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药理学复习资料:药理总结(楷体为笔记和补充部分+不足之处....

  • 资源ID:487127619       资源大小:2.95M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药理学复习资料:药理总结(楷体为笔记和补充部分+不足之处....

期中药理总结在进入临床之前只能叫化合物,不能叫药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学科 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药效),机体对药物的处置代谢(药代)Drugs:prevent; diagnose; treat disease能够影响生物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化过程,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物质药物产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A:到达作用部位 B:在作用部位有一定的浓度 C:在作用部位维持一定的时间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passive diffusion)(大多药物,因非人体所必需)药物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差,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进行,通过脂质或孔道的扩 散性运动,又称“下山转运”或“顺梯度转运”。被动转运的特点: 不耗能 无饱和性,与其他以被动转运方式转运药物之间无竞争性抑制转运的速度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当膜两侧的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停止脂溶性强的非解离型药物分子容易跨膜转运 影响因素:浓度差,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越大转运越多药物的分子大小,分子越小,药物越易透过膜脂溶性,脂溶性越大,药物越易透过膜解离度,解离度越小,药物越易透过膜pKa:即药物在 50解离时的溶液 pH 值。各药物的 pKa 值是一定的。当 pH 和 pKa 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解离型药物和非解离型药物的浓度比值以相应的指数值 变化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carrier mediated-transport)药物以载体及需要能量的形式所进行的跨膜运动,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无关,可从低浓 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特点耗能 需要有载体 有特异性,转运能力有饱和性 有竞争性抑制可逆浓度差转运吸收 Absorption静脉点滴/注射无吸收过程药物自体内或给药部位,经过细胞等组成的屏蔽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大多数药物的吸收过程为被动转运,少数属于主动转运。大多数药在肠道吸收,食物对一些药有影响;胰岛素不能口服影响吸收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 ,脂溶性 ,极性 ,=吸收2.给药途径:吸收速度:吸入舌下直肠肌肉皮下口服皮肤3.药物的剂型固体剂型, 片剂, 胶囊剂 液体剂型, 溶液剂, 注射剂 外用剂型, 软膏剂, 霜剂, 滴眼剂特殊剂型, 速释, 缓释和控释制剂, 脂质体制剂4.给药部位的状况 局部血流量 供吸收的面积药物与吸收表面接触的时间5.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 ) 指不同的药物制剂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的相对分量及速度,以 吸收的百分率表示。 它可以反映不同药物剂型及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应用同一药物剂型可能产生不 同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用 AUC 计算)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首关效应(First pass effect)只有经胃肠道才有,舌下直肠无药物的解离度 化学不稳定性 药物的配方有机磷慢性中毒,若有小剂量药物使用,可造成急性发作(有机磷抑制胆碱酯酶)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y) 指在同样试验条件下试验制剂和对照标准制剂在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的统计学差异。 首关消除 (First-pass elimination) 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2. 血浆蛋白结合药物吸收入血后首先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未被结合的称游离型药物(肝功能障碍者血浆蛋白合成减少,发挥作用的游离型浓度增高,而肾功能障碍者游离 型排出速率减缓,故需慎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结合型药物的特点:可逆性结合,特异性低,有竞争性抑制现象置换现象:药物 A&B 联合使用,两个结合率均下降,药理活性增高(二者用同一结合位点)。如:双香豆素(体内抗凝,支架,换瓣膜用,99%)保泰松(解热镇痛,98%)二者同用,使双香豆素的 100%200%,强化抗凝效果,引起出血 磺胺异恶唑可置换出血浆蛋白结合的血红素,造成新生儿致死性黄疸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不易穿透毛细血管壁,血脑屏障及肾小球滤膜 不影响主动转运,但不能进行被动转运3:分布 distribution 指血液循环中的药物向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转运过程。 大部份药物的分布属于被动转运, 少数药物属于主动转运, 使药物可较多集中于特定组织器官中而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药物分布的速度和程度与药物的血药浓度及靶组织中浓度密切相关, 亦与药物的药理 作用相关, 它是决定药物能否产生药理效应的关键地高辛(digoxin)必须分布到心肌细胞才能发挥其正性肌力作用。因此,如果检测能出靶组织的药物浓度, 则更能说明药物浓度和药理效应之间的相关性.