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设特色花卉资源美妆原料供应基地实施方案.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43109048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18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设特色花卉资源美妆原料供应基地实施方案一、 建设特色花卉资源美妆原料供应基地1、建设特色花卉生态种植基地根据《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结合市场需求,突出道地性和适宜性,选择一批重点发展花卉资源品种,建立优良种源繁育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形成地理标志、区域品牌2、建设特色花卉交易集散地依托红河已有的花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集初加工、检验检测、仓储物流、展示交易等功能齐全的特色花卉资源交易集散地,为红河美丽产业提供花卉资源的供应保障3、建设特色花卉美妆原辅料供应基地着眼于全球花卉美妆产品原料需求,大力引进培育基质原料和辅助原料企业,在相关园区建设原料提取工厂,加快构建以植物花卉为特色的全要素美妆原辅料供应体系二、 现代产业发展主要优势(一)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红河州属于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有7507平方公里的热区和270万亩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红河州水果、蔬菜、优质水稻、中药材面积和产量居云南前列全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已探明和发现的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点1000多处、矿种50多种,潜在的价值超过10万亿元目前全州已探明锡、铜、铅、锌、铁、锰等各种矿产资源储量达880万吨,锡矿储量居世界第一;煤炭资源储量60多亿吨,位居全省第三;铟、钯等稀贵金属资源储量超过700吨。

      二)工业基础较为扎实红河州是云南近代工业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以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建材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和以卷烟、食品为主的轻工业体系成为撑起全州两型三化工业体系的坚实脊梁截至2020年底,全州有色金属冶炼年产能达142万吨,其中锡产能15万吨、铟产能150吨,均位列全球第一;铝产能55万吨、铅产能40万吨、锌产能20万吨、铜产能12.5万吨,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州电力总装机规模达715.2万千瓦,还有部分风电、火电、水电正在规划建设中;全州规划建设5条天然气管道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部投产全州人力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产业工人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等对越南籍劳工的管理机制愈加完善和成熟,大量越南籍劳工可经河口口岸入境,将为全州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等园区已建有大量标准厂房,引进企业和承接项目较为便利三)区位通道优势明显红河州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全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具有北融滇中、南接越南、东联两广、西通缅老的四维度通道优势,对内对外发展空间广阔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是全国唯一一个与邻国省会城市相连的边境口岸,沿边和跨境两大特色优势明显。

      弥勒东风机场实现开航,弥蒙高铁通车在即,蒙自机场、元阳机场、沿边高速等一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随着全州综合交通网不断完善,内联外通融入滇中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实现向北可与滇中经济圈互联融合发展,向南可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互联互通,向东可联两广出海,向西可融入昆曼经济走廊的交通格局,区位通道优势明显四)开放条件得天独厚全州边境线长848公里,境内河口、金平、绿春3县与越南2省1市6县接壤,拥有河口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和金水河口岸3个国家一类口岸,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通道优势决定了红河州在全国开放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的设立,标志着全州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打开新局面全州已拥有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河口边合区4个设施完善、通关便利的开放平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和开放平台不断完善,全州对外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五)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红河州拥有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边纵遗址等红色资源,拥有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三千四百年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宜人的亚热带气候生态环境等优势条件,空间区位优良、旅游资源富集、历史文化深厚、民族文化多彩,为红河州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跨产业、跨区域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设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奠定良好基础。

      三、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注重发挥实体经济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产业体系,是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物质技术成果的产业体系,也是实现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在新发展阶段,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围绕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要求,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在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方面,要进一步发展绿色制造。

      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大力加强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进一步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成本三是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提升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这类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又代表着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过程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提升我国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应着力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发展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未来产业通过推动对前沿科技的深入探索和交叉融合创新,特别是加快对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促进未来产业快速发展。

      另外,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要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水平不够高,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首先,打造多元融合主体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资源要素、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的有效整合,同时注重发挥平台型组织、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融合平台型企业,引导优势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围绕核心业务和产品共建业务信息平台、交互研发设计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工业云平台等,形成融合共生的产业生态圈其次,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与重点制造业的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原材料产业融合,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各环节对接下游企业,加快原材料行业从提供原料产品向提供原料和工业服务解决方案转变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消费品制造业融合,强化研发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通过研发设计提升制造业产品的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水平推进物流服务与生产制造的无缝对接,借助现代供应链优化制造流程,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提升制造业运行效率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重点发展规模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网络化形同等新业态、新模式。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要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原则,统筹产业体系发展与产业链安全,着力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进一步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要充分发挥我国产业规模、场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加紧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应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融通协作进一步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同时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同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推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与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的对接与协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系统地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等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协助推进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基于自身特点和要求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水平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加快推进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商务,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服务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进一步增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提升关键产品的自给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的整合共享推进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四、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需要认真学习领会的重要课题。

      根据发展经济学原理,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是主导产业部门依次更替迭代的结果产业体系也称产业结构体系,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产业间的生产比例关系产业体系可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产品使用价值不同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部类,按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差异分为一二三次产业,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根据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等五、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出新要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四个协同中,实体经济被排在第一位,突出了壮大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在新发展阶段,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为导向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制造立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端要素向实体经济汇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结构优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应着眼供给侧和结构性,瞄准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的目标,并且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以实体经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