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完整版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

91页
  • 卖家[上传人]:赵**
  • 文档编号:341302063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5.29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完整版含答案(满分必刷)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教授《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上”“下”的用法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词作状语”这种句法形式,特举例说明下列举例不合适的是(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答案】: B 2、教学《囚绿记》后,某教师准备给学生另外推荐几篇类似的借物抒情的散文,以下不合适的是( )A.杨朔《荔枝蜜》B.季羡林《二月兰》C.高尔基《海燕》D.宗璞《紫罗兰瀑布》【答案】: C 3、教师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指出,诗中涉及多个意象,其中大多数能够体现出陶渊明隐居之后的田园生活为加深学生对田园隐逸类意象的理解,增加学生积累教师为学生举出了同类意象的例子下列意象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采薇B.东篱C.捣衣D.五柳【答案】: C 4、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引导学生理解“梧桐”在诗词中所代表的凄凉悲伤的意象。

      下列学生整理的诗词名句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C.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答案】: A 5、教师在教授《蜀道难》时,提到“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一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下列选项使用相同手法的是( )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D.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答案】: C 6、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A.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B.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C.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总结能力D.有助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答案】: A 7、阅读《望天树》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A.教师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的要求B.读懂文本、理解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联想C.阅读是吸收的过程而写作是表达的过程,课后作业的设计注重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观察与思考的培养.注重了读写的有机结合,也注重并延伸了语言的有效训练D.阅读和写作的结合。

      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结合,鼓励学生多观察自然、社会、生活与提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体验结合.多样化地落实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 C 8、教师教学完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后,对课后的“词义和语境”部分进行了拓展学习为帮助学生巩固对词语本义的理解,教师举出下列例子,其中的加点词在句中表示本义的是( )A.她带着个孩子嫁过来,大家都说她带了个大包袱B.老一辈的人渐渐都不在了,现在需要我们年轻人挑大梁C.在这狭隘的山道里,他想挪一步都很难D.这昏宫生怕丢了乌纱帽,一句话都不敢说【答案】: C 9、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多样化题材”主题活动,要求各小组按题材分类整理相关诗歌作品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作品不属于同一题材的是( )A.黄巢《题菊花》B.李白《越中览古》C.林逋《山园小梅》D.骆宾王《在狱咏蝉》【答案】: B 10、阅读某教师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A.对学情的错误判断会影响教学实施B.课外文言文教学并非只是某个年级教师的任务C.高三才开始教学课外文言文为时已晚,不会有效果D.文言文教学切忌“从本到本”,要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答案】: C 11、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导入时教师先以冯骥才《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发问:“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很不协调的一对,但作者写得很美。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对夫妻美在何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缺陷美”然后拿出维纳斯石膏塑像展示,以“探讨断臂的维纳斯到底美在何处”设疑,揭示课题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整个导入循循善诱、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B.可看出教师对课文特点和学生情况很熟悉,善于拿捏导入角度C.联系学生生活,于无疑处设疑,巧妙引入“缺陷美”,为揭题作铺垫D.教师直接展示断臂雕像,开门见山入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答案】: D 12、教学《劝学》,教师设计教学目标:①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②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及初步分析的能力;③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A.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整合统一B.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不准确C.教学设计遵循了教材的特点和文言文教学规律D.整体设计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答案】: B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A.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抓住了“老爷”这个包含着丰富意蕴的词语大做文章,体现了教师深厚的语言文字素养B.找对语言点后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两次引入相关经验或知识给学生铺路搭桥、体现了教师强调要让学生经过努力。

      自主地获得知识的教学意识C.“但是、既然旧情难忘,为什么又要喊周朴园为‘老爷’呢 ”是铺垫性问题,打开了学生准确理解文中侍萍对周朴园称呼的巨大变化的原因大门D.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知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侍萍执意要拉开距离的怨愤心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体现了教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一教学技巧【答案】: C 14、在学习完《丑小鸭》一课后,学生对这种寓有哲理性的童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篇进行阅读.以下教师的推荐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海的女儿》B.《卖火柴的小女孩》C.《农夫和蛇》D.《小海蒂》【答案】: C 15、某教材在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模块中设置了“初高中文言文中的成语”专题下列作品与成语对应全部正确的是( )A.《离骚》:七月流火《陈涉世家》:鸿鹄之志B.《醉翁亭记》:百废俱兴《扁鹊见蔡桓公》:讳疾忌医C.《庄子·秋水》:望洋兴叹《赤壁赋》:杯盘狼藉D.《劝学》:锲而不舍《孙权劝学》:豁然开朗【答案】: C 16、以下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苏武传》一课的教学反思(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A.突出了文本人物的形象特点,准确地抓住了文本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B.以文章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围绕人物展开讨论。

      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达到与文本人物进行深入沟通与对话的目的C.四个问题,体现了层层深入的课堂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领略文学作品在选材和表现上的艺术手法,使学生在知识积累中拓展、迁移D.整个阅读教学课堂以“高贵”为中心串联在一起,课堂结构紧凑,阅读中心明确,提高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答案】: B 17、在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发现课文下面有很多对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解释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 )A.范文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练习系统【答案】: C 18、某专题设有“广告语的是是非非”“电视公益广告的语言特征”“广告语言的性质和规范要求”“危险的广告语言”几大板块,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  )A.语言文字应用B.新闻与传记C.诗歌与散文D.文化论著研读【答案】: A 19、在“经‘典’广告语”学习活动中,课前教师让学生搜集运用典故的广告语下列学生搜集的广告语中,没有运用典故的是( )A.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B.世外桃源怡园寻,安居乐业好家园C.胶鬲生涯,桓宽名论;夷吾煮海,傅说和羹D.美味引来天下客,酒香引出洞中仙【答案】: D 20、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

      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答案】: C 21、学习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为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别里科夫“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的形象特点,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具有同一形象特点的人物的作品下列作品符合推荐要求的是( )A.《家》——高觉民B.《雷雨》——鲁大海C.《阿Q正传》——赵太爷D.《水浒传》——林冲【答案】: C 22、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通假字的特点和作用,下列不合适的是( ) A.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D.居十日,扁鹊见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答案】: C 23、教授《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上”“下”的用法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词作状语”这种句法形式,特举例说明下列举例不合适的是(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答案】: B 24、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白发三千丈”一句所运用的夸张修辞手法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修辞手法的作用,拟找出类似句子举一反三。

      下列适合的是( )A.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答案】: A 2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A.积累·整合B.感受·鉴赏C.思考·领悟D.发现·创新【答案】: B 26、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A.教学内容繁杂.欠缺逻辑性和条理性.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B.问题设计太过集中.五个问题均是针对课文内容及文中的细节进行设计C.问题(2)设计合理,契合教学内容,在此教学环节可集中解决D.问题(3)(4)(5)与所设计的四个目标没有密切关系,可删除【答案】: C 27、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是:“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 )A.知识系统B.练习系统C.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