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一 勤于积累善于推断精解实词含义 (含详解).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340474090
  • 上传时间:2022-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5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突破一 勤于积累,善于推断,精解实词含义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如是说:古汉语的问题,应该说是词汇的问题,解决了词汇问题,古代汉语就解决了一大半了[导语]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考生对文言实词掌握的多寡,直接影响其答题的质量与得分如何能准确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生文言文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此,应本着实用、高效的原则,做到平时多积累,考时善推断,学之有法,练之以据,方能收到复习的最佳效果一、多义实词:追源溯流,语境敲定1.词义由本义到引申义演变例释(1)连锁式引申(2)辐射式引申说明: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本”的本义是树根确定多义词的本义的关键是看该字的造字方法,从其构造的字形上推导出本义另外,在字典词典上列为第一条的往往是其本义2.理解运用1.“涉”在文言文中有下列义项:①进入,到;②渡水;③经历;④学习,阅览;⑤步行渡水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序号,看看该词由本义到引申义演变的特点―→―→―→―→答案 ―→―→―→―→2.根据下面“回”的字形演变和提供的例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回:象形字,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为回旋、旋转。

      例句:①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③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1)上述例句中的“回”字,使用本义的有哪些?(只填写序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上述例句中“回”的本义和引申义,各写出两个包含“回”字的成语①用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引申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②④(2)(示例)①百转千回 回肠荡气 ②回心转意 回头是岸3.解释下列文段中“安”的意思1)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宋史·曾公亮传》)安心(2)羊祜,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晋书·羊祜传》)安抚、安慰,使……安顿一个词的引申义,不管有多么纷繁,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所以,抓住了一个词的本义,就是抓住了这个词的诸多意义的纲——语言学家蒋绍愚二、古今异义词:存同求异,区分单双1.2.理解运用1.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河泛指一切河流臭难闻的气味走步行怨埋怨恨仇恨,怀恨卑鄙(语言行为)恶劣答案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河黄河泛指一切河流词义扩大臭气味难闻的气味词义缩小走跑步行词义转移怨仇恨,怀恨埋怨词义弱化恨遗憾,不满仇恨,怀恨词义强化卑鄙地位低,见识浅(语言行为)恶劣感情色彩变化2.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是否是与现代汉语同形的双音实词如若不是,请解释其义1)铁骑突出刀枪鸣:不是,指“突然爆发出”(2)思厥先祖父:不是,指“祖辈,父辈”(3)古之学者必有师:不是,指“学习的人”(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至于”不是,指“来到”;“颜色”不是,指“脸色,面容”;“憔悴”是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实词;“形容”不是,指“形体,容貌”;“枯槁”是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实词反训词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①“沽”,买或卖;②“置”,置办或放弃;③“报”,报恩或报仇;④“从”,跟随或率领;⑤“纳”,收进或交出;⑥“迁”,升官或降职;⑦“市”,卖出或买入三、活用实词:找出规律,语法判定1.2.理解运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1)东犬西吠:西(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5)而相如廷叱之:廷(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7)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箕规律和特点: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为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2.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①名词后带宾语;②名词前面有副词;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如“欲”“得”“能”等);④名词后面跟介宾短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个“君”“臣”②二月草已芽:芽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个“师”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⑤君子不齿:齿⑥未云何龙:云规律和特点:名词前有副词(“不”“已”“相”等),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②左右欲刃相如:刃③云青青兮欲雨:雨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规律和特点: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3)①沛公军霸上:军②鹪鹩巢于深林:巢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质⑤风乎舞雩:风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4)①驴不胜怒,蹄之:蹄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级④策之不以其道:策⑤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规律和特点: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衣、怀②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③大楚兴,陈胜王:王④籍吏民,封府库:籍规律和特点:两个名词连用(或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性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至于哪个名词活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6)①(荆轲)又前而为歌曰:前②扣舷而歌之:歌③客逾庖而宴:宴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规律和特点:“而”字前或后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因为“而”字不能连接名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一般连接动词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名词活用口诀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变动词不能带宾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二)动词活用为名词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这就使它具有了名词的特点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畜(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4)而其见愈奇:见(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规律和特点: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为名词;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为名词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翻译时应补出中心词(名词),以形容词作宾语试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少、长(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贤(3)此其志不在小:小(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正(5)宾主尽东南之美:美(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第一个“圣”和“愚”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1)(3)(6);当形容词用在“其”“之”后面充当中心语时,则活用为名词,如(2)(4)(5)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或者前面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试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1)则秦未可亲也:亲(2)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3)不知东方之既白:白(4)素善留侯张良:善(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6)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它活用为动词,如(4)(6);当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它活用为动词,如(1)(2);当形容词放在副词(时间副词或否定副词)后,它活用为动词,如(3)(5)四)使动用法1.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毕礼而归之:归(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3)外连衡而斗诸侯:斗(4)窜梁鸿于海曲:窜(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规律和特点:当不及物动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动词一般活用为使动用法2.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形容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1)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2)大王必欲急臣:急(3)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终(4)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苦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形容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3.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名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第一个“封”(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3)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膏(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规律和特点:当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名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五)意动用法试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形容词、名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襟、带(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齐(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5)吾从而师之:师规律和特点:当形容词、名词后面带了宾语,且该形容词、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时,该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有些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较难区分,必须紧扣上下文,研究句子本身所表达的意思,方能确定是何种用法试看下面两个句子:小①句中的“小”是“使……小”,即“使它小了”②句中的“小”是“以……为小”,即“认为鲁地小了”“认为天下小了”由以上两句不难看出,使动侧重于客观行动,而意动侧重于主观感受,是个人的看法,事实未见得如此如“小天下”,其实天下并未变小,变小只是孔子的一种主观感受罢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下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云南省大理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猜您喜欢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三 分类识记结合语境掌握文化常识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7 语言得体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8 语言仿写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 专题15 Ⅰ 整体阅读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 专题15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五 精准判断夸尽效果精准赏析艺术技巧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 专题15 微专题 小说“6+1”答题法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11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一 品象悟境鉴赏形象艺术 (含详解).ppt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16 Ⅰ 整体阅读 (含详解).ppt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 专题15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六 据类及篇由理到据精准分析文本特征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6部分 专题1 对点精练二 正确使用成语 (含详解).ppt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6部分 专题10 对点精练四 概括分析文意 (含详解).ppt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微专题2 掌握应用文格式要求做到语言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含详解).ppt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2 课文3 游褒禅山记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13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一 理解在先找准比狠精准判断信息正误 (含详解).ppt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15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三 概括特点扣定作用精准分析环境艺术 (含详解).ppt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2 课文1 兰亭集序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10 微专题三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含详解).ppt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5 限时综合训练 (含详解).doc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4 课文2 苏武传 (含详解).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