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换一换
首页 金锄头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析尿沉渣镜检管型及其检测进展

  • 资源ID:484461346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贝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贝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jinchutou.com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部份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jinchutou.com水印标识,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金锄头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5、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6、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点击右侧栏的客服。
下载须知 | 常见问题汇总

浅析尿沉渣镜检管型及其检测进展

浅析尿沉渣镜检管型及其检测进展 严翠萍摘要:管型是尿沉渣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其出现往往提示肾有实质性病变。尿沉渣管型的检测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管型的形成、分类、临床意义及检测技术作一简要概述。关键词:管型;尿沉渣;分类;检测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尿中各种细胞、管型、细菌及各种结晶等有形成分。管型(casts)是尿液中的蛋白质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一种柱状物结构,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部分。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Tamm-Horsfall蛋白、血浆蛋白、肾小管分泌物、变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腔内凝聚、沉淀,形成管型。管型尿的出现往往提示肾有实质性损害。1. 形成原理以髓襻升支粗段远端肾小管分泌的Tamm-Horsfall黏膜蛋白为基质在肾小管内形成的圆柱状凝聚物,即为管型。一般管型的形成条件为:蛋白质的存在;尿流缓慢,尿液充分酸化及尿液的高度浓缩;有局部性尿液积滞;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血浆白蛋白以溶液状态自肾小球渗透到肾小管,与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amm-Horsfall粘蛋白结合。此结合物通过肾小球和集合管时,在尿液浓缩、盐类增多、pH下降、流速减低等因素影响下,形成了以微纤维蛋白网为基本结构的管型基质(即相当于透明管型)1。Mcqueen进一步证实,血浆中各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都以颗粒形式凝聚在透明管型的基质上。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强,大量蛋白质经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酸化和软骨素硫酯的存在,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聚沉淀形成管型。尿通过炎症损伤部位时,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脱落并黏附在处于凝结过程的蛋白质中而形成细胞管型。如附着的细胞退化变性崩解成细胞碎片,则形成粗或细颗粒管型,如附着脂肪滴、细菌、盐类色素物,即形成不同的管型2。2. 常见管型及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允许分子量4万道尔顿的蛋白质顺利通过,因此原尿中的蛋白质(如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白蛋白及各种球蛋白含量很少3。经肾小球滤过的95%蛋白质在经过近曲小管时又被重吸收,因此,正常人终尿中蛋白含量极少(150mg/d),临床上定性实验不能测出4。故正常人尿中仅偶可见透明管型。当肾脏出现病变时,可在尿中检出其他管型,根据其所含物质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属病理性,表明血尿的来源在肾小管和肾小球,常见于AGN、CGN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溶血等。白细胞管型亦属病理性,提示肾脏感染,常见于PP、狼疮性肾炎及间质性肾炎,也可见于AGN、NS等5。若尿内有较多此类管型时,更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区别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的依据。上皮细胞管型在尿内大量出现,表明肾小管有活动性病变。这种情况可出现于肾小球肾炎,常与颗粒、透明或红、白细胞管型并存。2.2颗粒管型颗粒管型是由上皮细胞管型退化而来,或是由已崩解的上皮细胞的原浆粘合形成。颗粒管型意味着在蛋白尿的同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退变、坏死,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及肾小管的毒性损伤。有时也可出现于正常人尿中,特别是剧烈运动之后,如经常反复出现,则属异常。2.3蜡样和脂肪管型蜡样和脂肪管型是细胞颗粒管型再度退化后形成的,脂肪管型的出现,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脂肪变性,多见于NS、亚AGN、亚CGN、肾小管中毒等6。2.4透明管型透明管型可出现于正常尿液中,有蛋白尿时透明管型会增多,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3. 管型检测手段研究进展尿液中管型的成分多种多样,同一种成分随不同pH、渗透压和在尿路中形成部位等,其形态可产生较大地变异。一般实验室采用尿沉渣直接涂片检测,此法容易遗漏透明管型。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展或广泛应用染色尿沉渣镜检,sternheimer-Malbin染色法(S-E染色法)是较常见的方法,细胞成分清晰,对于一般管型可清楚辨认。在此法基础上,国内外又有了改进,使细胞核及管型基质可被阿尔新蓝染成蓝色,胞浆及核糖核酸(RNA)可被派洛宁(pyronin)染成红色,在红与蓝的明显反差下,易于对比观察。对于脂肪管型的鉴定,可用苏丹染色法。对变性较难区分的中性粒细胞管型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过氧化酶染色可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酸性磷酸酶染色,可区分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现国内外应用价值最高的是,高科技透射电镜对尿沉渣超薄切进行观察,可准确鉴定细菌管型,白色念球菌管型及血小板管型;用振光显微镜,易于识别脂肪管型中的成分7。4. 展望研究发现,尿沉渣实行标准化检验使实验结果更为准去,Diasys R/S sysmex、UF-100自动智能显微镜的使用,是对尿沉渣有形成分由定性到定量检查实现质的飞跃。然而,虽然目前多种方法在检查尿沉渣中的管型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采用光学显微镜对离心尿沉渣仔细识别管型简便易行,决不可因采用尿试带过筛而忽视尿沉渣检查。只有多种技术结合,通过动态观察,全面分析认真识别尿沉渣中管型,才能更好的为临床病人服务。参考文献:1 戚其学,陈燕等.实用尿沉渣图片.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19-95.2 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七年制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24-625.3 林善琰.当代肾脏病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544-545.4 李宗明,陈灏珠.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96.5 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7.6 王鸿利.实验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1.7 魏明竟.尿液一般检验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临床检验杂志,2002,20(5):262.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尿沉渣镜检管型及其检测进展)为本站会员(m****)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