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全国卷Ⅲ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7页2023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力气测试历史局部一、选择题:此题共12 小题,每题4 分,共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24. 图 5 为不同时期的局部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缘由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C.审美观念的不同图 5 B.商品交易的需要D.国家统一的推动25.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进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给、田亩荒凉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助长了大土地全部制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冲突26. 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 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 书写构造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 内阁权势强大C.社会经济凋敝B. 皇权受到严峻制约D.君权相权关系紧急28. 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独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说明A. 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舞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转变 D.洋务派预备创办民用企业29. 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拘束诏书稿上参与“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表达在A. 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展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30.1940 年月中后期,中国很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A.商业的富强带动了工业生产B.抗日战斗的成功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进展31.1983 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局部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局部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开工资弥补这反映出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加B.国企改革全面开放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32.1549~1560 年,约 4776 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把握下的日内瓦,其中 1536 人是工匠。
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白费品德业投入一般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进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A.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冲突C.工匠精神打算了城市生活面貌B. 经济进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进展33. 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与者麦迪逊认为,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存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心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存这一主见A.赐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C.表达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34.图 6 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图 6 第一步 A.留意内心的“自我感受” 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 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35.1964 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 1975~2023 年联合国决议中,围围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根本全都这种状况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B.维护了进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D.转变了兴盛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第 41—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作答第45—47 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37 分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5 分〕 材料一公元前 11 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成功后,在宽阔的制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确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抱负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范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很多城邦,人民靠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争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四周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根底——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12 分〕(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6 分〕(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进展的影响〔7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2 分〕材料表 1 摘自 1995 年 7~8 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局部农民进展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 60%为 18~35 岁的青壮年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父母在,不远游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富贵贫贱是命定的重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去乡镇企业去大城市经商 读书上大学 连续种田工作 打工假设有时机重作选35.214.131.82.78.5择,你将选择表 1 1995 年 7~8 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局部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2.94.38.223.061.17.215.121.834.920.845.429.2l7.55.02.66.811.215.425.141.2——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楚。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3 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假设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 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 1822 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展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 口构造中,农产品照旧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 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 1861~1865 年的 730 万卢布增加到 1876~1880 年的 4680 万卢布到 90 年月,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 2 倍以上——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1) 依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6 分〕(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缘由〔9 分〕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斗与和平]〔15 分〕材料一……三、铁路与大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大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阻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 18 个县城,大小市镇 200 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 300 万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斗……七、群众组织,有防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依据地内有游击小组——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 年 4 月〕材料二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很多的失地,很多抗日依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绩,中国人民永久不会遗忘,各国人民也已明白——摘自《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 年 1 月〕(1) 依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依据地建立的条件〔8 分〕(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抗日依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奉献〔7 分〕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张九龄〔678~740〕,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开元年间官至宰相,成为秦至唐在统一王朝任官级别最高的岭南人张九龄为政留意民生疾 苦,轻刑罚,薄赋敛,扶持农桑。
其为人忠诚耿介,敢于进谏,亦终因此罢相,后有人认为这是唐朝由治到乱的分水岭张九龄有《曲江集》传世,其诗清爽自然,其文高雅严整岭南多被时人视为蛮荒之地,而在张九龄的笔下,却是山明水秀,风光无限他曾主持开大庾 岭路,便利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至今用之张九龄“耿直温雅,风仪甚整”,人们以其家 乡之名称之为“曲江风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赞扬他:“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据《唐书》等(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张九龄成为盛唐名相的历史背景〔6 分〕(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评价张九龄的历史奉献〔9 分〕答 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DBADBCADCAB41.〔25 分〕(1) 西周:建立在分封制根底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确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范设施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兴盛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3) 开发了遥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根底,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分散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构造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42.〔12 分〕答案略45.〔15 分〕(1) 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