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驻地生活污水治理产业背景.docx
10页乡镇驻地生活污水治理产业背景一、 污水治理主要目标到2025年,完成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及国家和省下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环境整治十四五目标任务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2021年至2023年,每年完成1/3左右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任务,基本消除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收集空白区,基本完成破旧管网修复改造,建立健全管护机制2025年,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收集覆盖率达到7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新增313个左右行政村达到生活污水治理要求,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30%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落实安徽省农村净水行动攻坚实施方案,完善农村黑臭水体台账,选择适宜模式和技术,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到2025年底,新增完成约18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完成整治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黑臭水体整治率达到80%,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整治完成率达到100%,村庄环境干净整洁二、 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一)污水收集管网有待优化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是有关部门开展污水治理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一些需要优化改进的地方。
首先,部分地区在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不能满足城镇现代化发展对污水排放管网的要求另外,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导致化肥过度使用现象的出现,造成土壤盐碱化,其土壤灌溉的水流没有流入污水收集管中,就会对周边的河流造成污染除此之外,一些地区的污水收集管网的布局缺乏合理性,这不仅影响污水的正常排放,也增加了污水管网的维修难度,从而降低了污水治理的效果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善,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尤其是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所以,这些地区的农村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此外,每个地区所产生的污水情况不同,所适合的污水处理方法也不同,一些地区生搬硬套其他农村的污水处理流程,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污水处理效果,也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三)污水处理厂运行模式有待创新创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模式是加快污水治理的有效路径之一,但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模式存下一些问题,使得污水处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污水处理厂应严格把控污水处理结果的标准,确保处理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要求,这就需要处理厂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
一些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资本有限,所以导致部分污水处理的不合格另外,我国大部门分的污水处理厂主要依靠资金投入进行运营,这不仅会造成污水处理资金匮乏的问题,也会降低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部門应不断完善污水处理厂的奖励机制,创新相关优化政策,从而加大社会资金的融入三、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一)处理处置能力较低201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总结认为,多数省份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欠账多,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缺乏或落后问题迫切,污水治理成为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大挑战;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厂网建设不完善、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导致农村污水处理率低于20%,而多数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相比城镇污水90%以上的处理率,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二)处理技术因地制宜体现不够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整体偏低,加之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难以集中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技术、工艺等,都应尽量适合农村特点目前,自然村落的污水处理没有综合考虑运行经济简便需求,仍然较多沿用城镇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虽然出水水质较好,但能耗高、管理复杂,抬高了农村污水处理的经济成本以及设备运行的复杂性,在推广使用后带来了一定的财政负担。
在相同的处理标准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如采用城镇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建设成本将是生态处理技术的11倍,运行成本将是生态技术的3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往往不会优先考虑污水和氮、磷资源的农业生产利用,而基本按照高标准达标排放到河湖的思路开展建设农村污水的水量、水质波动较大,处理设施难以长效稳定运行;相当部分已建设施的尾水排放达不到设计标准,尤其是总氮和总磷难以达标排放调研报告显示,苏南农村地区的设施设计污水处理量为231~371L/(户.d),而实际污水产生量小于150L/(户.d),造成了建设资源浪费,而仍有部分设施出水超标四、 农村污水治理的有效对策(一)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地区承担了城市中部分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甚至为城市工业扩散提了供场地为促进我国农村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并举,合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首先,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视程度,并将其充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而贯彻落实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另外,有关领导应完善职能转变,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也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并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工作,并不断优化完善先关的考核体系。
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应在农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讲座、宣传栏、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让群众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及时回复群众的留言评论及意见,充分将其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中,从而有效减少生活污水的产生二)推动种养结合多措并举推行种养结合,是控制养殖业污染扩散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减少农业生产污染的重要手段可以实施粪肥处理(养殖)与利用(种植)两头补的政策例如,有关单位可以按照养殖用地和粪便处理设施计算其每月粪便处理量,同时结合其畜禽养殖出栏数量,每年给予一定畜禽粪便处理补贴,从而提倡养殖户落实养种结合的政策再比如,也可以补贴种植农户,按照种植户购买、使用有机肥数量凭证,结合其自有耕地,给予其有机肥补贴券,并按年结算除此之外,有关单位应引进有机肥生产项目,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与有条件的乡镇联合,通过购买粪便处理机、开办多个形式灵活的粪便初级加工点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就地回收、集中处理农村粪便,从而降低加工、运输成本,提高农村粪肥商品化率三)提升农村水污染处理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有关人员应结合当前农村水污染状况,通过人工湿地技术、无动力和分散式处理等技术,进行水污染的物理、化学处理,从而提高水污染处理的效率。
例如,在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处理中,有关部门应提倡村民设置沼气池,在污水经过系统处理之后再进行科学排放另外,在农村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引导农民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有效减少农药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另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要求相关专业人员指导农民进行农药最优使用方法的学习,农民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土壤盐碱化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污水处理部门应提高治理人员的专业性,引导污水治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工艺处理方案,掌握自动化污水处理技术,从而推动现代农村水环境的生态化发展五、 我国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还影响了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全方面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力度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一般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有限,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污水的治理,不仅可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为农村居民营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其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乡村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营造良好的水产行业发展氛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六、 农村污水处理的标准和保障措施部分省份制定的农村污水处理标准明显偏高,尤其是氮、磷指标要求过于严格,没有合理体现氮、磷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肥分以及可以资源化利用的优势一方面将氮、磷作为污染物,在降解后才能排放;另一方面需要购买氮肥、磷肥施用于农田这就阻断了资源循环利用通道截至2020年4月,共有29个省份发布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如北京市在2013年第一版的基础上发布了2018年修订版,天津市2019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堪称当前最严标准在总氮排放限值方面,河北省、河南省的标准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最严限值相同,北京市、天津市的标准则严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最严限值在总磷排放限值方面,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北京市的标准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最严限值相同,天津市的标准严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最严限值,其余省份的标准基本等同于国家污水处理排放一级B标准。
目前建成使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多数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长期撂荒,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建设难度考虑不充分、管网不配套、维护管理费用不到位例如,杭州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3.6%的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了正常运行标准①一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在设计前期未深入了解村庄实情并听取村民意见,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和难度考虑不全面,对污水治理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充分;前期实地摸底调查不扎实、技术方案设计不科学,也导致工程设计质量不高②管网投资额约为污水处理构筑物投资额的2.5倍,维护管理难度大;因管网建设和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而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而不用③很多农村地区的设施管理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不具备污水处理的专业知识、设备操作管理的必要技能,只能负责设备的日常看护,无法承担专业的系统维护;运营管理不规范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故障频出④多数乡镇难以长期承担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市场化融资渠道欠缺;如果没有财政直接支持、专业化运行管理,必然导致设施荒废闲置,这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管理不善、工程效益低下的根本性原因七、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议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处理模式。
对于不同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要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可以分为:官网截污模式、集中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一)官网截污模式对于距离城镇较近的村庄或者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来说,可以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后,接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来进行处理二)集中处理模式这种处理模式可以将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后,再进行处理,适用于村庄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的村庄适应三)分散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比较经济适用,将各家的污水可以按照分区进行收集,每个区域的污水进行单独处理,这种模式布局灵活,施工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