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林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30页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林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指数值中的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 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 华北地区寒潮多发 B. 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提前C. 天山雪线偏高 D. 南方地区羽绒服滞销10. 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是A. 1880年 B. 1920年C. 1980年 D. 2000年11. 农历2017年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双春年”,在这一年中将出现两次相同的节气:立春下列关于双立春的说法,正确的是A. 立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B. 立春过后,北半球各地进入春季C. 两次立春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年D. 两次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参考答案:9. A 10. B 11. D9. 根据材料,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华北地区冬季风指数高,寒潮多发,A对。
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推后,B错寒潮多发,气温低,天山雪线偏低,C错冬季风影响范围广,南方地区羽绒服销售情况好,D错10. 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是夏季风势力强,推动雨带北移,影响华北、东北地区根据图中曲线,1880年、1980年、2000年夏季风指数低于距平值,说明夏季风势力弱,江淮地区梅雨期长,A、C、D错1920年夏季风指数高于距平,势力强,B对11. 立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A错春分过后,北半球各地进入春季,B错两次立春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回归年,C错两次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D对点睛:根据图中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与距平值的关系分析,季风指数高于距平,说明该季风势力强冬季风势力强时,我国北方多寒潮发生,春汛时间推迟气温越低,雪线低夏季风势力强,指数高于距平,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短,到达北方时间早,在北方停留时间长2. 读下图,完成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B.②洋流是逆时针环流系统的组成部分C.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10.有关图中 M、N、P、Q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到N地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N地与P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类型也不相同C.M地与Q地纬度相同,自然带类型也相同D.最能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是Q地参考答案:9.C 10.D9.【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北半球俯视图,考查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①处为北海道渔场,成因为寒暖流交汇②处为加那利寒流,属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系统,呈顺时针方向③处在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风的吹送,北部海区海水向东流④处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10.【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区域空间位置差异图,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M地到N地纬度位置差异明显,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N、P两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但两者对应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M地所在处为亚热带常绿叶林带,而Q地为热带荒漠带Q地所在处由于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3. 等流时线是指流域内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如右图所示)读图(图中数值为相对值)回答7-8题7.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般距流域出口越远,汇流时间越长 B.等流时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C.等流时线越密,说明流速越快 D.等流时线平直,说明地形坡度变化大8.据图分析,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A.图示流域内,a、b等流时线之间植被覆盖率最高B.图示流域内,c、d等流时线之间地形最平坦C.图示流域内,等流时线数值大小与流量无关D.甲、乙、丙三河段,甲河段落差最大参考答案:A B4. 下图为“我国7年后部分行业就业人数增长情况预测”。
回答未来7年,纺织业 、服装业就业人数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现代科技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B.信息通信网络发展,对外联系加强C.市场环境变化,对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增加D.纺织业、服装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参考答案:C5. 2007—2016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下图为部分城市)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东北地区的黑点已经连成了带状有专家认为收缩是整个国家城市化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坏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 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多的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单一 ②开发时间较晚 ③较高城镇化率 ④经济面临转型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5. 应对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现象,下列措施最适宜的是( )A. 在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B. 优先发展制造业,大力增加劳动就业岗位C. 规划大量城建项目,建设众多公共设施吸引人口迁入D. 更新改造闲置废弃地为城市绿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参考答案:4. C 5. D【4题详解】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据图可知,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多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市面临经济转型过程,就业出现问题,人口流向外地;东北地区本身城市化率较高,近年来城市化发展慢,没有更多农村户籍人口转入城市,城市出现萎缩;城市收缩与开发的时间无关,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故选C5题详解】城市本身在收缩,,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不合时宜,A错误;东北地区城市多为重工业城市,本身以制造业为主,但产业结构单一,并不能增加劳动就业岗位,B错误;;城市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城市产业特征,规划大量城建项目,建设众多公共设施并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有效措施,C错误;更新改造闲置废弃地为城市绿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可能留住人口,D正确6. “村中城”是指很多村落内或邻近村落间围绕特定市场或产业自发形成的“城”解放前,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读民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 与佛山市相比,民乐地区A. 服务的范围更广 B. 服务的种类更少C. 服务的级别更高 D. 服务体系更完善2. 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A. 改革开放政策 B. 科技力量雄厚C. 水运交通便利 D. 国内市场广阔3. 2000年以后,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A. 产业布局靠近河流 B. 户籍人口大量增加C. 纺织产业技术提升 D. 当地就业结构改变参考答案:1. B 2. C 3. D城镇等级低,服务的种类少,服务的范围较小。
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水运交通便利1.民乐地区属于佛山市西樵镇,与佛山市相比,民乐地区等级低,服务的种类更少,B对、C错服务的范围较小,A错服务体系不如佛山市完善,D错2.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水运交通便利,C对改革开放政策、国内市场对各地影响相同,A、D错乡村地区科技力量较弱,B错3.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当地就业结构改变,大量农业人口从事第二、第三产业,D对产业布局靠近河流是城市化主要区位因素,没有改变,A错没有大量人口迁入,村中城的户籍人口不会大量增加,B错纺织业转移,不能使纺织产业技术提升,C错7. 读右图,完成27-28题;27、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28、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光能参考答案:27-28 DC8. 读图图示区域城乡聚落规划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丰富的水源 B.便捷的交通 C.适宜的气候 D.平坦的地形参考答案:B9. 下图为某卫星M绕地球运行轨道及方向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球、卫星、太阳正好在同一直线上,且北京时间是2004年6月22日8时20分,卫星运行的周期为6小时,据此回答卫星从P点出发后,第一次过Q点时位于某观测点的天顶,该观测点在A. 巴西 B. 智利 C.南非 D.澳大利亚参考答案:A10. 根据下图(下图)中信息回答图中甲地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参考答案:D11. 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
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B. 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C. 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D. 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9. 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B.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C. 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 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参考答案:8. A 9. D试题分析:9. P-T时间段内该村人口减少,是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口迁移城市造成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会吸引外出的人口回村,而不是人口减少;农村宅基地面积并没有减少选D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城市化的影响12. “白令海峡”的命名源自丹麦探险家维图斯·白令,该海峡A. 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 连接了北冰洋与大西洋C. 西侧陆地位于欧洲地区 D. 东侧陆地隶属美国领土参考答案:D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A错误;连接了北冰洋与太平洋,B错误;西侧陆地位于亚洲地区,C错误;东侧为阿拉斯加半岛,隶属美国领土,D正确。
故答案选D项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