美白鹭的诗2. 教师指导写法,学生练习小练笔3.小组展示交流小练笔,集体评议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搜集、积累描写鸟儿的古诗词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板书设计2 落 花 生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亩、吩、榨”等6个生字,会写“播、浇、吩”等9个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分得清文中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学习花生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高尚品格4.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2.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亩、吩、榨”等6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播、浇、吩”等9个生字理解“播种、吩咐、爱慕”等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3.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明白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自主学习字词的方法,提高识记生字新词的能力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教师出示有关花生的童谣,导入课文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教师板书:落花生3. 教师过渡,引出新课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区别形近字并组词教师提示易读错字、易写错字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加色的字2)掌握多音字,学会运用3)理解词语教师说词语的意思,学生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4. 学生自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圈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2. 学生分组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词语的意义,有词典上记载的固有含义,也有受语境制约产生的临时含义因此在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时,就应当既联系语境,又结合它固有的含义来进行3. 朗读与交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阅读与思考:① 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