治疗出血性心衰,对心脏产生正性作用,作用于心肌的 Na-K-ATPase(与肌肉,脑中的不同)影响分布的因素: (1)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2)药物的 pKa 和体液的 pH 值:(3)血脑屏障( Blood- brain-barrier, BBB)(4)胎盘屏障( placental barrier) 最弱的屏障,基本为开放的,进入母血的药物基本都可进入(5)组织器官局部血流量(6)血浆蛋白结合率在治疗剂量下! 当提高治疗剂量时,结合率下降(因饱和),所以不是所有的药给的量都是越大越好再分布指吸收的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输送,首先向血流大的器官分布,然后向血流量小的组织输送的现象。硫喷妥先在血流量大的脑中发挥麻醉作用向脂肪组织分布效应消失诱导麻醉,短时,气管插管、胃镜4. 药物的生物转化和代谢(bio-transformation & metabolism) 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可以发生化学结构上的变化,即药物的转化或称生物转化,又称药物的代谢。分为 2 个部分: 氧化,还原,水解: 药物在酶的催化下进行氧化,还原,水解。 药物经过这一步后,其药理学活性可能发生变化:激活!或失活!或发生强度的变化!转化酶: 专一性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非专一性酶肝药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 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统肝药酶的特点:活性有限但作用的特异性强,作用范围广:氧化还原,转化 200 多种化合物个体差异大:遗传,年龄,机体的状态等等易受外源性物质的诱导和抑制:酶的诱导剂和抑制剂诱导:使肝药酶活性增加,药代谢活性增加(包括诱导剂本身)。苯巴比妥(中枢),利福平(抗结核),苯妥英钠抑制:氯霉素(抗菌,外用),西咪替丁(抗组胺,抗酸) 结合: 进入体内的原形药物或经转化的药物,可以与体内的某些物质结合。方式:乙酰化,甲基化等。使药物的水溶性增加,极性增加,有利于排出体外或灭活,即药理活性的消失或减弱。肝肾不好时用药慎重(肝药酶影响药物代谢)影响转化的因素:?酶的诱导剂?遗传的多型性(多态性)?疾病因素?年龄、性别?药物的相互作用考:影响药物的转化因素联合用药时,首先考虑诱导剂/抑制剂(药物的相互作用),血浆蛋白结合率 结核:联合用药,抗药性较大,为诱导剂?,代谢增加6. 排泄 excretion指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排泄:胆汁排泄:其他途径:5 药代学一些基本概念:1 时量曲线 Time-concentration Curve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作图,称时量曲线。注意有效浓度,时间,中毒浓度口服静脉注射治疗范围:中毒有效浓度之间,前期以吸收分布为主(代谢排泄也存在)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从一开始就存在2 药物的转运速率及速率常数被动转运 :定比转运,一级动力学主动转运:当 Km>>C,定比转运,一级动力学方程:-dC/dt=kC当 C>>Km,定量转运,零级动力学方程:-dC/dt=Vmax;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定义转运速度与浓度成正比转运速度恒定转运性质被动扩散;主动转运 Km>>C 时;主动转运 C>>Km 时特点单位时间内转运的药物百分比恒定(定比转运)单位时间内转运的药物量恒定(定量转运)半衰期恒定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应用多少3 房室概念和房室模型一房室模型,血药浓度衰减速率一致,时量曲线为一直线 二房室模型:药物的血药浓度衰减因分布代谢排泄方式的速率不同,呈现特殊的时量曲线: 双曲线中央室,外周室分的原则是药物代谢速率不同4 药代动力学参数用药后,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由于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可使血浆中药物浓度衰减 峰时间(peak time, Tmax) :系指给药后, 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 它们可根据时量曲线估 算或直接采用实测值.口服一般为1h,肌肉注射为1/2h药物的半衰期 half-life time ,t1/2: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按一级动力学, t1/2=0.693/k;按零级动力学, t1/2=0.5C0/Vmax时量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time-concentration curve, AUC) 是体内总药量的一种量度.其单位为每小时 ug(ng)/ml. 通常采用梯形法计算, 其公式为: AUC=(Cn-Cn+1) (tn+1-tn)/2药物总量给药间隔到达 Css 时间血药浓度不变改变不变不变增加不变不变提高首次剂量加倍不变提前不变补充:给药方式动力学特征静脉滴注能够达到稳态浓度,血药浓度稳定,治疗效果好单次口服血药浓度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反复多次口服血药浓度逐渐升高,增速渐缓,逐渐逼近稳态浓度,形成波浪状上升药时曲线一次静脉注射血药浓度不稳定,初始浓度与剂量成正比,一级动力学降低。半衰期恒定不变多次静脉注射血药浓度逐渐上升逼近稳态浓度,形成锯齿状上升药时曲线,半衰期和稳态浓度不受给药频率影响(恒速恒量给药4-5个T1/2后到达稳态浓度CSS)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效应: 药物产生疗效的最基本条件1药物的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作用:(Drug action)指药物与机体细胞或分子间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药物与机体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兴奋(excitation, stimulation)亢进(augmentation):原有功能水平的提高。直接作用抑制(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原有功能水平的降低。直接作用降压药不要有高的血药浓度波动,会灌注损伤首次剂量加倍,用于抗生素(剂量小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2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特异性:是指一类药物能与特定的靶位结

注意事项

本文(药理学复习资料:药理总结(楷体为笔记和补充部分+不足之处....)为本站会员(ni****g)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