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一(含解析).doc
10页高频考点专攻练(一)考点1 n与N、m、V、c的基本计算1.已知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Na2S2O3+2HCl2NaCl+S↓+SO2↑+H2O)常温常压下,若该反应产生固体单质16 g,则反应中各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选项二氧化硫硫代硫酸钠转移的电子A1 molNAB11.2 L0.5 molC158 g2 molD79 gNA【解析】选D该反应为S2在酸性条件下的歧化反应,S2中硫的化合价为+2,每摩尔S2参加反应生成1 mol单质硫和1 mol SO2,转移电子2 mol故常温常压下反应生成16 g (即0.5 mol)单质硫时,必生成0.5 mol SO2,同时转移1 mol电子,需要注意的是常温常压下11.2 L SO2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故只有D项正确2.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表示的是 ( )A.V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B.1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C.1 mol该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D.1 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解析】选B。
结合复习的基本公式可知,X除以NA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乘以M表示其质量;最后除以V为1 L该气体的质量加固训练】 将a g二氧化锰粉末加入c L b mol·L-1的浓盐酸中,加热完全溶解(忽略浓盐酸的挥发),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d个,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收集到氯气为 LB.反应后溶液中的Cl-数目为C.NA可表示为D.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bc-【解析】选CMnO2+4HCl(浓)MnCl2+Cl2↑+2H2O~2e-,标准状况下,V(Cl2)= mol×22.4 L·mol-1= L,题中没有指明是标准状况,A错误;反应后溶液中的Cl-数目应是浓盐酸中的氯离子减去产生氯气的那部分氯离子,为(bcNA-d)个,由于浓盐酸易挥发,反应后溶液中的Cl-数目小于(bcNA-d)个,选项中只是计算生成的氯化锰中的氯离子,B错误;MnO2~MnCl2~2e-,由电子转移可知×2× NA=d,NA=,C正确;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的2倍,所以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bc-)mol,但考虑到浓盐酸的挥发,溶液中H+应小于(bc-) mol,D错误。
3.(2019·福州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1 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1B.制成0.5 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C.0.5 L 2 mol·L-1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解析】选DA选项溶液是均一稳定的;B选项0.5 L×10 mol·L-1=5 mol,5 mol ×22.4 L·mol-1=112 L;C选项N(Ba2+)+N(Cl-)=(0.5 L×2 mol·L-1+0.5 L×2 mol·L-1×2)×6.02×1023 mol-1=3×6.02×1023;D选项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其浓度为18.4 mol·L-1考点2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1.(2019·潍坊模拟)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积比1∶1 B.体积比16∶11C.密度比16∶11 D.密度比11∶16【解析】选C。
设SO2和CO2的质量各为1 g,则其物质的量分别为n(SO2)= mol, n(CO2)= mol,根据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得==∶=11∶16;根据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与CO2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即==16∶112.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1 mol N2,右边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边与左边分子数之比为4∶1B.右侧CO的质量为5.6 g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D.若改变右边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保持温度不变,则应充入0.2 mol CO【解析】选C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所以右侧气体物质的量= mol=0.25 mol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故C正确考点3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1.(2019·南京模拟)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5.6 L CH4含C—H键数目为NAB.常温常压下,100 g 17% H2O2水溶液含氧原子总数为NAC.标准状况下,5.6 L O2与适量Na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AD.常温常压下,14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含碳原子总数为NA【解析】选D。
A项,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A错;B项,H2O2水溶液中的H2O中也含有氧原子,故氧原子总数大于NA,B错;C项,当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0.5 mol,即0.5NA,C错;D项,因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总数为NA,正确2.(2019·大庆模拟)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3 g金属钠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无论加热与否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B.1 mol Na2CO3晶体中含C数目一定为N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6NAD.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N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11.2 L【解析】选D2.3 g金属钠与过量氧气反应,电子转移数由钠决定,故转移电子数为0.1NA,A项正确;Na2CO3是由Na+和C组成的,晶体状态C不水解,1 mol Na2CO3含C NA个,B项正确;N2O4是NO2的二聚体,其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与NO2相同,C项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转移NA个电子,阳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若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因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D项错误。
3.(2019·泉州模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6H1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9×6.02×1023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C.0.50 mol的亚硫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6.02×1023D.常温下,7.1 g Cl2与足量NaOH溶液作用,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6.02×1023【解析】选CA选项中标准状况下,C6H14为液态;B选项氢气为双原子分子,氦气为单原子分子;D选项转移电子数为0.1×6.02×1023考点4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1.(2019·平顶山模拟)在硫酸钠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S为0.4 mol·L-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1 B.0.2 mol·L-1C.0.3 mol·L-1 D.0.4 mol·L-1【解析】选B在任何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则有3c(Al3+)+c(Na+)=2c(S),解得c(Na+)=0.2 mol·L-12.(2019·会宁模拟)某温度下,物质X2SO4的饱和溶液密度为ρ g·mL-1,c(X+)=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解度为S g,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c= B.a%=C.M= D.S=【解析】选D。
A项,X2SO4的浓度为 mol·L-1,则X+浓度为 mol·L-1,或者为 mol·L-1,错误;B项,根据A选项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a%=,错误;C项,根据A选项分析,M=,错误;D项,根据B选项分析,a%=,a%=,得出S=,正确3.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可分别使同体积的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B.1∶3∶6C.2∶3∶6 D.6∶2∶1【解析】选C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可使同体积的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S完全沉淀,说明这三种溶液中S的物质的量相等假设有1 mol BaCl2,则有 mol Fe3+、1 mol Zn2+、2 mol K+,故三种硫酸盐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6考点5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2019·西安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过程能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 )①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②用量筒量取5.0 mL溶液时,俯视读数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④质量分数为10%和9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
①偏高,②偏低,③偏低,④偏高,故选项B正确2.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5密度:1.2 g·cm-3HCl质量分数:36.5%(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Cl-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L-1稀盐酸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约30 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Ⅰ.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__ Ⅱ.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________ Ⅲ.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________ (4)现将100 mL 0.5 mol·L-1的盐酸与200 mL 0.1 mol·L-1 CuCl2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